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龟右羡慕极了。
坐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
看著窗外汉东省沃野千里的大平原。
渡边龟右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祖国。
岛屿眾多、地域狭长、四面环海、灾害频发、资源贫瘠……
如此恶劣的地理条件,就註定了樱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无论怎么发展,也顶多成为一个富裕发达的中等国家。
因为狭小的国土面积,还自然灾害频发,人口都养活不了太多。
人口不多,意味著人才供应和內需消费都十分有限,国民经济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强。
而本土粮食產量有限、矿產资源贫瘠,又导致他们的粮食、能源、矿產等也都严重依赖进口。
也正因为先天条件与资源稟赋,导致他们无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所以从古至今,他们多次出兵发起侵略战爭,妄图侵占土地广袤、资源丰饶的龙国。
只可惜……
龙国积贫积弱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得偿所愿。
如今独立自主、迅猛发展的龙国,就更不可能打败了。
一想到这儿,渡边龟右突然觉得暗杀赵瑞龙,是一个可笑的偽命题。
泱泱龙国十几亿人!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鯽!
对持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龙国来说,国民受教育程度会越来越高,各类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估计將来每年仅仅只是大学本科毕业生,都能有上千万之巨,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如此人才济济,哪怕天才出现的机率是万分之一,意味著龙国每年有上千个天才。
所以干掉赵瑞龙,就能遏制龙国的快速崛起吗?
显然不能!
惠龙集团不仅有著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而且基本已经完成了投资布局。
有没有他赵瑞龙,都不影响集团的正常运转,甚至没有他二姐赵小惠也一样。
最近赵瑞龙不就在米国访问吗?
他二姐赵小惠生完二胎后,也在家住月子。
两人都不能天天上下班,也丝毫没影响惠龙集团的高效运转。
退一万步说,就算惠龙集团不在了。
赵瑞龙投资的眾多项目,难道龙国就不推进下去吗?
高铁、大飞机、新能源、特高压、医疗设备……
大量的项目,赵瑞龙都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接下来顺著他的方向走下去就行。
正如脚下的燕沪高铁,一期今天都正式开通运营了,二期也早就火热开工建设。
难道他赵瑞龙突然暴毙死了,龙国就会停止建设二期工程甚至其他高铁项目?
通过燕沪高铁一期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筹备运营,龙国有关企业单位已经积累了技术经验,接下来就是不断精益求精,提升国產化率。
大规模发展高铁,已经列入了龙国未来十年战略规划,早已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国工程。
不会因为谁死了,就要停止发展。
就像已经正式全面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难道挖隧道架桥樑时,发生了安全事故,出现了人员伤亡,工程就不建设吗?
当然不会!
十多亿人的龙国,哪天不死人?
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去世,丝毫不影响大国崛起的脚步。
现在的龙国,人口结构还很年轻化,距离老龄化还早。
任何人去世,都不会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前进。
任何岗位一旦有空缺,都有人能迅速接替。
哪怕能力差了许多,但也足以確保运转流畅。
那么……
还要不要劳心费神,计划暗杀赵瑞龙呢?
干掉他,或许是能让龙国的发展崛起速度慢一些。
但又有什么用呢?就真能有利於樱吗?
人家米国人都正忙著跟龙国增进互信,要加强经贸合作、增加人文交流。
干掉赵瑞龙,既不会耽误龙国的崛起,也无法挽救樱持续低迷的经济。
要是被查出来了,反而会惹来无数的麻烦。
现在是和平年代,又不是战爭时期。
倘若自己用阴暗手段,干掉龙国的重要人物。
难道龙国人就不会以牙还牙?
无数的樱企业,还指望著在龙国赚钱谋利。
万一自己干掉赵瑞龙,引发严重的外交爭端,激起了亿万龙国人的仇恨情绪。
到时候他们疯狂抵制樱企业,打砸樱製造的汽车、家电等產品。
这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渡边龟右看著窗外飞驰而过的工业区,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改变计划。
“渡边先生,你真猜对了!”
凯特·彼尔曼满脸笑意的突然喊道。
等渡边龟右扭头看过来,他立马亮出自己的手机屏幕。
“你看,3g信號,满格!”
“我都不用试,绝对能轻鬆打开网页或者qq聊天。”
渡边龟右尷尬而不失礼貌的微微一笑。
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尼玛有什么好惊讶的?
龙国的铁路总署、汉东省和天海市,以及惠龙集团。
都能拿出三百多亿建高铁,难道还没钱在沿线建几十座通信基站?
况且东部沿海地区,本身就经济相对发达富裕,沿线的各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完善。
加上惠龙集团本身就有通信业务,很早以前就和龙兴通讯、华伟通信合作,一起研製手机和通信设备。
燕沪高铁一期工程,又是惠龙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他们又岂能想不到在沿线多建基站,满足旅客们的通信需求?
不过转念一想,曾去过英伦国的渡边龟右,又能理解凯特·彼尔曼。
在很多人眼里,英伦是老牌资本主义帝国,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公认的发达国家。
但其实高度资本化、市场化的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极为落后。
比如始建於很多年的铁路,运营至今就根本没怎么升级。
连火车都经常无法做到准点运行,哪能指望全程手机有信號?
而手机没信號,旅客们想要打发无聊时间,自然也就只能读书看报。
其他国家的人,还以为英伦人是特別爱读书学习,殊不知完全是被逼无奈。
所以凯特·彼尔曼试乘体验龙国的高铁,很关注运行途中,手机有没有信號,渡边龟右也能理解。
毕竟在老牌资本主义帝国,私营的铁路和地铁公司,一心只想多赚钱,哪儿会在乎旅客们的旅行体验?
旅客在搭乘火车或地铁出行的时候,手机能不能有信號,那是通信运营商的事,跟他们又有什么关係?
也就只有在什么都要以人为本、以发展大局为重的社会主义龙国,国营企业们才会不计成本的满足人民需求。
而看到渡边龟右只是淡淡一笑,凯特·彼尔曼有些诧异的问道:
“渡边先生,你不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吗?”
“他们居然能让350公里时速飞驰的高铁列车上,手机也能信號满格!”
渡边龟右訕笑道:“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龙国的电子信息產业,本身就发展比较迅猛,第四代通信技术都已经在研製了,第三代通信技术自然已经十分成熟。”
“所以他们在技术层面上,显然有足够的能力,让飞驰的高铁列车上,手机也能有3g信號,至於资金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
“三百多亿的高铁都钱建好了,在沿线建几十座通信基站,既能满足出行的旅客,也服务沿线地区民眾,这对他们来说显然亏本也划算!”
“就像他们持续不断的提升农村地区的基建水平,哪怕特別偏远落后的农村,亏本也要修公路、架电线、兴修水利设施、提升农村医疗教育!”
凯特·彼尔曼合上自己的3g翻盖手机,嘆息了一声。
“在惠及普通民眾方面,咱们不得不佩服他们是真捨得钱。”
“在咱们资本主义国家,私营企业显然是不会做任何亏本的事情。”
“假如咱们也要建一条高铁,通信运营商一定要拿到政府补贴,才有可能建基站。”
渡边龟右目光看向前方,苦涩一笑。
“绝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註定只有利於资本和权贵。”
“要想惠及普通民眾,还是需要適当的行政干预。”
“否则唯利是图的资本和权贵,哪会管民眾死活?”
高铁列车一路飞驰。
靠近车头的商务座车厢內。
等记者们採访完离去后,邹院长暗暗鬆了一口气。
临近换届退休,他越发感觉自己老了。
以前每天都精神抖擞,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哪怕一天三场会,中途还有一些会见,晚上回家都还有精力就加班。
可眼瞅著十一月,就要换届退休,整个人就像没那么多精气神了。
拿起保温杯,小口小口的喝了会儿热茶,总算没那么口乾舌燥了。
坐在同一排,另一张商务座上的向宇亮,一直注视著邹院长的一举一动。
他早就看出邹院长,基本已经提前就进入退休状態。
今天的开通仪式上,邹院长就寥寥讲了几句话,便宣布开通。
刚才多家官媒採访,邹院长也寡言少语,让自己和赵立春多回答问题。
目光微微向上。
向宇亮忽然发现,邹院长竟然有不少白髮。
他当然不相信,是专职理髮师忘了给邹院长全部染黑,以便显得年轻一些。
他更愿意相信,是邹院长自己要求的,快退休了,没必要打理得那么仔细。
而且故意露出一些白髮,也能让其他人觉得,邹院长都是快退休的老人了,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收回视线,目视前方。
向宇亮想起了五年前,邹院长刚刚当选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满头黑髮,非常的精神抖擞。
短短五年,竟然就肉眼可见的年迈衰老。
至於原因……
向宇亮当然心里清楚。
院长实在是不好当啊!
尤其是邹院长上任之时困难不少。
外有金融风暴,內有灾害频发。
偌大的龙国要发展、十几亿人要吃饭,教育、国防、民生、基建等等样样都要钱。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邹院长日夜操劳、鞠躬尽瘁。
他是人,又不是神。
如此殫精竭虑,又怎么可能不加速衰老?
好在这五年里,龙国克服了重重困难,国力蒸蒸日上。
如今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高铁,邹院长的开心释怀,真是溢於言表。
“宇亮!”
邹院长忽然喊了一声。
向宇亮连忙回应並侧身挺腰,一手拿笔一手拿本子。
一副洗耳恭听,隨时记笔记的模样。
邹院长扭头瞥了一眼后,摆手轻笑道:
“我隨便说几句閒话,你不用记。”
“好的!”
向宇亮收起笔和本子后,迅速看了一眼坐在邹院长后面的赵立春。
赵立春也默默收起了笔记本和原子笔。
“不久前,我去了一趟京州铺镇车辆厂,在立春同志的陪同下,观摩了高铁列车的生產製造,也了解的国產高铁的研发情况。”
“今天往这儿一坐,我更是亲自感受到了高铁列车运行时的安静、平稳和舒適,越发觉得咱们龙国是真应该大力发展高铁!”
“她能带动大量的行业发展进步,能极大方便咱们民眾出行,咱们一定要把高铁打造成咱们『龙国製造』的一张名片!”
向宇亮连连点头。
“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完成战略规划,將我国打造高铁强国!”
“將来不仅不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咱们反而能向国外输出咱们龙国標准的高铁技术!”
作为天海的一把手。
向宇亮当然知道,发展高铁的重要性。
当年他刚上任天海,就提出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口號。
在人口稠密、土地寸土寸金的天海,本身也必须大力发展地铁,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否则隨著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有限,不趁早规划建设多条地铁线路,城区必然会堵成一锅粥。
而除了建地铁缓解城区出行难的问题外,向宇亮还很早就意识到,要搞城际客运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繫。
在他的设想里,是用时速250公里以內的动车组,满足站间距在一百公里左右的城际客运需求。
然后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满足站间距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大城市之间客运需求。
也正因为他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构想,所以当赵立春父子俩提出兴建燕沪高铁之时,他才毫不犹豫的大力支持。
“可惜啊!”
邹院长忽然嘆息了一声。
“可惜当初魄力不够大,燕沪高铁只建了天海到京州这一段!”
“要是当时就痛下决心全线开工建设,那么现在咱们就可以体验,不到五个小时从天海直达燕京,是什么样的感觉!”
“而今年的春运,天海和燕京之间多了一条超级运输大动脉,沿线无数渴望回家的游子,也不至於一票难求,无法回家!”
向宇亮和赵立春默默相视一眼。
邹院长临近退休,真是彻底放飞自我了,什么话都敢说。
要不是碍於情面,向宇亮都忍不住想发两句牢骚。
想抱怨燕沪高铁项目是多么的不容易。
规划论证了那么多年,年年说要开工,年年都推迟。
要不是两年前天海市和汉东省足够坚持,也真能融资凑到钱。
燕沪高铁別说全线开工建设,现在天海和京州之间都不一定能建成运营。
如今一期顺利建成投入运营,二期也顺利开工建设,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这时候,急於表现的柳志恆,主动开口接话。
“铁路总署今年准备加开更多的临客列车,让老百姓能归乡团圆!”
“针对外出务工人群眾多的几座大城市,咱们还打算提前开行多趟民工专列。”
邹院长扭身回头,看向坐在第三排的柳志恆。
“铁路不仅要想办法保春运,还要保冬季电煤供应!”
“別老百姓好不容易回家团圆了,结果却被拉闸限电,只能摸黑过年!”
柳志恆连忙道:“您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確保老百姓既能回家过年,也能在家过好年!”
邹院长略略点头后,目光看向身后的赵立春。
“十一月还没到,汉东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经济任务。”
“我看今年gdp总量超过东广省,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赵立春微笑道:“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咱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继续努力!”
“努力是应该努力,不过汉东现在的gdp,西部几个省加一起都比不上!”
邹院长感慨之余,用开玩笑似的语气笑道:
“你是有发展眼光,也是敢想敢干的,这些年成绩更是有目共睹。”
“我很想让你儘快到更加重要的岗位,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怕你捨不得离开汉东!”
赵立春当即表態:“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向宇亮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赵立春。
他当然是希望,赵立春能从汉东调任天海。
这样赵立春不仅升了半级,还没有远离苦心经营多年的汉东。
到了天海后,也能更好的统筹协调两地共同发展,让两地更加富裕。
只可惜……
汉东和天海都已经发展很不错。
面积辽阔、资源富饶的西域,迫切需要发展起来。
所以就连向宇亮都觉得,赵立春比余镇雄更合適。
“不知道赵瑞龙那小子访问归来,得知他爸要从汉东调往西域,会是什么反应?”
“从富庶的汉东,前往偏远的西域,这是小子该不会觉得他爸这是被明升暗降,发配边疆吧?”
“但愿他能明白,这既是组织对他爸意志与能力的高度信任,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挑起这份重担!!”
高铁飞驰,很快抵达终点站京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