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你敢和上面叫板?(求月票)
《鬼子来了》这篇小说—更加知名的应该是电影版,算是姜文指导的巔峰之作了,当然也有人说他拍的最好的是《太阳照常升起》。
在00年拍完,直接拿去评奖,入围坎城。虽然落败了主竞赛单元金棕櫚奖,但是获得了评审团大奖。姜文也获得了国內的最大“五年禁拍”奖。
至於封杀的原因很多样了,不深究。
这个电影能够获得国內外广泛的討论和承认,证明它確实是有著深度在的。观眾喜欢、不少导演也喜欢。
李有思在电影上面稍微做了一些改观,至少是把实在是太红线的地方改了一丟丟,不过他写这种关於人性反思主题的战爭小说,对於读者来说,早早就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了。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爭末期,河北山海关附近掛甲台村。
一天夜里,村民马大三被人用枪胁迫收下两个麻袋,里面分別是日本军人屋小三郎和日军翻译董汉臣,来人声称大年三十晚上来取人,可之后却一直没有音讯。
马大三与村民多次试图处死两人,但都未成功,於是只好將他们秘密关押在村里。
半年后,屋小三郎为报答不杀之恩,提出用两车粮食作为交换,让村民放自己和翻译回宪兵队,村民们商议后同意了这一条件。
马大三等人將二人护送回宪兵队,宪兵队队长酒家猪吉虽觉得此举有辱武士道精神,但仍派部队將两车粮食运抵村庄,並邀请村民一同开联欢会。
然而,在联欢会上,酒冢猪吉因怀疑马大三是绑架屋小三郎的人,屋小三郎也感觉被村民和上司勾肩搭背的为羞辱,於是屋小三郎衝上去砍杀村民,酒家猪吉顺势下令將村民全部杀光,村庄也被纵火化为灰烬。
当时,马大三因外出接女友鱼儿而逃过一劫。
不久后,国民党部队接受了该伙宪兵队的投降,屋小三郎与酒冢猪吉也在被关押的日军之中。马大三得知消息后,装扮成烟贩,进入日军俘虏营,用斧子砍杀数名日军俘虏,隨后被捕。国民党政府判处马大三死刑,而执行死刑的正是曾被马大三救下的屋小三郎。
可以看的出来,后续的情节,反转和讽刺实在太多了。明明是为了同乡报仇,反而被所谓的自己人处死了!不可笑之极吗?
这些讽刺的情节和前面的喜剧形成了十分割裂的效果,让原本还笑嘻嘻的何夫人一下子变了脸色。
按照文学来说,叫欲扬先抑,想要写现实主义就要写点荒诞搞笑的情节—但是何夫人的小心臟受不了这种手法。
朱德熙跟著夫人出去吃饭,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写得確实十分的妙。
“看完了没有?”
“哎,看完了。”
“你觉得怎么样?”
“你都看得下去的说,然是没得挑剔的好说。”
这点是完全没有爭议的,通常文学说什么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自然是雅俗的两个极端,但是后世值得流传的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
“下午,你己做饭吧!”何夫感受到了的侮辱。
“孔敬,別呀,我还要准备工作的!”
“你准备啥?”
“这小说啊!我明天拿去讲课。”
《鬼子来了》这篇小说的语言句子都是值得分析的。李有思的文字上的功底一直不弱,应该说大火的小说作家都至少是到达了一个门槛的。
而对於现代汉语的解析,一直以来都是朱德熙在忙活的工作。
於是他准备就用这篇小说作为素材,在第二天和这群学生搞一个小心的实例解析,反正这群孩子也都是真的喜欢李有思的作品。
何夫人自然得支持他的工作——何孔敬一辈子没有出来做事,而是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朱德熙曾说自己事业的成功有太太的一半功劳。
“吧,晚上做点排骨,哎!”
===
下午上课,朱德熙一改往日的严肃模样,开局就给这群学生一个大惊喜:“今天,我不讲其他的课,讲一讲最近大火的小说《鬼子来了》!“
所有人齐齐抬头,这还是我认识的朱德熙教授吗?
“李同志我见过几面,其人是一个温良恭和的人,喜欢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和这些长辈他喜欢直接叫老头儿—这点可以从他的文字当中看出来,这篇小说是他语言特色最浓重的小说!有搞笑,但是不失严肃。“
“先看標题“鬼子来了”是个动词谓语句,属於存现句的变体。”
“简单来说,特別口语,大家骂的就是日本鬼子!”
“它没有华丽的修辞,却用最朴素的表达抓住了故事的灵魂,既让读者快速理解小说的核心衝突,又为深层解读留下了充足空间。“
“看到標题——·再看到前面的內容就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標题了!作者特喜欢写这种黑色幽默而且十分荒诞的情节——算是《落叶归根》发展过来的个人特色。“
西川、俞敏洪这些人都是外语学院的但是经常会蹭中文系的课,毕竟他们都是热爱文学的五四文学社的成员。
“朱教授在讲《鬼子来了》啊?”听到门里面的声音。西川说道。
“看看有没有位置,我想听听。”
“我也看看。”麦芒跟著一起轻手轻脚走到了教室里面。
平时朱德熙的课的人数就比较多,毕竟是教了几十年的老教授,课程质量是很高的,但是今天坐得满满当当的,最后几排也挤满了人。
西川挤眉弄眼,小声说道:“没位置了!”
俞敏洪指了指后面的位置。
三人看了一眼站在后排的学生,也跟著站了过去。
手里拿著笔记继续听著朱德熙的课程。
朱德熙看了一眼学生,他们的积极性確实是被提高了无数倍,毕竟是李有思的小说作品,这个作家在这群文学青年人当中的影响力已经要超过诗人北岛了。
不过也是少见的一次课让全班人都认认真真听课的。
“我叫你声爷,你叫我声爹,咱这事就了了!”
“大哥,你猜我是谁?”“我猜你是我孙子!“
“中国,不打中国”
朱德熙在黑板上写下来三段比较经典的台词,也是他记忆深刻的台词:
“你们当中有不少的想要从事文字工作的学生吧?前几届走出去了不少的编辑、作家、编剧——不论是谁,对於文字或者说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敏感。“
“《鬼子来了》的这些简单到质朴的语言,就刻画出来了无数的底层百姓在绝境中的无奈与愚昧。”
“他们试图用最朴素、甚至滑稽的方式解决生死问题,却暴露了对战爭残酷性的无知,荒诞中透著悲凉。”
“昨日我夫人在看到前面五万字的时候,一直哈哈大笑,后面五万字皱眉嘆息,这就是小说语言的魅力——就算是前后期矛盾极具转变,但是它並不会让你感受到突兀——.”
朱德熙是现代汉语大师,所以真让他来和这些同学讲解现在大火的小说实在是降维打击,这群人刷刷刷在书本上面记下来朱教授的解析。
拿回去给文学女青年装逼都有素材啦!~
一群人听的直点头,等著朱德熙一下课。
第一排的人先开始討论起来。
坐在第一排的大概是黄子平、陈平原几人,黄子平与陈平原、钱理群教授共同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都是后世比较知名的学者。
这些人都是北大毕业留校的学子,现在在北大里面当讲师,时不时旁听这些老教授的课程学习经验。
“朱老师讲的真好,老陈你记笔记了没?给我抄抄。”
虽然黄子平现在是讲师,其实也才毕业四年,还是保留了很多学生时期的习惯,陈平原把笔记推过去:
“朱教授大概是从標题开始,然后重点分析了《鬼子来了》的角色语言,这才刨析了它为什么是黑色幽默,为什么强烈荒诞的既视感。“
——”
黄子平抄完笔记然后说道:“真不错,我感觉朱德熙老师讲的课可以再写篇文学评论了。”
“我也感觉——”
两人走了几步,去了北大中文系讲师、教授的办公室,显然教授和讲师的待遇是天差地別的。
“朱老!”
“朱老。”
“哎,你们两人来了。”朱德熙在泡茶喝茶。
黄子平过去递烟:“朱老师,您的课我们俩听了,想借您的知识一步,写几篇文学评论。”
陈平原说道:“对,朱老师见解太深了,提点一下,我们俩就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继续讲一讲。“
陈平原是朱德熙的学生,受到朱德熙颇多指导,黄子平虽然不是,但是在毕业前也上过不少朱德熙的课程。
“你们两有兴趣就多写点,对於以后研究也有好处。”
“谢谢老师,下次请您喝酒。“
北平作家协会。
李有思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儿物是人非的感觉。
应该是两年前的十一月份,自己蹲在隔壁的招待所里面苦逼的改稿子,现在已经受邀进入北平作协参加会议了。
2
陈建功、刘心武、林斤澜、张洁、李拓、阮章竞、杨沫等一些人都来到了作协会议室里面。
会议的內容大致就是传达茅盾文学奖评选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让会员了解评选的標准、流程等信息——北平作协里面好像也有几个会员的作品是被推选进入评选的。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就是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开完会议。刘心武连忙喊住了李有思:
“哎!有思!”
看著刘心武满面红光,李有思说道:“怎么了?杂誌卖的很好吧?看你这么精神。“
“何是不错!你猜猜这周多时间能够有多少册?”
“六十一万!”
“——咋的还有零有整的?”
“你过来问我销量,我也懵逼啊!所以瞎猜一个。”
刘心武无奈撇撇嘴,还真是一点情绪价值不给我的:“哪有可能这么多,《大眾电视》都不可能一周卖六十万份。”
儘管人们常说八十年代是文学火热的年代,但是传统文学类期刊的销量还是十分的普通。
类似《人民文学》《十月》这些大杂誌社,一个月三五十万册也许就算是多了,遇到火一点的小说,最多也才一百多万册。
但是《武林》《大眾电视》《故事会》这一类的通俗文学杂誌,才是真的主流,一期少说也有几百万册的销量~隨意碾压传统文学杂誌。
如果不是这些通俗文学杂誌没有版税分成,李有思也写通俗文学去了。
“不过,首印我们是三十万册,然后被发行所一下子给拉走完了,才过去三四天就有了新华书店加印的电话,三十万即是发货量也是销量,恐怕这个月应该有一百二十万的销量!”
“一过来,你们两人就在聊稿子的事情,心武真的不怕被打啊?”李拓给刘心武递了一支烟,象徵性递给李有思然后收回包里面。
李拓这话也不错。
北平作协里面开会的,例如杨沫是北平出版社编辑、林斤澜是新任杂誌主编、李拓是调任的副主编北平作协扶持《北平文学》和北平出版社,是別人的大本营。
“正常聊聊小说的事情,你们也別太嫉妒。“刘心武得得瑟瑟。
李拓笑道:“过几月我也是主编了,李同志多多关照!“
“.”李拓和李有思关係特近,刘武是知道的,这么看下篇稿子己好像不太可能抢得到啊,难怪这傢伙有持无恐。
“李,还有件事情想要和你说说。”
李有思点头:“您先说。”
“就是我们作家出版社想要和你谈谈单行本版权的事情。”
“?”李有思问道:“我的军事说,概率是解放军艺出版的吧?——你们敢和上面叫板吗?”
“小说又不是只有一个杂誌社能出版?我们也不是找你买断,就是提前想要和你聊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