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葛公所言,不是我所想乎
孟琰神色一凝,迟疑地道:“將军?”
孟达伸手授须,微微頜首,“不错,將军!”说著,拉著孟琰的胳膊,走入厅中。
二人落座。
孟达继续道:“左將军以南中贤才不得任用,而致使南中土人心生怨气,疏远朝廷,
深以为不然。是以特命我为安远將军,南中都护,招揽南中贤人,如果孟君愿意出仕,我表你为假中郎。”
孟琰真的被惊到了,一开口就是中郎將。
沉吟地看著孟达,神色依旧犹豫道:“將军莫不是说笑?”
孟达哈哈大笑:“这种事,岂能说笑?只是不知孟君是否还愿意忠於大汉?”
孟琰家族虽然为了生存,被迫融入地方蛮夷化,但內心深以为耻,一直心慕汉室,不过以前刘璋统治,让他几乎看不到追隨的必要。
益州北部四分五裂,刘璋都无法搞定,至於南中,不提也罢。
现在刘备以孟达为南中都护,派遣军队进入,明显和刘璋不一样。
孟达见孟琰迟迟不见回应,忽然大喝一声:“都送上来!”
申仪马上命人抬著东西上来。
孟琰不知道什么意思。
孟达却笑著把东西分別摆在孟琰面前。
“此乃红,孟君应当知晓,南中湿热,適合种植甘蔗,若孟家愿意追隨左將军兴復汉室,甘蔗种植,会在南中推广。”
“这是荆州小学课本,南中蛮夷造逆,豪族离心,乃是教化太少,今特赐课本典籍,
在南中开设学府,兴盛教育,培养人才。”
“这是曲辕犁..”
孟琰看著红,又看向课本典籍,最后摸索著一本印刷出来的春秋,双眼放光。
孟达说的口乾舌燥,终於,开口笑道:“若南中归治,左將军以南中为寧州,你等以为如何?”
孟琰瞬间正大眼晴,高声道:“当真?”
南中土人因为少文,经常被益州北地土族嘲笑,可他们的应对方式,却不是在文化上面比过对方,因为真比不过,只能鼓动家族部曲造逆,膈应噁心益州北方。
现在刘备摆明了要把南中好好治理,不仅要在此地送来甘蔗种植,还要推广文化,推广农业技术。
“主公、诸葛军师,科学將军已经许诺我,我为寧州第一任刺史!”孟达低声笑道。
孟琰立刻说道:“若如此,我愿意出仕!”
孟达大笑:“好,我马上上表成都!”
目前,基於实际情况,诸葛亮也没法子剥夺南中士人的私人部曲,因为南中士人可以裹挟蛮夷叛乱,而蛮夷又是南中大多数。
相比交州南部的三个郡,南中地域又十分广,若要动兵,必然影响北伐。
所以,南中的政策,目前依旧让豪族带领私人部曲。
孟琰愿意出仕,就是愿意带著自家的部曲为朝廷征战。
搞定了孟琰,孟达立刻通知其他朱提郡的豪族,
诸如朱、鲁、雷、兴、仇、递、高、李等家族。
对於新入驻益州的刘备,这些豪族的態度,竟然和蛮夷的態度有些相似,他们也摄於刘备的天命说,十分敬服。
现在孟达又带著大军进入朱提郡。
他们除非联合起来,否则没有哪一家可以单独对抗。
可现在孟达搞定了孟琰,这些家族自然联合不起来。
而孟达又掏出红、盐巴、曲辕犁、纸张、书本典籍等物品诱惑。
还许诺各家豪族,会在朱提郡开设小学,將来还会开设大学。
这把各豪族吸引的不要不要的。
最终,孟达和各家达成一致,每一家出兵两千,孟琰为假中郎,其他为假校尉,为朝廷征战。
益州郡。
此时的益州郡和越、朱提郡一样,都是维持表面统治。
邓芝来到滇池,这里是益州郡治所。
“正昂见过使者!”
“李恢见过使者!”
“今以正昂为益州太守!”邓芝宣令。
正昂立刻道:“多谢左將军!”
其他人也纷纷祝贺。
过了一会儿,正昂设宴招待邓芝,邓芝还让人把督邮李恢请了过来。
几杯酒下肚。
邓芝看向二人:“你们都是心向朝廷之人,敢问如果朝廷要真正的统治益州郡,当从何处入手?”
正昂脸色一僵。
李恢也神色莫名。
益州郡目前维持表面统治,已经十分不易,真想归於朝廷治下,更是困难重重。
正昂没有开口。
李恢却沉吟一瞬,直言道:“若要归於朝廷治下,须得打压豪族、蛮夷,任用豪族、
蛮夷。”
邓芝心中微微点头,益州郡的人物,诸葛亮吩咐过,习、李恢可以试探著使用,他看向李恢:“此话如何理解?”
李恢侃侃而谈:“豪族、蛮夷控制地方,百姓不为朝廷所有,自然需要打压,可豪族、蛮夷已然成势,若是打压过了,必然造逆,若这些人一起举兵,整个南中都不得安稳。”
“不瞒伯苗,我也是益州豪族,如今益州各县,虽然还是流官,但县令已经由各县的豪族保持,轮流上任,成都也不敢干涉。”
“我为督邮,职能便是打压豪族,检举不法,可是如今————“
李恢这个督邮当的实在没意思,不是亲戚,就是朋友,亦或者关係一般,但依旧不能处置,他好像一个摆设。
可成都那边,刘璋也没有办法,维持表面统治已经很困难了,你还想怎样?
正昂看了一眼李恢,不避讳地说道:“建伶令刚犯下大罪,按照律法应该去官,甚至连德昂也不例外,建伶令婴习是德昂姑父,按照律法德昂也应该去官,可现在我不敢轻动,一来不知习是否会接受,二来,也不知道其他豪族会如何反应。”
邓芝心下一震,益州郡的统治都小心到了这个地步?!
不过,他神色一愜,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看向李恢,问道:“德昂,可否愿意为左將军效命?”
说著,掏出一封书信,补充道:“此乃军师將军,益州刺史葛公给你的书信!”
李恢一惊,他其实听说刘备进入益州后,有过自己辞官,跑去看看情况的想法,不过,犹豫了一下,刘备就完成了攻伐汉中,统御益州的壮举。
他才犹豫了几天啊。
现在,益州已经在刘备治下,他辞官跑去追隨刘备,不显得多此一举,莫名其妙吗?
可他没有去,刘备重臣竟然给他书信,立刻接过,翻开出信件阅览。
诸葛亮从赵少杰那里知道,李恢是主动投靠刘备,所以措辞十分诚恳,希望李恢能帮忙稳定他他南中,忠心汉室。
李恢自然忠心汉室,他早就看不过南中的情况,不觉激动地嘆道:“葛公所言,不是我所想乎?”看向邓芝,问道:“伯苗是否想让我认罪,震益州?”
邓芝看李恢如此机警,笑道:“不错!只是,爨县君——”顿了顿,又道:“葛公也有书信给县君。
李恢咬了咬牙,说道:“我去劝说他!”
正昂看向李恢,不禁瞪大眼晴,他真的没有想到,李恢竟然如此忠心朝廷。
邓芝立刻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李恢,说道:“此乃葛公亲手所书,务必要让县君为朝廷考虑。”说著,一顿:“来,我与诸位说说左將军对南中的治理。”
同一时间,雍间家中。
雍间看著僕人,脸色冷冷说道:“正昂为益州太守?此乃无能之人,我攻入衙署,即可扑杀!”
说话的同时,脸色隨即暗淡下来。
乱世到来,雍间也想有一番作为,本来他一直在积蓄力量,可忽然之间,风云突变,
刘璋不动动兵,给刘备献上益州。
这就让他坐蜡了。
他怎么办?
继续造反大业?
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的势力现在对南中三面包围,他可不认为自己可以抗衡刘备。
可是一想到自己心心念念准备这么久,又觉得恋屈。
良久,雍间嘆息道:“我该如何啊!?”
忽然,有人通报,朱提郡太守、安远將军、南中都护孟达魔下邓芝前来拜访。
雍间想了想,还是见了邓芝,
“见过雍公。”邓芝十分有礼。
雍间也有些自得,毕竟,到了益州郡,岂有不拜他的?摆了摆手:“你是朝廷使者,
岂能如此,来,快坐!”
邓芝坐下。
雍间又道:“不知使者前来,有何见教?”
邓芝笑道:“如今左將军领益州,对南中事务,十分看重,特意任命了南中都护,为了开发南中,左將军准备在南中种植甘蔗,开发矿產,提高农技,推广曲辕犁,兴盛文教,开办学府,这一切,都需要雍公的支持!”
雍间闻言,瞬间来了兴趣,他早就知道交州豪族,因为甘蔗种植,赚的盆满钵满,当然,也失去了一些民户,不过,毕竟南中和交州南部不一样,蛮夷更多,朝廷要维持统治,必须重视他们这些豪族。
他也思索过,假如刘备进驻南中的应对。
“哦?左將军当真有如此大略?”雍间高声道:“若如此,南人之福也!”
邓芝笑道:“这种大事我怎敢胡言乱语。”说著掏出几本印刷的书籍,递给雍间。
雍间拿过一看,自然是震惊不已,竟然是印刷的,荆州书籍流传到南中还很稀少,他只知道刘备治下有了白纸,也从交州和南中的商路中,购买了许多。
数术、汉文,雍间没有看,而是打开了不太明了的常识课本,翻开第一页,就让他脸色一黑。
“我是汉人,我爱大汉。”
不动声色翻动第二页。
“大汉兴亡,匹夫有责。”
神色莫名的多翻动了几页。
“饭前净手,如厕后也要净手。”
在翻看。
“生水饮用,迟早生病,生水煮沸,无病无灾。”
“太阳东方起,西方落,是太阳转动,还是地面转动?”
常识这本书除了夹杂一些效忠大汉的私货,还有真就是各种生活小常识,一些能让人思考的小问题。
雍间看得出来,编纂这本书的人用心良苦,不觉心中有了想法。
他造逆真的能成功吗?
刘备荆州、交州、益州在手,南中任何造逆行为,都是自找死路。
“想不到荆州风物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雍间合上书本,嘆息一声。
邓芝笑道:“不止荆州,交州也兴建了小学,大学,如今成都也在兴建,如果南中归附朝廷治下,朝廷也会派人兴建!”
雍间頜首,说道:“既如此,有利於南中士民,我愿意支持左將军政策!”
邓芝心下一惊,这雍间如此轻鬆就答应了?赶紧说道:“只是这种事需要孟都护主持.”
雍间闻言,陷入沉默,到底要不要让孟达入驻益州郡,一旦进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
现在天下纷乱,刘备猝然崛起,看上去强盛,但未必没有败亡的可能,当年袁绍不是例子?
“怕是不妥”雍间迟疑说道。
邓芝心中一嘆,也不辩驳,反而顺势笑道:“確实如此,如今道路难行,朝廷大军怎么好驻扎此地。”
离开了雍间家,邓芝也没有耽搁,又去找了孟获。
孟家也是益州豪族。
邓芝很快就找到了孟获。
同样把政策,课本、典籍送给孟获,
孟获却大喜过望,如获至宝,高声道:“当真?左將军当真要如此对待我南人?不以我南人为蛮夷?”
“自然是当真!只是各项事务,须得孟都护亲自署理,可惜他驻扎在朱提郡,不便操作!”邓芝也试探孟获。
孟获却大声道:“为何要在朱提郡?可以来我益州郡啊!”
孟获歷史上被蜀汉任命为御史中丞,可见此人並不是一味的粗豪,应该有一些文化。
“哦?孟君不反对?”邓芝惊道。
诸葛亮告诉他,要注意两个人的態度,一个是孟获,一个雍间。
孟获大笑道:“这对我南人是好事儿,怎么会反对?”
邓芝立刻说道:“好!既然如此,我马上通知孟都护进驻益州郡如何?”
孟获沉吟了一瞬:“我对蛮夷向来一视同仁,只要朝廷愿意蛮夷入学,我就可保证蛮夷不生乱,至於各豪族,他们也和我一样,早就钦慕其他地方的文化兴盛,怎么会不答应呢?”
邓芝简直狂喜,高声道:“我定会请孟都护上表成都,委以孟君重任。”
孟获哈哈大笑。
建伶。
李恢日夜兼程,来到建伶,见到了自己的姑父习。
先出示了诸葛亮的书信。
然后苦口婆心地说道:“姑父,难道你想南中一直被人鄙薄?我等南中土人,一直不得重用?我俩先被免官,然后去往成都,葛公再会重新任命我俩!”
“不过是走个流程,而且我们为了朝廷委屈自己,不是大功一件?”
婴习看了一眼李恢,轻声道:“左將军確实看重我南中,可如此一来,我豪族迟早要交出治下百姓,將来如何自处?”
李恢冷声道:“姑父难道还想对抗朝廷不成?没有了百姓,还有財货啊!”
爨习摇头道:“財货关键时刻,一点用处都没有!”
李恢脸色一黑,沉声道:“那就算了,姑父不愿意,那我自己去告罪,请求免官!”
习直接起身,骂道:“你何敢如此?我有罪,不被处置,你去告罪,这不是让我俩家成为南中笑柄吗?把我放在火架上炙烤吗?”
李恢沉声道:“我知道姑父想要保留家业,但我更想效忠朝廷。”
“朝廷?朝廷在许昌!”习冷笑。
李恢盯了一眼习,冷声道:“我走了!”
婴习自然不可能让李恢离开,立刻又拉住李恢,说道:“只要左將军保留我的部曲,
我愿意接受这一切!”
益州郡,滇池。
“孟获,你答应了?”雍间不可思议地看著孟获。
孟获頜首说道:“自然答应,这对南中不是好事儿?”
雍间气呼呼地一脚:“你怎能如此?不知会我就答应了?”
孟获一愣:“你没答应?”
“我自然知道这是好事儿,但”说著,雍间压低声音,低声道:“如果刘备將来倾覆,我南中是否可以自立一方?”
孟获不可思议道:“人都传言刘备乃天命新主,怎会落败?”
“蛮夷、黔首愚味,才会相信,你也信?”雍间冷笑道。
孟获沉吟了一会儿,摇头道:“可是我已经知会各家,我答应了,各个部落的蛮夷我也知会了,总不能去反悔吧!”
“去反悔,决不能让孟达入益州郡!”雍间喝道。
孟获迟疑,毕竟他也是一豪雄,刚说过话,就反悔,以后谁还信服他?说道:“且先服从如何?”
雍间自然不答应。
也就在二人还在爭执的时候,很快两件大事发生。
“建伶令习犯法,免官,收押去往成都处置,妻侄李恢受牵连,同样免官。”
命令发布后,整个益州郡都沸腾了。
李家、家都是豪族,什么时候朝廷敢处置他们了?
可更让眾人惊恐的是,习还真的去了成都认罪,李恢也被免官。
一时间,益州郡的豪强全部震悚,感觉到了朝廷的威严为何物!
当然,心中也生出了一些异样想法。
可不等举动,又一个令人惊惊的事情传来。
孟达带领两万大军,直接进驻益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