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章
    翌日, 明汐下班之后乘坐公交车,来到她在海港第一个熟悉的红星农贸批发市场。
    很遗憾,即便她找到了一家云南老板经营的特产批发店, 还是没找到米尔斯委托她找的那款酥糖。
    她询问这位云南老板, 在海港这边还有没有认识其他做特产生意的老乡。
    老板也是个热心人,给她推荐了两家店。
    趁着店没关门, 明汐一家一家赶了过去, 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夜里回到宿舍,时间已经很晚了。
    还在双洋培训的彩妮打来电话,明汐也刚洗完澡,坐在床发现自己的脚指头冒出两个水泡,一大一小两个水泡晶莹剔透又饱满鼓胀,居然还有两分可爱。
    她戳着水泡玩,彩妮听了她今天经历,不解的声音从手机里冒出来:
    “那个外国佬又不是你的客户,是丁晓的客户,你干嘛这么热心!他下次来中国就算到再来隆茂买衣服,你赚的也只是一点提成, 犯得着这么折腾自己吗?”
    彩妮说的也没错, 不过——
    “我不是为了赚提成。”明汐说。
    她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隆茂百汇的售货员。
    那是为什么呢?彩妮问。
    为了把事情做好吧。既然答应了别人, 她就想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事。这就是她当下的心态。
    如果用更高级的表达方式来讲,就是江流大道在论坛上写的那样:做人和开公司一样,都是有信誉值的。
    她以后要想成事, 就要做一个有信誉的人。只有她值得他人信任了,别人才会委托她办事。
    所以,她不是赚提成,是赚信任。
    不过, 她这一次尽力了,还是没能办成。那也没事,万事尽力就好。不过分为难自己,人才能往前看。
    找了三家云南人开的特产店,都没找到酥糖,第三天明汐决定把换好尺码的衬衫单独给米尔斯送去。这一次,她没有前往酒店房间,因为米尔斯已经不需要试穿。
    她把衬衫委托给酒店客服中心,并附上一张用英文写的便条。她解释了一句自己没能找到酥糖,所以只能单独把衬衫送过来。
    【非常抱歉,米尔斯先生。如果以后我找到了,会再邮寄给您。】
    今天,明汐休息。
    刚好彩妮培训了半个月,今天也终于能出来透气两天,之后她还得进去待两周,培训结束且考试通过才能正式上岗。
    双洋电器是大集团,彩妮这次参加培训不仅有津贴,还发了一大堆书回来。
    趁着这两天休息,彩妮出来的第一时间就约了德子和俊俊哥见个面。
    彩妮真的抱回来一大捆书,其中还有两本像厚厚砖块一样的双洋产品内部资料书。对着这些书,彩妮大吐苦水:“之前不好好读书,没想到工作了还是逃不了读书的苦……”
    小时候不好好读书,还只是挨一顿骂,现在她不能把双洋内部产品资料书背下来,不是挨骂,是被辞退。
    可是……这么厚的产品册!
    “考博士都不需要这么辛苦吧。”彩妮生无可恋地看着明汐说。
    正是因为读书的年纪没好好读书,现在看书的习惯和方法都不对……明汐自从知道读书的好处后,逐渐找到了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耐着性子,她教彩妮在看书过程如何罗列重点,如何更高效地记住东西——
    要边看边想,要区分轻重,最后学会筛选内容。
    死记硬背学当然痛苦,但掌握技巧就有意思了。
    彩妮本是松弛懒散的性格,父母这一次下岗加上工作环境的现实竞争,实实在在触动了上进心。也都不需要明汐监督,直接下了决心,势必要把双洋电器产品知识重点全记背下来。
    ……其实也不需要全部记下来。
    明汐翻了翻书,一番对比,已经找到了这些电器产品型号的规律。她把厚重的产品册放在膝盖上,拿着一根圆珠笔,帮彩妮把规律提列出来。
    彩妮也在看另一本书,翻了几页,忍不住扭过头,想要寻求好朋友的肯定。
    “明汐,我这样努力,你是不是都为我感到骄傲?”
    明汐像个面无表情监督小孩写作业的老母亲,一边圈重点一边平静说:“你爸之前说过,人这辈子吃多少饭是注定的,我认为看书也是。你以前没怎么好好看,现在多看点是应该的。”
    “……好吧。”
    彩妮眼睛微抬,想要反驳又想不出话,就愣乎乎看着明汐,一双清澈的眼睛干净得像完全没有被知识污染过一样。
    明汐突然想起有次在彩妮家吃饭,彩妮爸妈讨论彩妮智商到底随了谁,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随了小时候他们家养过的那条狗。彩妮小时候跟那条狗也最亲的。
    明汐边想边笑起来,掩饰又敷衍地表扬好友说:“骄傲骄傲呢。你快点继续看吧,等会德子俊俊过来见面吃饭,又少几个小时看了。”
    彩妮重重嗯了声,继续把自己投入到杀人诛心的文字里。
    这世上,比起赚到钱,更难是把自己变成能赚到钱的人。
    明汐要把自己变成会赚到钱的人,她希望彩妮也可以是。
    所以这段时间……她对彩妮稍稍严苛了一点!但也只有一点点,她已经和德子他们说好了:中午她请客,请他们吃肯德基!
    丁晓给了她一叠肯德基优惠劵,四四方方的一张像是传单的广告纸,上面罗列着汉堡琵琶翅土豆泥和可乐各种套餐组合的不同价格,然后可以像是邮票一样可以撕扯下来,原价十块五毛的汉堡用券购买,可以便宜五毛。
    这一叠“巨额”优惠券,是丁晓一个在肯德基打工的老乡给她的。不过丁晓认为这优惠券没有一点优惠意思,简直是一张打着优惠的广告单。
    几根薯条加半截玉米棒就要卖十块,抢钱吧!
    就算这个月丁晓业绩不错,也是几乎憎恨地把这张广告优惠单甩给其他同事。
    明汐想要,丁晓就全给她了。
    明汐是喜欢赚钱没错,但她对存钱的执念一般,更不会像丁晓这样抠着每分每角地算账过日子。小钱存着没意义,大钱又存不出来。
    彩妮对丁晓的偏见,就是在这里——
    丁晓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过于紧绷,和松弛随性的彩妮,完全是两种人。丁晓或许羡慕彩妮,彩妮却非常避着丁晓。
    明汐作为夹在两人中间的人,没有过度拉拢,感情本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和女女。
    彩妮忙着看书,就晚了半小时出发,德子和韩俊俊也赶着正午才过来,比起上一次见到充满干劲的样儿,这一次明显萎靡许多。
    德子尚且还有一点掩饰,韩俊俊是那种表情都写在脸上的人。两人这段时间都待在海港,能发生什么事,肯定是摆摊生意上的事。
    明汐想到了上次见面,德子说的两万块。如果是真的,德子两万,韩俊俊两万,两人这趟买卖可投了四万……
    那么大金额如果遇到麻烦,已经不是获利多少,而是回本的事。
    彩妮没发现两人低迷状态,明汐不好当下问出来,打算吃午饭的时候,寻找机会探探他们的生意到底怎么样。
    四人走在路上,彩妮双手拿着优惠单,一路只专注拼凑优惠套餐,数学都好了起来。结果到了肯德基店里,又胡乱点一通。
    计划永远赶不上彩妮的变化,明汐已经习惯,微笑耐心地等着。
    韩俊俊和德子点的都是量大管饱的套餐。
    明汐倒想尝一尝新品。
    四人寻了最里面一张小方桌坐下来,还没有等明汐问,德子自己把事情说了出来:“最近天气暖太快了,我们进的衣服有着不少外套,如果下周卖不掉,就要压明年了!”
    “哎哎哎,新闻那些科学家说什么全球变暖,谁能想到这个东西还能影响我们这些摆地摊……”
    德子絮絮叨叨,韩俊俊沉默寡言。
    每人两万的本,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小的数目,韩俊俊还好,自家给的。德子的钱还是刘信军那边借来的。
    明汐真的很怕……她对刘信军已经没有恶意,但有后遗症。
    “不能放明年吗?”彩妮小声问,有点犯愁。
    明汐开口:“放明年就过时了。”
    地摊的货走的就是流行款。
    彩妮也替他们担心,平时闹咧咧,一旦德子遇上事还是替他着急上了:“那怎么办,要不我动员培训班的同事都来买?还有明汐总能带几个客人的。”
    德子还在吊儿郎当:“行了,只要你们有这个心意,小爷我就心安了。”
    韩俊俊也朝着她们感激一笑,前面虽然沉默,后面说出来的话比德子稳妥:“没关系,也不需要太担心,我们再换几个市场走走看。之前我们都在徐江区,回头我们也来江汇这边转转。”
    “是啊!”彩妮连连点头,指着他们两人说,“这个办法好。”
    明汐想了想,突然冒出一个主意:“你们敢不敢把衣服分销到不同市场的店里售卖?”
    德子是一个灵活人,一下子明白了明汐意思。
    如果走分销,的确可以最快速度解决他和俊俊哥屯的货。
    “这样,我下午有时间,我去看看你们的货品。”明汐主动说。
    德子想起明汐说的,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商量也是好的——“……谢谢明总。”嬉皮笑脸里,带着两分感动。
    韩俊俊更是稳操胜券地看着明汐,那种感觉就像看待自己媳妇来帮自己。
    彩妮弱弱地看了眼明汐,商量说:“我能不能下午也去帮忙啊,我晚点回来再看书。”
    明汐摸了下鼻子,感觉自己最近可能真的太严厉了,舔了下唇上残留的番茄酱笑说:“我觉得做事也是学习,我们一起去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