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落叶归根》稿费
    第99章 《落叶归根》稿费
    谈完这单生意,李有思伸著懒腰离开了院子。
    他是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前些日子准备的去买树,今天就动了动。
    李有思骑著凤凰自行车,早上顺著南锣鼓巷走了出去,直接去了西市大街,和名字一样,这里有市。
    这里人不算多。
    他边骑著自行车边逛,原本就有了计划,所以就看著有没有自己需要的。
    现在是夏天,梨树的基本落了。
    要说北平梨树最多的地方,应该是fs区琉璃河镇,琉璃河镇自古就有“京南梨乡”之称,这里的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有一片百年梨树园一一不过是景区,多半不能买卖。
    很快李有思看到了一颗中意的梨,这棵树十分中正,树干笔直立挺,周围的树权分支比较对称,看起来就舒適。
    “同志。这是啥树!”
    “梨树。”
    “我问的什么品种的梨树?”
    老板一听,这人还內行呢:
    “京白梨,就是我们北平最常见的梨树—”
    李有思摸了摸下巴,其实他是想要鸭梨树的。鸭梨的朵为纯白五瓣,托上有胭脂红晕,
    极具美感。
    而京白梨朵比普通梨大1.5倍,瓣边缘天然捲曲似蕾丝,其实也有观赏价值。
    思考了一会儿,李有思问道:“这树多少钱?”
    这树差不多两米出头,就栽在一口缸里,从育种开始就是准备卖的。
    “三十块。”
    现在这年代树便宜,但便宜不到多少,例如一颗杨树苗能卖十块,但京白树属於北平的特色树了,以前是特贡树。
    关键树的价钱和外形的关係是最大的,这书不弯弯绕绕,如此中正正和李有思心意:
    “行,我在南锣鼓巷,能送吧?”
    “下午就到。”
    李有思回头看了几眼:“屋子里面还有白玉兰吗?”
    白玉兰这东西也挺雅兴,白白净净的朵,加上这高雅的名字“白玉”。《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木兰”,就是形容的白玉兰。
    苏州拙政园、留园等园林中,白玉兰常与海棠、迎春、牡丹搭配,形成“玉堂富贵”的吉祥寓意(玉就是白玉兰)成为文人园林的经典配置。北平很多寺庙、宫殿都会栽种这种树,颐和园、大觉寺、故宫斋宫都有。
    咳咳!
    现在的李有思也算是文人骚客当中的一员,虽然不够骚,但是挺文的。
    “有几株,要看看?”
    李有思跟著店主人家进入看了看。
    屋子里面是一共空旷院子,用大缸种了十多盆树,白玉兰就三株,一株禿顶,一株是歪头,一株叶子太薄一一品相都不行。
    李有思摇摇头:“就拿这个京白梨。”
    交完钱,李有思四处跑了好几家,街道逛的差不多,才看到一株最好的。
    在街尾,这里也有一个店。
    “同志,这株白玉兰多少钱?”
    白玉兰树应保持自然舒展的树冠(如原生白玉兰为宽卵形树冠),无明显偏冠或“禿顶”。这是最好的。
    虽然这一株是幼苗,但枝条健壮、分枝均匀,只要不长残,基本会成好苗子。
    “五十。”
    “贵了,你这就是颗苗子。”
    “我这是这条街最好的。”
    树这东西因为靠天然生,价钱纯纯看品相,便宜的就几块,贵的能上百,李有思说道:“五十能送吗?”
    “能。”
    下午,两辆板车把两棵树送到了家门口。
    李有思招呼著:“先下白玉兰,种在西厢房!”
    几名同志把树抬起来,轻手轻脚的送去了家里,李有思中午就比对过位置,没多久挖好洞把玉兰树放入一一另一边放入了梨树。
    “你这土质可以,挺肥的,应该从来没种过菜吧?”
    “差不多。”
    “现在就不能浇肥,最近一段时间就多浇水,得等到叶子根长好了。以后可以买点肥料,也可以浇点天然肥。”
    现在北平的四合院,没有冲水和排污管道系统,基本都是自己倒,住大院的没几个没倒过屎尿盆子,也有的是定期由掏粪工清理一一天然肥。
    “行。”
    讲解完一些事情,人家留下一句概不负责就跑路了。
    现在没有七天无理由,更加没有差评就退钱的拼多多。
    第二天,早起。
    李有思去了南锣鼓巷附近的店里吃了一碗饭,下午骑著二八大槓溜了一圈,直接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本来北平的时候,李有思还只是没有一个成名之作的萌新作家。
    现在畅销作至少也有三四部了。
    踏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一瞬间,立马有编辑和他打招呼。
    “这是李有思啊?幸会幸会!”
    “有稿子吗?小李同志?”
    李有思微笑面对,缩了缩,去了编辑部办公室里面。
    “李主编!”
    李曙光是人文社的主编,虽然没什么代表性作品,但是在人文社一直以来都有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很多作家想要出版单行本还要看看他们编辑部的脸色。
    “小李同志!”
    李曙光站起来给他倒茶。
    “怎么来商量新作品的事情了?”
    李曙光可是听说过李有思。
    《十二生肖运动会》对於文学界真的算是一次巨大的衝击波,因为眼前的作家不讲常理,直接出版了单行本,关键销量一个月比得上別人的十多本书了。
    “不是,问问稿费的事情!”
    《儿童文学》吃的是一波快钱,奥运会结束了就把工资结过了,这人文社的人確实不一样。
    五月要的版权,六月出售的单行本,这都过去了三个月时间,竟然一点动静没有。
    李曙光呵呵一笑:“你说《落叶归根》的事情啊!其实准备第一个月就打到你的帐户上面的,
    后面销量越来越多,我就想著等著销量淡下去了再给你一下子结光,一等就是两个月。”
    “销量多少了?”
    “大概是一百万册吧!”
    李有思点点头。
    三个月一百万册,不如《儿童文学》的一个月,但是《落叶归根》属於文化潮流,只要在寻根文学没有没落之前,这本小说都能有著不错的销量。
    至少每个月二三十万的销量是稳定的。
    “那你去领稿费吧。”
    李有思跟著李曙光去了財务零钱一共是一万三。
    毕竟《落叶归根》基础稿费才一两两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