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精神质变,神涂王家
    第263章 精神质变,神涂王家
    韩云将目光投向另一件自世界通道漩涡中落下的物品。
    那是一块约莫半人高的奇异晶体,通体呈现深邃的墨蓝色,外形如同一个放大的海胆。
    表面布满了无数长短不一的尖锐凸起,内部仿佛有液态的能量在缓缓流转,散发着幽幽的、令人心悸的光芒。
    【海胆水晶:出自《超能失控》世界,蕴含特殊宇宙辐射能量,可刺激生物脑域开发,觉醒并强化精神念力。】
    “超能失控的水晶?”韩云微微蹙眉,“能觉醒精神念力……对我而言,似乎有些鸡肋了。”
    他身负空王佛传承,心念之力已能初步映照现实,干涉物质,化虚为实。单纯的精神念力控物,对他目前的实力提升确实有限。
    不过,本着探索与研究的心态,韩云还是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冰凉的晶体表面。
    就在他指尖接触的刹那——
    “嗡——!”
    整块海胆水晶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刺目光芒!那光芒并非单纯的光线,而是浓郁到极致的、狂暴的精神能量辐射!
    这股能量如同决堤的洪流,顺着韩云的指尖,疯狂涌入他的体内,直冲识海!
    若是寻常人,哪怕是《超能失控》世界的主角,承受如此庞大的能量冲击,恐怕瞬间就会爆体而亡或者大脑受损。
    但韩云何许人也?
    其性命修为之雄厚,早已远超常人想象,更是凝结了道家金丹,金丹运转,生生不息,不断滋养壮大着他的精气神。
    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此刻的性命修为,究竟深厚到了何等地步,宛若无底的渊海。
    这股外来的精神能量洪流,在冲入他识海的瞬间,并未造成破坏,反而像是点燃了某个引信,彻底引爆了他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浩瀚无边的性功底蕴!
    “轰隆——!”
    韩云只感觉自己的大脑深处,仿佛有宇宙初开般的巨响轰鸣。
    他的意识在瞬间被拉伸、扩展,超越了肉体的桎梏,仿佛与整个内景空间连接在了一起。
    以他为中心,一股无形却磅礴浩瀚到极致的精神风暴,悍然爆发。
    不同于《超能失控》电影中安德鲁等人觉醒时的场面,也远超《吞噬星空》中罗峰觉醒时的景象。
    这一刻,韩云的精神念力觉醒,其规模与威势,堪称惊天动地。
    内景空间之内,风云变色!
    那被兔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示范农场”上空,原本平静的能量流瞬间狂暴,化作肉眼可见的、银白色的精神风暴漩涡。
    金脉琉璃菩提树剧烈摇曳,三品功德金莲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金光,紫竹林沙沙作响,散发出清心道韵,试图稳定这片空间。
    远处,那些由意念凝聚的山峦虚影在精神风暴的冲击下明灭不定,仿佛随时会崩塌。
    田地里,那些变异灵稻、丰产玉米、玉蔬等,若非有兔子提前布下的丰饶之力守护,恐怕早已被连根拔起,碾为齑粉。
    兔子吓得帽子上的谷穗都僵直了,嗖地一下躲到菩提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震惊。
    “亲!你搞啥咧?!咱的田!额的地啊!(ΩДΩ)”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韩云,双眸之中已不再是瞳孔,而是化作了两团旋转的、炽亮无比的银色星璇。
    他的身体缓缓悬浮而起,银色的精神力量如同实质的火焰,在他周身燃烧、奔腾。
    更令人惊骇的是,他感觉到自身的“性功”,那原本就已凝练如汞浆的精神力量,正在发生一种本质的跃迁。
    如果说,普通异人的性功是飘渺的“气体”,那么结成金丹后,韩云的性功便是沉重凝实的“液体”。
    而此刻,在这海胆水晶能量的刺激与他自身无尽底蕴的支撑下,他的性功正朝着更高层次迈进——“固体”!
    精神力,正在凝为实质!
    他的思维速度呈指数级暴涨,以往修行中许多晦暗不明的地方,此刻竟变得清晰明了,仿佛一层窗户纸被捅破。
    悟性,在这一刻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增幅。
    他甚至能“看”到自身精神的微观结构在重组、优化,脑域阔度被强行开拓,每一个脑细胞都在发出欢欣的嗡鸣,释放出潜藏的能量。
    而脑域阔度,从科学角度来讲,是指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沟回结构的发育程度,通常与智力、认知能力等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脑域阔度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种族之间,也是如此。
    可以说,脑域阔度是属于先天性的,决定着一个人的修行上限。
    “这水晶……竟有如此神效?开发脑域,提升脑域阔度!”韩云心中感叹。
    他心念微动,那磅礴如海、凝练如钢的精神念力随之响应。
    不需要任何咒语、任何手印,仅仅是一个念头。
    内景空间中,一座由纯粹精神念力凝聚而成的、高达百米的银色巨塔凭空出现,塔身上密密麻麻的符箓流转,散发着镇压一切的沉重威压。
    紧接着,巨塔又瞬间分解,化作亿万柄薄如蝉翼、锋利无匹的精神飞刃,如同银色鱼群在空中穿梭,切割空气发出“嗤嗤”声响。
    随后,飞刃再次聚合,变成一只遮天蔽日的银色巨掌,掌纹清晰可见,蕴含着捏碎山岳的恐怖力量。
    如果再配上空王佛传承,念动之间,物质随心而变。
    以往韩云运用大乘菩提心法,还要有一定时间的“前摇”和准备,需要显化金脉琉璃菩提树虚影。
    现在则完全不需要,两两相加,发挥出大于二的效果,可以说,现在的韩云已经有了近乎造物主般的手段。
    勉强可以和传说中的神通斡旋造化沾上边,斡旋造化乃无中生有,或能转换事物的本质之法,可以造化万物。又能颠覆原有的法则,重新定义新的法则。
    即便韩云是取了巧,借助了内景空间和空王佛传承。但佛本是道。佛道两家的很多神通,其实也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就比如开顷刻,头顶有千朵金,璎珞垂珠,络绎不绝,光芒万丈,此乃庆云护身之法。
    但佛家亦是常常有璎珞光相随身。
    又比如回天返日,可以洞察诸天,遍照阎浮世界,能知晓过去一切因果,无有障碍。
    佛家亦有天眼、他心、宿命等六神通。
    良久,那席卷内景空间的精神风暴才缓缓平息。
    韩云缓缓落地,眼中的银色星璇逐渐隐去,恢复清明。但他周身那股渊渟岳峙、精神圆满无漏的气息,却比之前强大了何止数倍?
    他轻轻握了握拳,感受着脑海中那浩瀚无边、如臂指使的实质化精神力,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没想到,一次看似鸡肋的接触,竟带来了如此惊喜。性功质变,脑域开拓,这海胆水晶,果然不凡。”
    他看向那块已经光芒黯淡、仿佛耗尽了大部分能量的海胆水晶,伸手将其摄取过来。
    “其中能量似乎消耗了大半,但核心结构仍在,或许可以尝试在内景空间中培育?或者研究其激发脑域的原理?”
    韩云心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
    这次的收获,远超预期。
    而且魂魂果实说到底也是在灵魂上做文章,一人之下世界的双全手或许也有借鉴作用。
    只是眼下都忙着高天原组织的事情,一时间顾不上曲彤,等事情结束后,也该将这个“毒瘤”铲除掉了。
    ——————
    一人之下世界,王家祖地。
    此时的王家,与往日的喧器鼎盛截然不同,处处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与冷清。
    重要的年轻子嗣,如王并等人,早已被王蔼秘密送去了隐蔽之处,只留下清一色的王家精英骨干,人数不多,但个个眼神精悍,炁息沉凝。
    他们沉默地聚集在祠堂前,气氛肃穆得如同结冰。
    王蔼拄着那根标志性的拐杖,浑浊的老眼扫过在场众人,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微微颔首。
    众人心领神会,默契地跟上他的脚步,一行人穿过层层庭院,向着王家祖地最深处走去。
    最终,他们停在一座孤零零矗立的灰黑色高塔前。
    塔身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风雨,墙体斑驳,爬满了暗绿色的苔藓,散发着一股陈旧、封闭而又隐隐透着森然的气息。
    塔门无声无息地滑开,露出内部幽深的黑暗。
    王蔼率先踏入,其余人鱼贯而入。
    塔内空间远比从外部看起来要宽阔。光线昏暗,只有无数香头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如同窥伺的鬼眼。
    只见塔内四壁,从底层直至视线难以企及的塔顶,层层迭迭、密密麻麻地悬挂、镶嵌、绘制着数不清的神佛画像!
    有宝相庄严的菩萨、怒目圆睁的金刚、仙风道骨的天尊、慈眉善目的罗汉……
    各方神祇,无论佛道,乃至一些民间俗神,应有尽有,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万神图”。
    这些画像绝非寻常庙宇中的呆板之作,每一幅都极为灵动,笔触鲜活,色彩饱满,神佛的眼眸更是被描绘得炯炯有神,仿佛下一刻就要从画中走出。
    然而,这份“灵动”在这塔中,却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悚然。
    每一幅画像前,都供奉着三炷纤细的立香,烟气袅袅不绝,一日未曾断绝,使得塔内空气混杂着檀香与一种更深沉的、类似陈旧纸张和香火沉淀物的味道。
    最令人心底发寒的是,所有这些神佛画像的眼睛,无论其原本神态是悲悯、是威严、是平和……
    那无数双栩栩如生的睛目,竟全都齐刷刷地、死死地“盯”着塔底中央!
    那里,并非供奉着任何神像,而是绘制着一幅巨大的、几乎覆盖了整个一层塔底的壁画。
    壁画色彩虽因岁月而略显沉黯,但保存之完好、笔触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画中场景,正是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证道前,降伏魔王波旬及其魔众的宏大场面。
    这赫然是一幅《降魔变》!
    画面中央,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身后有巨大的背光,放射出万道祥光,驱散黑暗。
    佛陀面容慈悲宁静,宝相庄严,右手垂膝作触地印,召请地神作证,以示其功德圆满,无人能撼动其成佛之决心。
    座下大地涌动,地神女神半身探出,合掌仰视,为佛作证。
    而与佛陀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围绕在金刚座周遭,那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的魔众!
    魔王波旬头戴宝冠,身披甲冑,却面目狰狞,骑乘着一头三首六牙的魔象,手持弓箭,正对着佛陀引弓欲射。
    其身后,是无数奇形怪状、青面獠牙的魔子魔孙。
    有的三头六臂,挥舞着刀剑叉棒;有的赤发碧眼,口喷毒焰;有的兽首人身,利爪森然;有的身如蟒蛇,缠绕突袭;更有妖艳魔女,搔首弄姿,试图以美色惑乱佛心。
    天空中,魔众如乌云压顶,张牙舞爪;地面上,魔怪似泥沼翻腾,前仆后继。
    壁画将魔众的“怒、恶、贪、嗔、痴、慢、疑”诸般丑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它们咆哮、嘶吼、冲击,魔气滔天,仿佛要撕裂画面,将这最后的净土吞噬。
    然而,所有魔众的凶猛攻势,在触及佛陀周身那圈祥和宁静的佛光时,便如冰雪遇阳,纷纷溃散、消融。
    佛陀的镇定与魔众的狂乱,佛光的纯净与魔气的污浊,在这方寸之间形成了惊心动魄的对比。
    整幅壁画气势磅礴,细节繁复,魔众虽众,虽恶,却丝毫无法动摇中央那尊沉默的佛陀分毫,反而衬托出佛法无边,邪不胜正的终极意境。
    王蔼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这幅《降魔变》,目光尤其在那些张牙舞爪、试图脱壁而出的魔众身上停留。
    他手中的拐杖轻轻顿地,在寂静的塔内发出沉闷的回响。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凝重:“这幅《降魔变》,并非寻常壁画,而是我王家千百年来,镇封之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