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北平日报》专访
下午,和李团长一行人聊完首演的事情,李有思离开了。
终於可以休息两天,至於《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小说的影响力,他是完全看到的,依旧和以前一样,杂誌社有销量,他也分不到。
一回四合院,刚刚点燃炉子准备烧水,屁股没捂热。
又有一个战士来叫他了:“李同志,文化部有人来了,请您过去详谈。”
他跟著又走了。
一进办公室里面,就见到一个穿著列寧装,画著淡妆的女人。
“你好,我是《北平日报》的记者於佳佳。”
“我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作者李有思。”
仅仅是过去一个多星期,李有思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已经在四九城里面火了,毕竟上本书留下来了很深的群眾基础,他的小说相对而言,很通俗,適合普罗大眾阅读。
而且文坛对他的討论丝毫没有减弱,突然扔出来第二部作品,这能爆火也是应该的。何况还有上面的人扶持。
所以,这天《北平日报》就派记者过来採访了,杂誌社的领导和总政的领导提前都沟通过了。
总政的王传洪一听也高兴。记者採访不就等於免费宣传吗?
而杂誌社一想,这活生生的热度在这里,不用不可惜了吗?
算是双喜临门:
何况现在的日报里面也经常刊登一些文学性文章,对於这些工作轻车熟路,而李有思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於佳佳打开笔和本子:
“我的想法是,在引用完小说片段,介绍小说之后,把你的採访记录下来,到时候好向同志们做做宣传。”
李有思一想,是这么回事。
“可以,你要採访什么?”
於佳佳思考了一会儿,问了一个广大读者都十分期待的问题:“先问第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吗?”
李有思愣了愣,没有直接做出答案:
“龙文章、孟烦了他们的故事没有结束,一直在继续。”
这就很迷了,有心的读者认为是作者暗示有后续,有的读者就认为这就是敷衍的话语。
后世有些好作品,就有读者期待他能够做出来续作,要么是原作者不乐意做了,要么是没钱了,就留这么一句话。
於佳佳心想:你故事还在继续,你就讲啊於佳佳无奈:“那后续您还有其他的更新计划吗?”
“请期待我后续的作品。也许今年还会写一部小说出来!”
“..—”於佳佳懵逼,我是问这本小说的后续,没问你自己有什么职业规划啊!
好吧,现在她也知道了李有思就是故意的,人家压根就不想说到底有没有结尾。
反正就留个尾巴给读者期待,
当然这也是李有思的一个心思了,这最终几人的结局,算是一个小彩蛋,至於这个彩蛋什么时候爆出来,就得等有需要的时候来炒热度了。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要是改编电视剧的时候,扔出来这个炸弹,不又是一个热度点?这也是跟那些导演学的。
於佳佳手里拿著一个小本本,疯狂写~要写一大堆。
“那好,我想大家应该会期待你的新作品。现在北平的读者们还有第二个问题,你笔下经典的角色有很多,请问一下,你对於他们都有什么看法呢?”
“佩服。”
“为什么?”
“因为我写得角色都是有一定原型的,是我在战旗文工团翻阅了几个月的云贵川的史实资料写得。所以我敬佩他们的勇於牺牲、敢於改变自己的精神和血性。”
现在是给全城百姓看的报纸,自己得正能量一点。
於佳佳一字一句写下:
“最后一个问题,听说在发表前,这部作品被总政文化部的人压下去了好久,为什么后面又解除了?”
你敢问,我都不敢说。
王传洪擦擦汗,这是来针对我的吧,当时確实是我没胆量发表啊李有思思考了一会:“具体的事情其实很复杂,我简单来说,文化部发表小说不止看质量,会考虑社会影响力的一系列问题,不过好的是现在没出什么问题。”
好了,採访结束。於佳佳举著照相机:“能给你拍个照吗?
李有思看向了王传洪,按理由自己是军人,照片不应该出现在公眾上。
但是不算这个理,他是文艺兵!!
所以王传洪摆摆手:“你长相优秀,对於总政来说也是一个宣传的渠道,去吧,去吧,”
李有思站在文化部那排平房门口。
於佳佳给他拍了一张全身照。照片当中的男人,穿著一身正装,一米七八的身高还算挺拔,在模糊的像素里面勉强能看清脸颊~也能看到几丝英气。
弄完这些。於佳佳著急著回家去整理资料呢。
下午,於佳佳还去採访了一下读者对於《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看法。看得出来这姑娘正准备搞一个大新闻出来。
“你好,我是《北平日报》的记者,能问你几个问题?”
王府井门口,於佳佳举著一个一台相机朝著前面的几个学生问话。
“你是日报的记者啊?我问问作者哈,就是为啥兽医要死啊?就算打仗能换个理由能行吗?兽医是我唯一真心喜欢的人。”
旁边的同学激动的用湖南口音喊了一句:“中华要灭亡,湖南人先死绝!”
一旁的同学推了推:“这是报纸,不是电视台。这么激情也没人看。”
一群人鬨笑一声。
於佳佳感觉有趣:“也行,大家说说最喜欢的台词吧。”
“我喜欢团长的那句:死的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爱安逸。”
“远征军万岁,祖国昌盛,民族万岁。”
“我很想把命交给你,这是多么省心的事情,只要你別把他们当作马粪。”
几人说台词的时候,原本嘻嘻哈哈的场面变得有些沉重了,大家不仅是尊敬这部剧,更加是尊敬牺牲的战士们。
“这部小说,我看了三遍,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是我近十年来看过最好的、最有深度的抗战小说。”
“虽然大家都想吐槽李有思同志,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但是也真心感谢他带来的故事。”
於佳佳深深呼吸一口气,这个新闻確实挺沉重的,她微微一笑:
“谢谢各位了。今天大家的发言我都会发表在明天的报纸上面的。当然我刚刚也採访过了作家李有思,大家想要知道的问题,明天或许有答案。”
“好的,很期待。”
晚上,於佳佳把所有的信息一整合,最重要的是两段採访。
第二天《北平日报》发表。
刊面第一页应用了最经典的“猪肉白菜燉粉条』情节的一小段。
第二页便是於佳佳昨天关於作者和读者的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