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觉得四辆三蹦子有点少,没有气势。
“那个,阎处长啊,你们这两天时间最快能做出来几辆这个三轮车?”杨厂长问阎解成,毕竟他们就三个人,出货速度不会很快。
“两天时间估计能做出来两辆吧,如果人手够的话,十辆八辆也不是没有可能。”阎解成说道。
“那行,车间全力配合,你们加把劲,爭取弄个十辆八辆的出来,往那里一摆,这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杨厂长说道,“李副厂长你给全力保障后勤,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好的,厂长。”李副厂长答应一声,虽然他一心想要取代杨厂长,但在大事上可不敢马虎,这是政治需要。
有了全厂的全力配合,再加上已经加工过,有了经验,三蹦子的生產进度很快,两天的时间,阎解成带著刘家兄弟两个,又从车间里调来几个人帮忙,足足作出来了十辆三蹦子,每种五辆。
这样一来就是十四辆了,往空地上一摆,崭新的蓝色涂装,再加上两遍清漆,在阳光下反射著迷人的光彩。
“好!好啊!”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等一干厂领导围著那些三蹦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不住的说好。
“我马上给部里匯报,看看那边有什么安排。”
说完,杨厂长急匆匆的走了,只剩下其它的一些领导还在那里摸著过癮。
下午的时候,部里来人把这十四辆三蹦子全部拉走了。
阎解成摸著下巴,觉得这三蹦子还有改进的余地,总不能卖给客户了,每人一根摇把,平时摇个三蹦子,战时可以当武器用吧?
可以给三蹦子加个启动机,然后再加一个电瓶,这样,用手一按启动开关,三蹦子就“嗵嗵嗵”的启动了,这逼格一下子不就起来了嘛!
至於喇叭,需要吗?发动机的声音比喇叭可是大多了!自带音响效果的。
想到就做。
启动机这玩意儿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成本比较高,目前国內一般只有高档轿车上才有,像是拖拉机,甚至一些卡车上面,都还是靠手摇来启动。
目前国內那些轿车都是有启动机的,而且阎解成对此並不是很陌生,前世的时候经常修这东西。
虽然国內的卡车拖拉机大多数都是手摇启动,但国外的却已经全部实现了电启动,如果要出口,那装上启动机是必须的。
阎解成开始画启动机的图纸。前世的时候,启动机的结构图在网上一搜一大片,甚至上面的尺寸都標的明明白白的。阎解成曾经就在网上查找过图纸进行维修过,现在画起图纸来更是得心应手。
不到一天的时间,启动机的图纸就画完了,请了车间的几个七级工和八级工帮忙,先做出来几个进行测试。
而刘家兄弟接著造三蹦子,无论如何,厂里必须有几辆测试用的,也可以用在车间里。
以前都是临时工去仓库领料,一天下来,个个累个半死,这可是重体力活。现在好了,把领取的铁件往三蹦子上一装,一直装到轮胎有些变形,足足比自己拉十趟都多,然后一扭油门,三蹦子“嗵嗵嗵”的就拉著铁件到了车间,一次可以满足大半个车间的需求。
效率明显提高了,劳动强度明显低了不少。
杨厂长让阎解成继续製作三蹦子,无论如何每个车间先配一台,然后再弄几台备用的,总不能明明自己能造,但却连用都不能用吧,这也是需求嘛。
经过几个高级工的能力合作,很快,启动机需要的零件被加工完成,然后送到了研究中心。
组装,加油,阎解成一气呵成,找来一个电瓶,顺便在一台刚刚完工的三蹦子上安度测试。
要做就做好,一切按照正常工序进行生產。
阎解成找来一个按钮,嗯,没反应!
试了试试电瓶,有电正常,但启动机没动静那就是启动机有问题了。
拆下来检查,发现启动机竟然抱死了。
应该是设计不合格,重新检查,更改设计数据,重新製作零件,然后测试,再修改,重复+重复……
经过一番折腾,足足三天的时间,第一台启动机终於成功了。
轻轻一按按钮,三蹦子“哧哧”几声之后,接著就“嗵嗵嗵”的响了起来。阎解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终於成功了,感觉这个比发动机还要难啊。
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无数个,几天时间,轧钢厂里的所用的三蹦子全部变成了电启动。
当然,有电瓶等有配套的发电机给电瓶充电,要不然启动几次就没电了。
这个简单,小型发电机而已,许多的自行车上都有配置,因此隨便就可以造几个安排到三蹦子上,一边行驶一边给电瓶充电,可以保证电瓶一直有电,隨时可以重新启动,完美。
阎解成这边解决了电启动的问题,部里那边也反馈来了三蹦子的信息:老毛子没有看上!
虽然老毛子没有看上,但咱国內的市场也是很大的,许多的工程要是有了这个,那得省出多少人工来?
第二天,十四辆三蹦子被退回了轧钢厂。阎解成接著给安装上了电启动,这样就更加与国际接轨了。
现在一切都是计划经济,因此三蹦子虽然被退回来了,但上级还是决定在轧钢厂设一个製作车间,先下一千辆的计划,然后看看给工程部门试试效果。
阎解成虽然觉得这三蹦子给工程队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自己的初心是为了创匯,为国家减负啊!
得想个办法,让老毛子觉得这东西不错。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得让老毛子那边接触到这东西,然后使用起来才能知道货好,而不是凭著几个官老爷往那里一站,这东西不行,不符合我老大哥的身份,不要!
阎解成把自己的初心和计划详细的写了一个报告,然后交给了杨厂长,他相信杨厂长会知道怎么做。至於剩下的事就与自己无关了。
既然上级下了计划,那轧钢厂就得干,研究中心摇身一变,成了汽车厂。
阎解成把整个汽车车间划分为了好几个工段:发动机工段,车架工段,车身工段,总装工段,喷涂工段。
然后整个车间实行標准化管理:所有的零件必须做到通用,同样的零件可以隨便互换!製作出来的车体要一样大小,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
这样等以后汽车厂扩大规模的时候,每个工段都可以成为一个车间,甚至成为一个分厂。当然,这都是远景规划。
除了车间自用的那些三蹦子,新生產出来的全车喷涂蓝色油漆,另外阎解成还设计了一个大大的苏式五星標誌,喷到了车身的两边,再写上五星两个字。
这就是自己的品牌了,五星三蹦子!不对,应该叫五星汽车!
虽然没有那个资质,但现在管理不严,也没有人去查营业执照,就这么干!
杨厂长果然没有令阎解成失望,很快就带来了上级的指示,两种三轮每种十辆,做为添头送给老毛子大哥,隨下一趟的火车运往老毛子!
由於要还老毛子的债务,因此每天都有火车驶往东北,而这二十辆三蹦子也被当天就运往了老毛子。
白送的东西还能不要?老毛子也没有囂张到那种地步。听到不要钱,收货的老毛子痛快的收下了,至於给谁用,那他说了就不算了,反正不会扔仓库里落灰,目前老毛子也是到处搞建设的。
果然不出所料,二十辆三蹦子一下车,蓝色的车身配上经典的五星,让附近的老毛子眼睛一亮,这东西不错!试试!
於是,在货场的空地上,几辆三蹦子很快就被老毛子研究透了,然后开始在空地上来迴转圈。先是空车转圈,接著就是装货转圈,一番折腾下来,老毛子发现这三踹子竟然很皮实,这就很符合自己的审美了。
两种三蹦子都是非常实用的。虽然大卡车拉的多,但受限制的地方也多啊,太狭窄了不行,路况不好不行,但这三蹦子可以啊,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而且提高了效率。
想想看,满满一车混凝土,到了目的地,一拉操纵杆,哗的倒下,接著空车走人,如果是人工推,那得推多少趟才抵这一趟?而且那速度也慢,还累人!
好看,好用,必须得用啊,马上多向中国要一些来。
报告被一层层的打到了老毛子上级那里,然后上级一听,还有这神器?那必须大量採购,反正不用钱,用债务抵扣唄!
很快,老毛子就下达了需要一千辆三蹦子的计划,限期一个月內完成,但中方的谈判代表却拒绝了,告诉他们,我们因为技术落后,產能低下,无法完成。
我们纯手工打造,每天也就生產十辆左右,一个月只能產三百辆,根本生產不出一千辆。
老毛子一听,那不行,国內等著用这批三蹦子呢。以前没有这东西,谁也没有意见,人工就人工,现在一听有了这东西,马上就不干了,凭什么机器可以乾的活让我来干?我不干!
调机器来!否则就找工会要个说法!这是虐待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