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0章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有鹰突然落在景昭辰的肩膀,他只是笑著不知从哪摸出肉乾往上递了递。
    鹰叼住,任他从脚上解下漆木的小信筒。
    景昭辰的眉头轻轻皱了皱。
    “辛苦了,回去吧。”
    鹰拍了拍翅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可是京中发生了重要的事?你要回去吗?”
    景昭辰没出声,静静看了柳岁一会。
    “岁岁,我.....不想瞒你,可又怕你会伤心。”
    “说吧,可是母亲的事?”
    她一直都知道宋氏回京之后的日子並不好过,甚至再嫁后,可说是度日如年。
    宋氏一直要过安稳且富足的生活,为此不惜拋下夫君和一双儿女,狠心离开之后就再没音讯。
    柳岁就是不明白,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母亲?
    男人如衣裳,不合身確实可以隨时换,可孩子是辛辛苦苦怀胎十月才诞下的,如何就说捨弃就捨弃?
    柳齐没死,易容之后就留在了京城。
    都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景昭辰让他亲自找出柳家被栽赃的证据,他易容了,行走於大理寺,无人察觉。
    他眼睁睁看著曾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妻子落到如今的下场,不知是感觉痛快?还是心绪难平?
    柳岁觉得他一定会心疼,因为柳齐曾经將宋氏视若珍宝。
    在身边时不知珍惜,离开了不知宋氏可有后悔过?
    “宋氏死了,是被关在柴房活活饿死的.....他.....恰巧负责这案子,工部侍郎一家悉数被捉拿,只等著秋后问斩!”
    “当年柳家获罪,与工部侍郎可有关係?”
    景昭辰心道,果然什么也瞒不了这聪明的丫头。
    他笑著点点头。
    “正是,当年是他献计,即能打压镇国公府,又能让那位兵不血刃夺回兵权。”
    “死就死了吧,但愿下一世,能如她所愿,生在大户人家,一生衣食无忧,再觅个好郎君。”
    柳岁对宋氏没深的感情,唯一让她感动的就是宋氏当初不顾危险护在她身前。
    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可惜,她到死也终是没见到自己亲生的儿子。
    人生憾事,十之八九,有时糊涂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人.....有好好下葬吧?毕竟,她是安儿的母亲。”
    景昭辰道,“替她选了块风水宝地葬了,但这事他並未出面。”
    “也许父亲真的被伤到了,他对宋氏可谓一往情深,可惜少年夫妻的缘分,比不得荣华富贵。”
    景昭辰往火堆里添了把柴,看著柳岁语气平静,稍稍放下点心。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既是自己的选择,再痛也得哭著走完。”
    柳岁拍拍手站起来。
    “他在京城可还好?身体无恙了吧?”
    景昭辰也站起身,替柳岁將头髮上的树叶捻掉。
    “嗯,寻了最有名的郎中瞧过了,可惜从前的容貌再也恢復不了了!”
    柳岁没出声。
    当时齐怀本欲杀之而后快,但被景昭辰的暗卫及时拦下,但彼时柳齐已被烧得体无完肤。
    景昭辰怕他这样子会令柳家人伤心,也担心他继续留在寧安会活不下来,秘密派人护著其回京。
    半年,柳齐才能下床走动。
    他好之后,对自己换了一副容貌的事,完全不放在心上,心甘情愿地为景昭辰做事。
    同时,將与柳家被诬陷一案有牵涉的官员全部查了一遍,工部侍郎首当其衝。
    如今工部侍郎谋害续弦,证据確凿,皇上能怎么办?
    只得义正言辞地当著文武百官的面,判其斩立决。
    至於为什么不將他举家流放,不用猜,死人的嘴最严。
    可他並不清楚,他如今信任的大理寺卿,只是顶著相似容貌的柳齐。
    万无一失?
    不存在!
    “阿昭,歇了吧!太晚了,不是说明日还要赶路?也不知那关州还有什么等著咱们。”
    “好,岁岁也早点睡,还有.....別总胡思乱想,说不定是我的八字更不好。”
    柳岁笑著牵起他的手,在他唇上落下轻轻一吻。
    “我们都是命硬之人,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著!”
    她不是个恋爱脑,景昭辰也不是。
    他们有未尽的事,有要护著的人,没那么多的閒功夫前月下,互诉衷肠。
    他们是彼此的救赎,彼此的安慰,彼此的靠山!
    这就足够了!
    世事难两全?
    他们偏要闯一闯!
    同时,京城的街头巷尾也全在討论工部侍郎故意將续弦饿死的事情,但从头到尾,没人同情宋氏。
    一个拋下相守二十载夫君,还有两个孩子,只一心想过富足日子的女人,活该有这个下场。
    报应不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百姓们討论更多的是这道旨意。
    京城高门大户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也不见判这么重的。
    菜市口又该血流成河了。
    这事不断发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不管皇上,还是大理寺,都保持沉默。
    皇上其实特別希望有大臣提出反对,如此他才有藉口从轻发落。
    可惜,自镇国公府被举家流放,昔日一些忠臣被寒了心,不是告老还乡,就是称病不出。
    忠言逆耳,在这位皇上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动不动砍头,动不动流放,谁还敢说实话?
    人多口杂,风向渐渐就变了。
    有说大理寺公报私仇的,也有说皇上不辨忠奸的,慢慢的百姓中开始流传出閒言碎语。
    说这京城自打镇国公府被发落之后,就一直动盪不安,没见那么多熟悉的老大人都陆续离开京城,寧去乡下种田,也不入朝为官!
    乱了,京城要乱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抢粮、抢盐.....一切能囤放的,先抢回家放著再说。
    京城的物价一日高过一日,米麵的价格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又迟迟没下雨,庄稼蔫头耷拉的,农户们更是愁白了头。
    这么下去,拋开上交的粮食,手上压根无余粮,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夏天还好说,漫长的冬日该怎么办?
    皇上看著手中奏摺,气得一挥手,摺子纷纷散落在地。
    柳齐面无表情,垂眸看了眼落到脚边的摺子。
    “边关告急,急需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