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
    此言一出,偌大的西山一號基地会议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两位因为激动而满脸通红的科学界泰斗身上。
    就连林承,此刻也微微睁大了眼睛,內心掀起了一阵波澜。
    他……还真没想那么远。
    在他的计划中,他只是引路人,负责拋出修仙的概念、功法和理论,再由国家机器慢慢消化、摸索。
    他预想过华夏的科学家们能最终破解灵气的奥秘,但他以为那会是在灵气復甦之后,在有了更多“样本”和“现象”可供研究之后,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里,不断以“重生者”的身份,为这个蹣跚学步的“修仙工业文明”指引方向、修正错误的准备。
    可他万万没想到,仅仅凭藉自己一次不到十分钟的修炼演示,凭藉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能量数据和生物场信號,这两位院士,竟然敢直接夸下海口——要从零开始,在灵气全面復甦之前,造出能够鑑別“灵根”的標准化仪器!
    诚然,类似的东西在修仙文明中可能司空见惯,但这绝不意味著其製造在蓝星这边就会容易实现。
    换位思考一下,哪怕是对面的什么元婴大能,要让他听了基本的原理就当场製作出来一个打火机,也绝不会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不是在解一道题,这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学科。
    不可谓不疯狂。
    林承在心底喃喃自语,但紧接著,一股难以言喻的炽热情绪涌上心头。
    这,就是他选择將一切託付给这个国家的原因!
    前世,哪怕是最顶级的仙人,他们或能焚山煮海,或能一剑开天,但他们的力量,始终局限於自身。
    而眼前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却拥有著一种更可怕的力量——一种能將虚无縹緲的“可能性”,通过严密的逻辑、庞大的协作和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强行转化为现实的伟力!
    这是一种属於集体的、属於文明的、属於国家的力量!
    高建瓴的目光锐利,目前可谓是代表著上面意志的他,以一种绝对冷静的语气,直指核心:
    “陈老,罗老,我需要一个评估。理论上的可行性,距离工程上的实现,有多远?需要多久?需要什么?”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个关乎国运的提问。
    罗阳院士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他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前,调出了刚才记录下的数据流。
    那是一片由无数曲线、符號和模型构成的,足以让任何顶尖物理学家都头晕目眩的复杂图像。
    “请看。”罗阳院士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林承同志修炼时,我们捕捉到了多次关键的『神识』波动峰值,每一次都对应著灵气入体的特定谐振频率。”
    “这几次峰值,並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构成了一种……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类似和弦的结构。”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更通俗的比喻。
    “如果说灵根是一把锁,那么神识就是钥匙。而林承同志刚才的演示,相当於为我们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的全套数据。”
    “我们不需要立刻就完全复製出这把钥匙,我们只需要造出一个验匙器,去检测全华夏十几亿人里,哪些人的身体里,天生就带著適配这把锁的钥匙胚子!”
    陈培院士补充道:
    “这个验匙器的构想,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我们需要一个激发源。”
    “根据我们的初步推测,未觉醒的灵根处於惰性状態,其物理特徵极其微弱,难以直接探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极其微弱但频率精准的外部灵气场,去『拨动』它一下,让它在一定时间的迟滯后,產生可被观测的应激反应。”
    “第二步,就是检测端。在激发过后,用高精度传感器捕捉这种应激反应的特徵。有灵根的人,和没有灵根的人,其反馈信號在理论上將会有天壤之別。甚至灵根的品级优劣,也能通过反馈信號的强度、纯度和稳定度来进行量化分析。”
    听到这里,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明白了。
    这套方案,至少逻辑上是通的。
    但紧接著,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有人开口问道:
    “时间呢?离灵气全面復甦,只剩下不到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理论建模、设备研发、原型製造、安全测试、再到大规模量產……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番话语,像一盆冷水,浇在了眾人刚刚燃起的热情上。
    是啊,两个月。
    实际能用在这件事上的时间肯定比这短得多。毕竟在完成了灵根检测装置的时候,大规模灵气復甦也跟著来了的话,这装置的意义其实也没剩多少了。
    对於一个涉及全新原理的尖端设备研发项目而言,两年都未必够用,何况是不足两个月?
    这已经不是“赶”了,这是在“飞”!
    会议室再度陷入沉默。
    高建瓴沉默了片刻,他缓缓站起身,拨通了加密线路。
    “——在我们的歷史上,不可能这个词,从来都不是投降的理由。”
    对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著一种洞穿歷史的深沉。
    “两千年前,我们的先辈用最原始的工具,筑起了万里长城,抵御游牧的铁蹄。百年前,我们一穷二白,面对的是船坚炮利的列强,却也一样打出了一个新天地。”
    “几十年前,我们被技术封锁,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要自己从零摸索,我们不也爆响了属於华夏的那颗大蘑菇,挺直了民族的脊樑?”
    “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启动,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內完成。”
    “为此,成立代號为【启灵】的最高优先级专项工程。”
    “目標只有一个:在一个月以內,完成灵根检测仪的研发、量產与全面部署!不计代价,不问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