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遇雕
那只大鸟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至极。
全身羽毛疏疏落落,毛色焦黄,甚是骯脏。
正是老熟鸟,神鵰。
方鸿赶到的时候,普斯曲蛇已经与世长辞了。
它的肉体正在被神鵰挑大快朵颐。
听到有人靠近,它歪著脑袋瞧了一瞧,黑漆漆的眼珠中射出凌厉的光。
凝视了一会儿,神鵰似乎是认出了方鸿。
它记得这人是玩伴陆无双的朋友,也就放下了戒心,继续快活地吃了起来。
方鸿低下头,看著草丛中那普斯曲蛇的首级。
那微微张开的蛇嘴,在神经的牵动下,还在一张一合,仿佛在诉说自己对命运的不甘。
方鸿明白它的不甘,他却比菩斯曲蛇更加的不甘。
这可是老子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宝蛇啊!
我还没有享用,就给这傻鸟给吃了,真是造孽呀!
普斯曲蛇的蛇胆,能够增强內力。
这傻鸟吃了我宝蛇的蛇胆,我立即取它性命,喝乾它的血,蛇胆效力仍在,或许更佳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方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神鵰终日在林间捕食,时时刻刻面对廝杀,对杀气极为敏感。
方鸿心中刚露出一丝杀意,它便立刻有所察觉。
只见它缓缓抬起头,停止了进食,转而死死地盯著方鸿。
黑黝黝的眼珠眯成了一条缝,身上的羽毛根根直立,蓄势待发。
方鸿同样直直地回望著神鵰。
双眼微眯,与它针锋相对,双手紧握成拳,身上的气势越攀越高。
一人一鸟,对峙而立。
一个踏步,一个抬。
二者都是缓步而行,越走越近。
当二者相距不足三尺时,神鵰突然瞪大了眼睛。
发出一声清脆而尖锐的鸣叫,双翅猛地挥动。
剎那间,飞沙走石,一股千钧之力扑面而来。
方鸿反应极快,侧身一闪,避开了这凌厉一击。
他人在空中还未落地,便毫不犹豫地拍出一记白虹掌力。
这门功夫是逍遥派的绝学,曲折如意,变化无常。
就算是武学大家,面对此招也是难防、难挡,更何况是一只扁毛畜生。
它只见方鸿凌空劈出一掌,却不知为何,一股力道从旁处击中了它的翅膀。
神鵰的身躯如钢筋铁骨一般,比之寻常的横练高手还要厉害不少。
方鸿这一掌虽然击中,它却仅仅只是微微一痛,並未受到实质性损伤。
这大鸟平日在林间称王称霸,挥翅舞爪,便可毙虎杀熊。
除了那只已经死了的怪蟒之外,几乎毫无对手可言。
方鸿一招得手,登时激起了它的战心。
神鵰咯咯直叫,挥动翅膀,再来麋战。
双翅齐至,势道威猛,攻守趋避之间,隱隱有武学家数。
“不愧是独孤求败的陪练,果然有两下子。”方鸿双掌连挥,口中赞道。
神鵰仿佛听懂了一般,咕咕回应了一声,仿佛在说:“你也不差。”
又斗了一阵子,方鸿深知神鵰双翅力大无穷。
它的嘴喙、利爪,犹如神兵利器。
扑击、抓捕、拍打,每一招都威力惊人。
方鸿心知不可托大,当即右手一按剑柄,呛啷一声,君子剑应声出鞘。
长剑斜斜一指,正是神鵰双翅空门所在。
当初,独孤求败隱居深谷,无聊之时便以神鵰为对手,使剑拆招打发时间。
神鵰对剑法极为熟知,一看方鸿这记剑招厉害,登时向旁一闪。
避开之后,它又踏步上前,双翅齐至,势道威猛。
神鵰力气实在太强,展翅扫来,疾风劲力便似数名高手的掌风併力齐施一般。
方鸿知道不可力敌,身子向右一侧,避开它的双翅。
神鵰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它禿头疾缩迅伸,弯弯的尖喙竟向他胸口啄来。
方鸿见状,暗暗一惊,这一招暗合了独孤九剑“料敌机先”的四字真诀。
当真让人意想不到。
它只是一只大鸟,当然不会什么独孤九剑。
想来是陪独孤求败练剑多了,有样学样,模仿而来。
方鸿不及多想,迅速横剑格挡。
鸟喙与君子剑剑身相撞,发出嗡嗡的声响。
方鸿借势向后退去,手臂传来一阵隱隱的酸麻。
“这死鸟不知吃了多少颗蛇胆,力气大得这般嚇人。”
方鸿不与它斗力,以独孤九剑的总纲为要诀,剑招浑成,乘隙而入,再与它斗到了一块儿。
一鸟,身影乍合乍分。
—个力无穷,双翅一挥之间,飞沙走,喙捉抓之时,切断玉。
一个身法灵巧,飘忽不定,长剑去处渺渺不知所踪。
就这样激战许久。
突然,神鵰向后猛地一跃,仰天长啼,两行泪水在眼眶中流出。
鸿看看剑上,中暗道:“我可没有伤到它,这傻鸟哭什么?”
转念一想,鸿恍然大悟。
“是了,我用的是独孤九剑,想来神鵰是看出来了。睹招思人,想起了它的主人独孤求败。”
方鸿虽然之前看它吃了自己的普斯曲蛇,心中大怒。
但冷静下来后,他也並非真的想要杀了神鵰饮血食肉。
神鵰仰天悲啼了好一阵子,才渐渐停歇。
换了一会,它昂头挺胸,又恢復了神采,转身大步而去。
走了两步,回头一看。
只见方鸿还呆呆地站在原地,对著地上的死蛇唉声嘆气。
它不满地咕了一声,甩了甩头,示意方鸿跟上。
“咦,怎么转了性?”方鸿不由得奇道。
上次他打算跟踪神鵰去找到剑冢,对方是极不乐意,没想到这次竟主动邀请。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方鸿当即就跟了上去,走到神鵰身边说:“可是你主动要带我去的哦。”
神鵰自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也不理会他。
自顾自地加快脚步,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在山石草丛之中疾如奔马。
以方鸿如今的轻功,跟上神鵰的步伐自然毫不费力。
行了里许,一人一鸟来到一座峭壁之前。
那峭壁便如一座极大的屏风,冲天而起。
离地约二十余丈处,”生著一块三四丈见方的大石,便似一个平台。
石上刻著“剑冢”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