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商都来信
    第139章 商都来信
    赵牧云还是头一次听到,他那个一向端庄有礼的嫡妻,声量拔得这般高。
    不知道府中是出了什么大事,值得她这般生气。
    心中一凛,大步前行。
    刚走进后院厅,就看到了一副母女对峙图。
    侯夫人姜氏胸口不停的起伏着,满面怒容。
    而他家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闺女,十分罕见的红了眼圈。
    本就圆润的包子脸,鼓得更厉害了!
    受了大委屈!
    “谁能告诉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刚还剑拔弩张的母女二人听到熟悉的声音,都齐齐转头看向门口。
    姜氏面色有些慌乱,很想切换到日常营业脸。
    转化得有些生硬。
    赵染之前和她娘争论了一会,还被刺了几句,心里确实有些委屈。
    看到亲爹,这委屈更上了一层楼。
    她带着哭腔道:“爹,您回来了!您快劝劝娘,我不喜欢商都,也不想嫁给什么少阳表哥!”
    “侯爷.”
    姜氏气急败坏,她这闺女真是半句话都藏不住。
    被她这么一闹腾,她还怎么替娘家大侄子美言几句。
    商都?
    少阳表哥?
    嫁人!
    三个关键词,狠狠的踩在了赵牧云的死穴上。
    他闺女虚岁才十五,嫁什么人!
    姜氏娘家也就是她祖父做国子监祭酒的时候,风光了十来年。
    岳父大人科举二十年才考了一个同进士,现在在商都书院做先生。
    两个舅兄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一个止步于举人,一个秀才还在科举中。
    两家的子侄们,至今貌似也没听说过有什么特别出色的。
    妥妥的一代不如一代人!
    再说。
    闺女的婚事不应该先与他这个当爹的商议完,再透露一些给她知道么?
    夫人直接和闺女提起这茬,打的是甚主意?
    赵牧云这人平时确实有些不拘小节和大大咧咧,但这也不代表他没有心眼子。
    粗一琢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对赵染挥了挥手让她下去,临走前还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小姑娘那双狭长的柳叶目弯了弯,又回到了明媚可爱样。
    嗯嗯,万事有爹给她做主,谁也不能把她远嫁了!
    赵染翻过年就要及笄了。
    对于嫁人,她还是有些期待的。
    她不喜欢离爹娘太远。
    她对那种文弱的书生,没甚太大的兴趣。
    她心中的完美夫婿,就该是那种有勇、有谋、还长得俊的!
    婆家人口要简单,最好是夫君成亲前没有通房、小妾。
    边城、怀庆府与她家侯府有往来的人家中,那些适龄的小子们,就没有一个符合她心意的!
    而且,她知道的那些还未娶妻的家伙们,全都和她那个庶弟一样,年纪不大,通房丫头一屋子。
    她跟她娘参加宴会时,那些夫人们口口声声说的都是。
    出身她们这样的人家,儿子们说不定未成年都要上战场。不拘嫡庶,早早留下血脉才是正事。
    丝毫不考虑未来儿媳妇的感受。
    赵睿这样至今还没搞出人命来的纨绔,都成了香饽饽!
    想到这里,赵染狠狠的甩了甩头。
    她双手紧握拳头
    给自己打气。
    一定要寻一个,方方面面都符合自己心意的相公。
    边城最尊贵的夫妻俩,看着闺女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
    相对无言,沉默ing。
    屋内的气压,越来越低。
    看到宁阳侯半天都没有开口的意思,姜氏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硬着头皮道:
    “侯爷,今儿收到了商都的年礼,大嫂在送年礼的时候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提到了她家少阳。
    说起来,少阳刚出生的时候我没有出嫁呢。小时候就觉得模样和大哥很相似,现在长大应该也差不了!
    今年虚岁十八,前年科举中了秀才,听说阳哥儿性子极好学问很扎实,三五年内中举的希望极大。
    嫂子就想同我们亲上加亲.”
    赵牧云冷着脸听完夫人的解释后,很不客气道:
    “剿贼最有经验的阎王军和装备最齐全的净军,都剿贼好几个月了,结果却是流民越打越多。
    商都要是没有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拱卫,多半早就被流民攻陷了。
    朝廷的重兵都集中在九边重镇和商都,十三个布政使司的府兵都是不中用的。
    阎王军和净军想要彻底剿灭这些流民,短则三两年,长则五六年!这般情况下,朝廷如何会开科举?
    退一万步讲,哪怕大哥家的阳哥儿现在就是进士前三甲,我也不会让染姐嫁去商都的。
    内乱外患都没有解决,只有呆在侯府才是最安全的!”
    赵牧云没说出口的是。
    自家侯府日子都不富裕,夫人娘家那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清流,说不定嫁过去,还得用染姐的嫁妆来养家。
    最重要的是。
    商都那么远!
    要是闺女在婆家受气了,他都鞭长莫及!
    他才三十出头呢,脑子还没糊涂!
    姜氏确实没有想到,各地流民居然这般难剿。
    如此一来,阳哥儿的科举怕是要被耽搁了。
    但想到自家闺女的情况,她也很是头疼:
    “侯爷,开年染姐就及笄了!再耽搁三五年的,哪家好儿郎愿意娶个老姑娘?商都的淑女们,可都是及笄前就订下亲事来的!比起年年都要和鞑靼打仗的边城,嫁去商都不是更安全么?!”
    赵牧云不以为意:
    “莫要拿我赵牧云的嫡女与你们商都的女子相提并论,我闺女就是过了二十岁也不愁嫁!”
    这句话直把姜氏气了个仰倒。
    商都女子怎么了?
    她们这种清流贵女,哪一个不是尚未及笄就被媒人踏破了门槛?
    要不是自家闺女成天跟个野小子一样。
    打遍了边城和怀庆府的公子哥们无敌手!
    她每次参加宴会,只要一提自家闺女,各家夫人都唯恐不及。
    地方就这么大一点,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可不好隐瞒孩子的性情。
    所以。
    娘家大嫂的这一封信,让她眼前一亮。
    结果可好。
    人家父女俩。
    一个听她提到娘家侄儿,就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直言自己不喜欢文弱书生。
    当爹的,直接开地图炮。
    把她们商都的淑女们全都拉踩了一遍。
    哼!
    那么瞧不上,当初为甚要娶她这个商都女?
    侯夫人正在气头上。
    压根忘记,她当时是奉旨嫁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