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许昌。
此时的许昌,已经彻底沸腾。
曹操不用刘协这位大汉正牌皇帝,驳斥刘备的天命论,就表明了他准备自己以天命对刘备的天命。
但谁也没想到,曹操会先给韩遂封凉公、马超封秦公。
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却把大汉几百年来的默契,彻底打破。
哪怕一些忠诚曹操的人,也认为此举非议太大,纷纷上表,要求收回詔令。
其中一些雍凉出身的人,如杜畿,一些清正名士,如崔琰,情绪最为激烈。
他们不是反对曹操称尊號,而是曹操此举,把大汉的威严,彻底踩在了脚下。
在这些人的心里,你曹操可以把汉室的脸面踩在脚下,因为你立下大功,统一北方,但韩遂、
马超等什么人?
无不是造逆贼子!
现在好了,这些人居然成了公爵?!
汉室的威严和脸面,是被扒的丁点不剩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他们这些做过汉室臣子的人,如果对此事听之任之,不仅心理上过不去,將来也会隨著歷史留下恶名。
但面对这些人的上表,曹操一概不理会。
丞相府中。
曹操招来自己的三个儿子,曹不,曹植、曹彰。
三个儿子,也有心里准备,曹操要称尊號的事情已经开始提上日程,这个节骨眼,曹操找他们,肯定有大事儿发生。
曹操看著三个儿子,威严的目光一一扫过,沉声道:“近来朝廷形势你们也知晓,刘备突然坐大,准备两路北进,我身体又不好,未必能在有生之年剿灭刘备,但我们曹家的基业,需要传承下去。”
“我不想看到袁绍、刘表的后事在我身后重演。”
“你们有什么办法避免此事?”
因为身体越来越差,曹操对这件事十分敏感,他想早早的就把儿子的矛盾解决掉,如果他真的不能遏制刘备,至少后世子孙不乱,凭藉著河北、中原两处膏之地,依旧是天下最强力的一方,
最终一统天下的概率,依旧是最高的。
闻言,曹不、曹植、曹彰三人脸色各异。
曹不心中狂喜,自己听从贾谢的建议果然有用,曹操都提到袁绍,刘表了,自己这个现在的长子,继承嗣位,已经是板上钉钉。
但他也不好表露心跡,只能沉默不语。
曹植虽然不是长子,但马上也想到了曹操话语中的意思。
袁绍、刘表后事为什么败亡,不就是因为儿子不和,爭夺嗣位吗?
他虽然文采出眾,但也对未来有想法,为什么他不可以继承嗣位。
自从曹操开始为自己称尊铺垫,曹植和曹不的关係一下就不可修復,除非二人决出胜负。
曹植眼下有些著急,有些话他不能亲自开口,虽然心中急切,可也只能沉默。
只剩下曹彰,曹彰性子大大咧咧,听到这话,立刻说道:“父亲,如何避免此事?依我看,您直接指定一个就好了。”
“二哥、四弟都有贤名,我也不知道该支持谁,反正我的心意是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武將1
“不过,无论如何,我相信我们兄弟,肯定不会闹得和袁谭、刘琮他们一样!”
曹不听了曹彰的回答,心中有气,大哥死了,我是长子,什么叫你不知道?
曹植倒是没有多生气,反而欣赏曹彰的態度。
曹操看了两眼曹彰,露出宠爱之色,笑道:“你说的对,我也相信你们兄弟不会和袁绍、刘表的子嗣一样。”说著,看向曹不、曹植,深深嘆息一声。
其实他也没有確定曹不、曹植谁来继承嗣位。
虽然有袁绍、刘表的先例在,但他每次都要確定曹不了,可看到曹植,想到曹植那些诗作,都会生出由衷的欣赏。
这个儿子才是让他动容的那个。
文采令他也感到欣喜。
现在曹植不开口,表明曹植也想继承嗣位,他也不怪罪,毕竟,少有人在这件事上不动心。
“你们兄弟,好好商议一下此事。”曹操最终还是决定让曹不、曹植自己解决。
曹操留下几个人在书房,自己离开。
曹不、曹植、曹彰三人等曹操走后,三人如释重负,不再挺著腰杆,站的笔直。
眼看曹不、曹植都不说话,曹彰眼珠子转了转,低声嘿嘿说道:“这次刘备两路北伐,已经是蓄势待发,你们说父亲会让我去哪一路?”
曹不,曹植没有开口。
曹彰等了一会儿,颇为无趣地说道:“你们兄弟好好商量,自己商量,不要听外人胡言,毕竟,这事关乎我曹家的基业,我先告辞了。”
说罢,曹彰施礼离开。
曹不心中暗恨,什么叫兄弟好好商量,不要听外人言语,大哥死了,我是长子,曹家基业,自然我继承。
看了一眼曹植,他知道,说不定暗地里会有人观察三人,举动言语会一五一十的告知曹操,温和一笑:“植弟近来又写了哪些诗?为何不与兄长我来看?”
曹植自然也知道做戏,笑呵呵说道:“我正要去请兄长品鑑,只是一些用词还觉得不好,正在重新梳理。”
曹不笑道:“原来如此。”
曹植说道:“就是如此。”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爽朗一笑。
曹操离开后,马上又投身到了另外一个会议。
“杜、崔琰等人的表奏一概不理会,他们不体谅朝廷的难处,还故意坏事,我不治罪他们,
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曹操现在开始篡位流程,也是不得已为之。
原来的歷史上,他现在的情势依旧很好。
刘备入蜀,他平定关中,刘备定蜀,他夺走汉中,刘备爭夺汉中,他虽然败北,但和刘备的崛起打的是有来有往。
现在可倒好,刘备骤然坐大,他根本来不及施展武功,抵消刘备坐大带来的衝击。
再加上他身体不好,对自己有生之年剿灭刘备,已经不抱希望。
这老小子大冬天都能爬山,自己当真比不过。
现在,他最低限度的目的,就是保存下来他征战一生的成果。
因此,他也必须在襄阳、雍凉之间做出选择。
之所以选择裹阳,还是雍凉有马超、韩遂等人。
无论他还是刘备进入关中,马超、韩遂等人都不会答应,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同时应付两场战役,对还没有彻底恢復的河北、中原来说,极为困难。
不过,如果情况好的话,他可以突进裹阳,然后再驱兵,对抗关中刚刚立足的刘备,或者已经被刘备打残的韩遂、马超。
所以,雍凉方向,韩遂、马超必须让其坚定信心。
至於杜畿等人的想法,在他这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他都开始走篡位流程了,大汉的威严扫地就扫地吧。
就在曹操对上表发表意见的时候,同时还有两件会议举行。
一件是程昱招待徐详。
“寿春?”程昱被徐详开出的条件都气笑了,看了一眼对方,冷声道:“孙仲谋还真敢想?他怎么不直接要兗州、豫州、徐州?”
徐详也不生气,反而耐心地解释道:“非是我主这般要求,只是我等归顺朝廷,朝廷居然要剥夺我等地方,引得诸人不满,我主才不得不提出相应条件。”
孙权也知道,让曹操让出寿春,无异於痴人说梦,所以,叮嘱徐详,不要真当回事。
程昱依旧冷笑,淡淡道:“你主?你等地方?”
徐详看了眼程昱,他是使者,又被孙权信任,自然不能落了下风,轻笑道:“凉公?秦公?还有丞相的什么公?以及雍凉不计其数的郡公“我主现在归附朝廷,该是什么公?”
程昱顿时脸色铁青,滥赏之下,体面全丟,连一个江东人都敢耻笑他们了?!厉声道:“孙仲谋为朝廷效力,还敢要求?你再如此说话,我就把你赶出许昌,不许你家投降!”
徐详闻言,施礼致歉,但口中不言,又道:“现在朝廷要征討关羽、刘备,我等愿意隨朝廷诛灭关羽,还请朝廷不要把我等视作无物,隨意处置!”
言下之意,我们和你们一起討伐关羽,已经十分给面子了,还想让我们给你们合肥,想都不用想。
程昱现在却非常需要合肥,因为曹操后面还要面临称公,曹操称公肯定不能用蛮夷归附这种东西来糊弄,需要切切实实的战功。
比如,汉中这样的地方,张鲁、朴胡这样的人物,军阀、蛮夷头领都有。
这才像大功嘛!
好在合肥也无比重要,再加上孙权归附的消息,可以稍稍遮掩过去。
“你告诉孙仲谋,丞相须得合肥!如果归还合肥,他可以提一些要求!”程昱咬牙说道。
徐详闻言一,立刻想到了什么,低声道:“若归还合肥,我主可为公爵?”
孙权一直受限自己名位不高,白白吃了很多屈,要不是刘备帮忙表了一次,现在还顶著太守、杂號將军的名位。
这样的地位,怎么收揽豪杰,怎么封赏属下?
不过,徐详还是撇嘴,毕竟马超、韩遂这样的人都可以为公爵,孙权为什么不可以?!
程昱面对徐详的试探,也不开口,也不点头,就这么直勾勾地看著。
徐详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会回去稟告我主。”
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一件事。
陈群义愤填膺地举著几本书籍,喝道:“诸位还不明白吗?如此把知识散播出去,我等世家將来必然崩溃!”说著,又恶狠狠地骂道:“刘备逆贼,竞然让工匠子、兵卒子大规模读书!”
“这等狂妄之举,是和我们整个世家为敌!”
“我知晓,一些迁腐的人认为,工匠子、兵卒子读书也读不出门道,可真是这样吗?”
“据我消息,许靖说一个叫邓范的贫寒儿,次次科目第一,刘备对此人十分欣赏,甚至把他的儿子都交给此人侍奉!”
“如果再过几年,无数工匠子、兵卒子的后代,屹立朝堂,我等高士有何面目?与其站在一处,不羞耻乎?”
许昌方面,自从新野开设商栈之后,就隔绝了荆州消息,但许昌为了获得荆州消息,还是派遣流民潜入了荆州。
这些流民自然是真流民,关羽收容后,让孩童去读书,这些流民自然知晓了荆州有小学、大学的事情,自然也获得了教材。
陈群等北方名土,一直和许靖等人通信。
陈群特意在信里面提及此事,许靖再获得诸葛亮首肯后,也开始介绍一些荆州大学的情况。
邓范自然是重中之重。
毕竟,这孩子太优秀了。
陈群知晓后,自然大惊,他已经想著革新人才选拔机制,已经有了九品中正制的大约雏形,只要完善一些细节,就可以上表曹操,看看曹操是否愿意施行。
现在可倒好,荆州那边竟然给工匠子、兵家子普及教育。
这让高门大户情何以堪?!
在场的人,都是各个世家的代表。
曹操应激刘备的崛起,突然加快篡位的进程,甚至到了不顾顏面的地步。
这些人会不会支持?
会不会认为曹操望之不似人君。
会不会受到蛊惑,心向刘备。
总而言之,陈群主动请命,前来安抚世家支持曹操。
眾人看著荆州过来的课本,脸色全部僵硬,
他们也感觉到了威胁,自从印刷的书籍出现后,自从曲辕犁推广后。
曹操对治下的掌控力还是比较强的,没有发生世家豪门把曲辕犁据为己有,不在民间推广的情况。
民眾负担减轻,一些人还真的脱离世家,归附官籍去了。
论起来,曹操、诸葛亮、刘备都是一类人,控制世家的田地,人口,三人都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本来这些北地世家还能忍受曹操的政策。
但现在荆州方面的教材传过来,情况立马逆转。
他们也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当土地不得扩展,人丁不得归从,知识又被外泄的情况下。
他们还是世家吗?
一个白鬍子的老者,怒声骂道:“刘备贼子,当真可恨,他居然让黔首子大规模读书?!”
鼓励教育,一直也是世家做的事情。
不过,以前竹简难以製作,锦帛珍贵,知识只能在他们世家內部流传,一些上进的贫民子弟,
偶尔有一两个冒出头,他们也愿意帮助。
毕竟,区区几人,威胁不到他们,他们还能就此获得美名。
但现在不一样,工匠子、兵家子全部读书,將来他们要和这些人坐而论道?
其他人也群情汹涌,纷纷咒骂刘备。
“我等决不能让此事在我北地发生!
“对,区区黔首,还想和我们高士共语!”
陈群看著眾人,很满意地微微頜首,他其实也非常不爽刘备,除了此次刘备治下搞出来这些让世家感到威胁的东西之外,还有就是以前的怨恨。
他从前当过刘备別驾,不过,並不是他主动的,而是刘备借著和他父亲的关係,徵辟了他。
他可瞧不上一个北地边野武人。
后来,刘备去徐州,他也劝諫刘备,不要去,但刘备不听,最终刘备果然没有坐稳徐州。
后来他投靠吕布,和刘备彻底分开。
本来他都忘了这个人了,可是在荆州,刘备竟然打败了曹操,现在更是天命加身。
什么情况?
他陈长文跟著刘备,控制几个郡,还坐不稳徐州,刘备去了荆州,有几个县,就扩展到了三个州?!
这对比,让他十分忌恨刘备。
原来未来的歷史上,刘备死后,陈群也是高兴的上表祝贺。
后来劝諫曹睿,还用刘备这个故主举主做反面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陈群对刘备从来都瞧不上。
对比的就是同样被刘备徵辟的袁涣,刘备死了,袁涣没有上表祝贺,也从不说刘备坏话。
现在二人更是结仇了,至少在陈群看来是这样的,看著眾人情绪高涨,顺势掏出自己的心血之作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对眾人说道:“如果朝廷施行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朝堂之上,肯定全部是我们这样的高士!”
眾人纷纷阅览九品中正制。
然后,纷纷惊为天人!
以家世、行状,定品。
这才对嘛!
怎么能让工匠子、兵家子、黔首之子屹立朝堂。
“若朝廷施政如此,我等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若丞相以此施政,我等自然支持丞相!”
陈群看著眾人表態,哈哈大笑。
就在许昌会议不断的时候,汉中的会议也已经开始了。
赵少杰、张飞、庞统、法正、黄权、张松等等人,全部在列。
“少杰,我等是否能和入蜀一样,一战而定雍凉?”张松低声问道。
面对雍凉,眾人还是有些志忑。
毕竟,关西精兵,人所共知。
赵少杰笑道:“肯定了啊!”
张松迟疑地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眾人,低声道:“现在主公势头太盛,如果遇到挫折,怕是极为不利,当初不该给刘璋如此厚待的!”
赵少杰摇头道:“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说话间,唱名传来:左將军到!
眾人立刻施礼:“拜见主公!”
刘备进入厅中坐下,看向眾人,淡淡道:“都坐下吧。”
眾人落座。
刘备看了一眼赵少杰,忽地沉吟道:“举目见日,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