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追风箏(求月票)
离开了灵隱寺。
一群人接著去下一个地方:三潭印月一一简单来说是后世的一块钱纸幣的取景地。
来到了西湖里,李有思跟著上船。
是一艘木船,船板带著湿润的木纹,船夫握著擼慢悠悠地划,涟漪一圈圈盪开,
坐著船到了西湖中心的小岛,岛上面的景色不错,今日的水升高了,没有泥沼的臭味了,走在岛上的木桥上面,水就在脚下,似乎马上就要漫上来了。
这种感觉很好。
因为水深了这岛上的风景是最好的。
茹志娟带著他们来到了一块钱纸幣的地点,坐在椅子上面一群人接著谈起来文学:
“这一次的笔会差不多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前几日我们开了很多的会议,討论了关於传统文学,关於寻根文学,三个会议都圆满结束了,虽然我不喜欢记者打扰我们。但是过几天我会让他们发表一篇文章大概记录一下这些事情”
“最后,希望大家此行都有收穫。”
她说完这句话,《上海文学》的李子云就开始收割了,朝著最近的几个作者收了稿子,最后来到了李有思的身前:
“李同志,你最近几天有什么新灵感吗?”
笔会不就是杂誌社找作者要稿子的方式吗?不然杂誌社费时费力搞干嘛,真以为是天地良心啊!
李有思摇摇头:“没有想过。”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咳咳,一星期时间,没有写新书的想法吗?”
“有一丟丟吧。”
“那给我们杂誌?”
“我回去写好之后再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写不写。”
李子云和他客套了几句,继续收割其他稿子了。
这一次收穫颇丰,果然得到了几篇不错的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李有思的眼看也要不到了。
剩下时间,几位作家、评论家在湖边继续聊天。
李有思看了两圈,找到了躲在柳树的杨米:“你小子在这里呢?我们作家聚会,你个小屁孩老是跟在后面干什么?”
“我跟著我爸在一起的。”
“跟屁虫。”
说完,杨米就又回退两步,缩了缩。可恶的男人。
李有思感觉自己这面貌十分的慈祥:“你別那么怂,行不行啊?我很凶吗?”
“没有。”
最后的杨米还是缓缓靠过来了。
“你无聊吗?”
“有点。”
“他们说的东西,你听得明白吗?”
“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还跟来。
杨米埋著头在地上,不敢说话。
李有思说道:
“你知道潍坊吗?那里是中国的风箏之乡·以前我去採风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个人。五十年前,他家里是地主,他有个书童,两人经常一起放风箏———”
很快两小时到了。
李有思故事说了一半,此时天昏地暗,会议结束了。
他口乾舌燥,站起身来,不讲了。
“时间到了,这黑灯瞎火的,大家快上船吧!”縴夫喊了一声。
茹志娟说道:“明天就是大家回家的日子,笔会也结束了,最后再和大家说一声再见——
眾人起身,人群慢慢离开。
李拓左右看了好久,才找到李有思:“李同志,快过来。”
“我先走了。”
“你故事还没说完呢?”杨米有些意外,立马喊了一声。
“你跟我走,我就和你说啊!现在可没那么久的时间”李有思一点都不等,说走就走,跟著李拓几人上船。
杨米看了一眼父亲,跟著就跑了。
上了李有思的船,接著问他:“后面呢!两人怎么了?他回国没有。”
“你不怕你爸打你啊?”
船慢悠悠驶离船岸,杨米说道:“最多就被打一顿了,也无所谓了。”
“哈哈,就冲你这脾气,我继续说,在后来知道了书童的真实想法之后,我准备去找他道歉·.”
杨米听的神乎其神。
李有思是儿童文学大师,给一个小孩讲一讲儿童故事都是信手拈来,只是他写书习惯写一点悲伤结尾,这一次给孩子讲的就正能量了一丟丟。
船缓缓靠回岸上。
李有思继续在前面走著,阿诚和韩少功对於李有思突然讲的故事,都十分的好奇。
仅仅是从中间插入进去听了一半,都很快能够出现那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画面感,果然是大师。
到了院子里面。
李有思看著马上要到后面的故事结尾,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来。
“那最后呢?到底有没有拯救他呢?”杨米著急问道。
李有思停顿了一会儿,说了句:“等我去屋子里面喝点水。”
每一次李有思停下来,都好像是『且听下回分解”,杨米虽然每一次都很著急。但是只能被迫等著。
李有思从屋子里面拿出来了风箏头:
“最后,男主开始给书童的儿子捡风箏:为他千千万万便!”
杨米接过来风箏线似乎懂得了李有思说这个故事的意义。
杨米为什么觉得李有思的故事感动。
因为故事里面的男主是儒弱敏感的,见到勇敢正直的书童才会发自內心的会牴触厌恶,这种抵抗的情绪越来越久久,所以才逐渐疏远別人,
人性就是这么奇怪的,包括小孩子的。
他连忙跑了出去。
阿诚问道:“你这故事挺生动有趣的,就是太“太幼稚?”
阿成点点头。
“你准备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
李有思说道:“差不多,看著这两个小屁孩,突然萌发的点子。”
“至於幼稚,我只是改了改故事內容,不然真让这孩子听到真小说,那还得了?”
杨米气喘吁吁跑到了街道尾巴,敲了敲门。
“何威,你在家吗?”
何威缓缓打开大门,第一眼见到了杨米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待会你还不回去,你爸该打你了。”
“...”才酝酿的情绪就被这句话毁了,杨米把手里面的风箏头递过去:
“上次的风箏被我找回来了。”
小孩子还是说不出来对不起,但是主动低头就算是议和了。
“下次下次,我给你割风箏吧。”
“你不会扯线吧?
、
“没事,我可以学的。”杨米点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天色转身就跑了:“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