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王命急宣
清晨未至,王都尚笼在灰蓝夜色中。
晨钟尚未敲响,王城高塔上那盏不熄的守夜灯火,映照著城中数处悄然亮起的工坊灯光。
王国军事学院后门一带,铁蹄声骤然响起,打破静寂。数十匹披鞍老马在牵引下穿行进院,马匹乾瘦却步伐利落,马背上捆著厚重的木箱与麻布包裹。
院门內火把高举,数名教官披甲而立,迎著马队进场,脸上皆无倦意,唯有凝重。
卢道夫院长已等在石阶下。
他披著灰蓝袍服,头髮半白,身形却依旧笔直,手中握著一份刚刚抵达的王命文书,文书下角处印著漆黑王璽,尚未乾透的蜡跡正微微反光,
他没有多言,只將文书递给旁边的副院长,沉声吩咐:
“把人全唤醒。”
副院长一震:“现在?晨钟都还没响一一“军令不等钟响。”卢道夫低语,目光沉静。
“从今日起,王国军事学院不再只是教育机构,而是兵源训练营,是军官预备所。”
“晨练延长半个小时,午课前取消两项理论,新增野外战术演练与实操对抗,配合王命改革,
开设『战时速成班”。速成生按照十人一组、十组一营整编。课程以三月为期,三月后即刻分派至各军团任职。
“教官全数出动。部分旧教材收回,新章程即刻印发。骑术、战阵、识图、应急调配、指令下达与传令流程全部列入强训重点。谁敢懈怠,谁担责。”
副院长喉头滚动一下,低头应诺。
卢道夫却不止步,又回身向后召来另一位教官:
“王国將新设『骑士学院”,招收平民子弟,不限出身,不收学费,三日內在王都大街设立招生点,由你亲自负责初批筛选。”
那教官愣了愣:“院长—真要放开至此?这、这不是乱了祖制吗?若那些市井少年得了骑士名號”
“如果他们能在战场上挡住一头冲阵的兽人,那他们比任何一位佩戴银徽的贵族都更配骑士的头衔。”
卢道夫语调平稳,却句句果决。
“王命既下,我们要给王国的几十万大军,炼出能打硬仗的骨干与利刃。”
“从今日起,军事学院將不再以学期为周期,而以战期为准。”
他说罢,转身走入主楼,留下一句:
“所有的墨水,终究都要落在血与铁铺就的纸上。”
与此同时,王都另一隅。
王国军械工坊,灯火长明。
这是王都最嘈杂的一片街区。
长年累月锤击声不断,空气中永远瀰漫著铁屑与碳灰味。
但今日不同。
平日半夜就打烊的工坊,此刻仍有灯火未熄。
中央锻炉早已重启,炽热炉膛像一只巨兽在咆哮,数十名赤膊工匠轮班不休,挥锤起落,火星四溅。
入夜后送来的军械草单,被贴满整面墙。
“重步兵胸甲五千副、轻骑士甲三千、副件加倍、配套肘护、颈环、护膝全部按战损补足率两成加造。”
“长矛一万杆,战斧三千,骑枪两千,短剑统一更换標准型號“
“箭矢?天,谁给我画出了十万支的数量!你要不要自己去林子砍木头?”
铁匠头目一边怒吼,一边將新鲜出炉的护脛扔进水桶,蒸汽腾起,遮住他早已通红的眼。
“库房钢料还有多少?”他回头问。
“八百六十桶,精炼料只剩下三百整桶,七成质量未达骑士甲標准。”帐房负责人回吼道。
“都给我用上!不够的去回收旧甲拆料,明日开炉,白天炼胚,夜里成型。”
他骂完,又转头去看那几名刚送来的少年学徒:“你们几个,再敢偷懒,就让你们去洗马既!
那少年眼都红了,却只敢咬牙点头。
这一夜,军械坊內火光不灭,锤响如雷。
这是战爭前的迴响,是整座王国被撬动的第一声链响。
而就在清晨破晓之时,王都东南的市集边界,已经有人在低声议论。
“你听说了吗?王国军事学院要扩招平民学生了,连学费都免了。”
“我表哥前两天还被招去修重车棚,说王国要打仗,要打很大的仗———“
“哈,还用你说?昨天我们街上那位酒鬼铁匠都被召去铸矛了!听说五千副武器的订单就压在他们那座铁匠铺!
“真的假的?这么大规模———
“我告诉你一一这是大战要来了。”
“你们以为维尔顿那边打完就没事了?现在听说那些野兽还有好多个什么族,还分什么狼牙、
火斧谁知道王国还能不能顶住。”
“我就怕这仗一打就是十年八年,到时候咱们这些平民就惨咯。”
“嘘,小声点,城卫军近来耳朵都灵得很。”
民声沸沸,传言四起。
而这仅是开始。
王都西翼,白塔林立之地,贵族议会仍在沉眠。
而一场不眠的密议,却已悄然在某座私人议厅中展开。
橡木长桌之上,烛火摇曳,映出几张贵族面孔一一都是熟面孔,在王国贵族名册上皆名列前茅,或执掌一地,或手握重兵。
““—-国王疯了吗?竟然真要动那笔『世袭勋爵”的財政补贴,重新划定军税。”
开口之人是赫里斯,东境边睡的老侯爵,家族世代把持矿山开採权,如今却脸色铁青。
“他可不止是要划定徵税。”另一人冷笑,“我收到的密报中写得清清楚楚:三日內,王都將颁布『战时调配令”,不但加税,还要『优先徵调各地贵族所辖私兵』,优先两个字你们明白吗?”
“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一只要军务厅认定你的私兵在战备序列中最合適,就能直接调走,调走之后,你別指望还能派回去守你的城堡、你的领地。”
桌旁顿时低语声四起。
“我们养了这些兵,是为了保护自家地盘的一一不是为了给他打这跟无底洞一样的仗!”
“就算是战爭,也得有规矩,不能这般拔我根骨。”
“话说回来,这王命是不是太急了点?连贵族议会都没表决便”
“你想在这种时候跟他说『议会程序”?別傻了。”
赫里斯怒哼一声:“他以为自己是塞尔维安帝国的查理大帝吗?要全民皆兵?”
“诸位。”
一位穿灰袍的瘦削老者淡声出言。
他是艾利斯,原王国军政大臣,虽爵位不高,但在贵族圈也极具影响力。
“你们都在议论军税、兵权,甚至王命是否正当。但有没有想过,国王敢如此强行推行新令,
背后倚仗的是什么?”
眾人皆一证。
艾利斯手指轻叩桌面,语气平淡,却透著一丝冰冷的锋意:
“他手里握著什么?一一王国七大军团,近二十万大军。”
“而那七个军团的军团长——·没有一个是我们的人。”
沉默瞬时降临。
的確,七大军团是由王都亲自指定、由国王最信任之人全权整编的军队。
其核心力量並非由各地贵族出资组建,而是以王命招募的士兵为主,忠诚度极高。
更关键的是,这些军团的统帅大多並非因贵族爵位而受封,而是凭藉战功一步步晋升,皆对国王忠心不二。
这意味著一一老牌贵族们对这支新军团,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
艾利斯放低声音:
“所以,从此刻起,你们要討论的,不是军税,不是是否增兵,而是一一王国未来的军事中枢,是否还需要贵族来控制。”
一言落地,满座尽静。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军队若尽归国王掌控,贵族便失兵,失兵即失权。
哪怕王国未败於兽人,这一局,贵族们也將是输家。
“.—我们必须在扩军方案中保有话语权。”
“不能让那些底层平民、速成骑士填满军团,把我们排除在外。”
“那怎么办?正面抗令?这不是找死?”
“抗不了一一但可以改动。”
“怎么改?”
“从兵源入手。”艾利斯淡声答道。
“我们提出由贵族自募之兵优先编入新军团,以『熟练度高、纪律成型”为由,要求王都接纳並授编,藉此在每一支军团中安插指挥、辅佐之职。”
“你想搞旧式封臣骑士回流?
2
“不一一我是说以王命为引,以私兵为躯壳,挤入他们的军制核心。”
“如果不能阻止王命,那就想办法参与王命。”
贵族圈层中暗流涌动的同时,另一场更为明朗而直接的协商,也在王都的另一端悄然展开。
王都东城,王国军务厅內。
一张地图平铺桌面,其上以硃笔標明七大军团的驻防、缺员与扩编目標。
会议由军务大臣亲自主持,他居中而坐,左右则列席多名枢密要员,连財政大臣也赫然在列,
显然这场会议不仅关乎兵员调整,更牵动著整个王国的財政命脉。
而在长桌左右两翼,分別就座的则是目前驻扎在王都的四位军团长:第一军团、第五军团、第六军团与第七军团的现任统帅。
甲胃之下各自气质迥异,有人神色冷峻如霜,有人静默如岩,皆是手握重兵、久经战事之人。
其余三位军团长因正驻守边境或仍在战线上调遣军务,未能亲赴王都,席位空置,
“诸位。”军务大臣起身,环视四方。
“根据国王陛下指令,原定七大军团编制25万人,现可扩编至30万人。请各位军团长协商如何分配这新增的五万人兵额。”
他目光转向右侧的第一军团军团长一一那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將,身著纯白军袍,原禁卫军团的军团长,是国王最为信赖的亲信之一。
“我们第一军团原属王都禁卫编制,职责在於拱卫王都,从未参与前线主战。如今已有三万兵力,足以承担护都之责,实无再行扩编之必要。”
此话一出,军务大臣点了点头,隨后望向第五军团的军团长艾格尼斯。
后者神情不变,只沉声道:
“第五军团位於北境,补给尚稳,但冬季来临,道路將阻,若再增编一万人,既可缓解轮换压力,又可预备不时之需。”
“准。”军务大臣点头,写下一行字。
再看向左侧:“第六军团,奥斯本阁下?”
这位曾在维尔顿浴血奋战的悍將略一沉吟,答道:
“第六军团原定编制为两万人,现实际兵力仅万余,主力仍为自维尔顿撤下的南境残军旧部,
却被列为將来的反攻部队之一。我请求將编制扩至四万人,以確保具备足够的突击力与预备队。””
“理由充分,准。”
最后目光落到莱昂。
“第七军团现有兵力近万人,大多是在王都及周边各地招募的新兵,且军官缺口极大。”
“我请求一一扩编至四万人。”
一旁的奥斯本也沉声补充道:“第七军团同样为新设,兵员训练尚浅,但我看过西境的战报—若真要在新军中培养一支可独立作战的骨干,莱昂阁下的部队,是最適合的。”
军务大臣缓缓点头:“第七军团所部为王都直辖的预备军团,任务尚未明確,但战力必须隨时可动。扩编四万可批。”
“所以目前倾向是,第六军团与第七军团各增两万人,第五军团增一万人。第一军团拱卫王都,维持三万人足矣;第二军团与第三军团原定五万人不动;第四军团镇守东境,地形险要、要塞眾多,无需再增,维持四万人。”
“即为:3、5、5、4、5、4、4——正好三十万人。”
財政大臣在旁咳了一声:“这意味著新增五万人份战备、军与后勤保障—短期內可通过国库暂时支撑,但若战爭持续超过两季,將需增税。”
“该增。”奥斯本不假思索,“王国到了这一步,钱就是刀口的肉。”
財政大臣略一迟疑,却低声道:“我会想办法的。”
军务大臣沉吟片刻,最终起身:
“既然诸位无异议,便按此方案上呈陛下。诸军团即日起调整预备营地、配发標准、训练日程。三十万军力,必须在两月內完成编制的初步整合。”
他声音陡然一沉,目光扫过眾人:“一一这是王命。”
无人再言语。
眾人纷纷起身,在火光照耀下默然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