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去吃饭吧,北影厂有聚餐呢!”
李有思看了一眼天,现在缓缓黑下去了:“行。”
几人收拾了一下。
凌子风带著李有思离开。
徐晓星走在前面,这人是凌子风的副导演,《骆驼祥子》《边城》到现在的《落叶归根》都是用的他,堪称模范。
“没想到选角的时候半天就弄明白了,原本还想著去其他的电影厂借人呢!”
“不过选的人有点意见,大家都还算满意就先看看,也不能完全確定。”凌子风对於葛优的阅歷和年纪都保持怀疑,现在就是一个预选的状態。
葛存壮和葛优现在也是剧组的人了,跟在屁股后面。
几人去了北影厂的食堂。专门开了一个包间吃饭。
刚刚坐下来,就开始安排各种菜上来。
李有思流口水了一会儿。
“我们剧组现在也算是完善了,剧本有了,演员也基本齐全了,过半月就要启程去四川了先预祝《落叶归根》的拍摄成功。”
凌子风说完话,一群人该吃吃该喝喝。
葛存壮十分懂事,带著葛优走了过来。
葛优挠挠头,抿抿嘴,按照父亲的吩咐给李有思和各位导演敬酒:“感谢凌导演,感谢徐副导,感谢李老师能够选我!”
感谢李有思才是真的,毕竟葛存壮可是知道的,是李有思点名要葛优。
有时候离成功就是差了这么一个贵人,要是李有思在葛存壮表演的时候点个头,这位置也是他的。
葛优当然也感谢李有思,因为他知道这说不定就是改变自已演艺生涯的一次剧变。
“哎!別在这里攀关係走后门哈!葛优你。”凌子风立马说了句。
葛优知道是开玩笑,回道:“凌导演,我就想谢谢你们,哪里是攀关係,再说了,您不一直是我叔叔嘛!”
“喝喝喝,不过你也別骄傲,李编剧选你,我们可没同意呢!说不定明早就给你换了。”
葛优嘿嘿一笑:“您老说了算,我知道您捨不得。”
吃完饭,李有思翻身上了摩托车。
葛优又屁顛屁顛跟了过来:“您老要回去?”
“嗯。还有事?”
“没事,我爸就让我过来看看,刚刚看到您喝了挺多酒的,恐怕回去不太方便吧?”
李有思摇摇头:“这有啥不方便的?我酒量大没晕。”
看了一眼守在这里的葛优。
李有思知道他的想法,一时之间自己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电影的主角,他一个普通人確实是难以接受。所以才在这里有些手足无措。
李有思劝慰道:“就是演个戏,没必要这么紧张!快回去吧,也不要飘了,你才多大啊你?”
葛优一个问號出现在了脑门上,感觉李有思真的喝糊涂了,竟然说:“你才多大啊?”自己年龄再怎么比李有思大啊!
“您说的是。”
李有思翻身上车。
骑著摩托车回去了南锣鼓巷,才刚刚到这里。
汪曾祺就提著一瓶酒守在了门口,不过看著李有思醉的走了过来,也有些无奈:“你喝过了呀?原本准备找你喝点的。”
“老头儿,你怎么来了?”李有思习惯了这个称呼。
汪曾祺进屋子坐下:“没事就过来通知你一声,湖南那边安排好了座谈会的事情。”
李有思去屋子,拿了一个热水壶出来,给两人都倒了一杯茶,自己实在是喝不下去酒了。
“大概什么时候啊!”
“下个星期五。”
下个星期五差不多就是八月十號。
“哎呀,那確实急,有什么安排吗?”
“照样子,车票买了,北平代表就我们两个。既然你喝过了,那我走了,找老林喝酒去。”
“老头儿慢走啊!”
汪曾祺提著酒离开了。
李有思刚刚好把剧本的事情忙乎完,终於是有时间再下南方了。
不过他这一次可能又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了,猫猫狗狗的事情也是让他足够忧愁正时候刚刚好,邮递员来了:
“你的信件。”
没等他离开,李有思问了句:“哎,盆友!你是住在这条街的吗?”
“对,没多远,就几个巷子而已。”
“·我雇你帮个忙唄?”
“啥?”
“过几天我要从这里去湖南了採风了,到时候没时间照顾小狗小猫。”
邮递员眼晴一亮:“当真要回湖南咯?”
李有思一听口音,问道:“您是湖南人?”
“莫咯!我硬是湖南的咯!你的小狗小猫我包圆了,竟然是去我老家採风的话!”邮递员拍拍胸脯保证。
霍!
“那方便,我要去湖南!你有什么想要带的特產没,我给你带回来一点。”李有思问道。
“帮我带一碗剁辣椒嘛!有时间看看有没有腊肉—这些就够了。”邮递员高高兴兴说道。
然后两人商量了一会儿。
李有思先给了三十块钱的生活费,只要人家带点剩饭骨头过来就行,这一只狗一只猫饿不死,而两棵树也渴不死就行了。
邮递员挥手离开。
第二天李有思开始收拾东西。
每一次出去旅游,李有思都会买几身比较乾净朴实无华的衣服。
他先是跑去了百货商场。
最近几年就开始逐步取消各种票了,去年不发布票和絮票,通行了30年的布票就此废止。因为这事情当年还引起来了不小抢布匹活动。
当时李有思还在战旗待著,所以没受到什么影响。
在百货商场,直接去了牛仔裤的店,牛仔裤结结实实的。一条需要二十多,李有思买了五条。
“红岩牌”衬衫,今年蝉联全国衬衫评比第一名,李有思买了两件。“梦特娇”短袖是中外合资建立的,和外国沾边就贵不少,也需要四五十呢~李有思拿了几件好看的。
一共了五百多。
没有郑渊洁的一条袜子贵这老前辈自己搞了一个杂誌,然后给自己开分成,他这算不上版税,但是真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了,然后他有点飘飘欲仙。
见到了一根里面有银碎的袜子,卖五百!这个年代五百的袜子,他还买了几双说是要驱邪。比百万资產的李有思还骚气,不愧是前辈。
中午。
北平前几日都是小雨,今日就是大太阳了。
今天又不太一样,李拓说是要给李有思介绍一个新人朋友。
文坛里面对於新人的扶持其实很常见,因为文坛的新人比起来其他的行业更难混,贫富差距大,这也是为什么李拓被年轻人谨记了。
李拓旁边站著一个潦草的男人:
“这位是最近投稿给我的作家余华了,让我给他介绍一些杂誌社,我说隨带著带他来见见前辈。”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淒凉的神情;动著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態度终於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李老师(老爷!)——”
李有思似乎打了一个寒;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李有思也说不出话。
“李拓老师带我来见见你,没想到真的是您啊!”余华立马又变了顏色,接著他才衝过来在李有思身前转了一圈:
“说实话,我回家的时候看见新闻都给我震惊了,真是牛逼,过几个月不见了,你搞了一个『寻根文学”笔会,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小说奖!哎呦!一听我心里就流血啊!”
“......”
李拓问道:“你们俩认识?”
余华仿佛要流干了眼泪,他出来一句话:“原本我们俩是一起改稿子的革命友谊,没想到他一跃成为文坛前辈。”
李有思笑著解释道:“我写《落叶归根》的时候,余华的一篇短篇不也在我后面?当时我们俩是一个宿舍改稿子的,编辑都是周燕如老师。”
李拓说道:“倒是我多事了!”
他嘆口气,在屋子里面到处瞧,最后看到了那一辆红色的本田摩托车,问道:“你什么时候买摩托车了?”
李有思说道:“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感觉代步有点麻烦,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有时候需要东城西城的到处跑,骑自行车太慢了。”
李拓则是不断抚摸著摩托车的座垫,著实是羡慕。
单行本是真赚钱,李有思是真赚钱啊!
“你单行本都卖了多少钱了啊?”余华好奇问道。
“”.你还是不要问的好,这种问题太伤人自尊了。”李拓说道。
“没事,我心理比较强大。”
“也就四百万加两百万加两百万美国那边只有五十万。”
“.—怎么这么多?””
李有思说道:“《落叶归根》和《十二生肖》都发表了一年了,有两百万很正常吧?”
两人羡慕了一阵。
李有思立马岔开了话题:“小余同志来北平了,好列得好好招待一下。”
李拓跟著李有思去做饭。
“哎,他新书给的你?”
“对,我看了他的类型,准备让老林发在杂誌上面。”
“啥名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
李有思转头看过去:“哦!余华同志,现在引领新时代了!”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为余华的成名作,其实在85年的时候就创作出来了,但是《北平文学》老规矩,这种上不去又还算合格的稿子,就会压著,於是压了一年才发表在87年的一月刊上面。
属於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逗你玩的。”
三人在屋子里面吃完饭。
李有思送走两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