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2章 以农牧业为主的澳洲
    第552章 以农牧业为主的澳洲
    殖民地部大臣李经会陪同陛下南巡视察,主要目的地就是澳洲,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这块南太平洋大陆,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一番。
    澳洲,爪哇和苏门答腊这三块地方,是殖民地部今后工作的重点。
    澳洲也是以帝国本土的标准建设,但是在选择什么建设项目,地区定位以及地区性发展目标上,必然有所取舍,这里面的差距大了去了。
    大楚皇帝郑国辉给澳洲的定位是“支撑本土七岛的农牧业基地,海上交通枢纽之一,帝国战略大后方”。
    这样的战略定位
    没有提出发展工商业的要求,在本土各地区发展规划中,属于偏低的地区。
    反观海南群岛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围绕大马尼拉地区的帝国核心要地,大楚帝国政冶,金融,文化和工商业中心,建成世界级大都市区”。
    两相比较,高下立分。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南巡船队,于1902年9月3日抵达达尔文,正式开启了对澳洲的第一次巡视。
    时隔三十多年
    大楚皇帝郑国辉再次踏上这片广阔的澳洲大陆,上一次是率领澳洲远征军大举入侵,这一次则是达成了长久以来的夙愿,巡视属于帝国的领土。
    这内里的情感,迥然不同。
    在先后视察了达尔文,凯恩斯等沿海城市之后,皇帝御驾一行于9月13日抵达布里斯班港。
    对这座城市,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印象极深。
    三十六年前他在这里坐镇两个多月,多次率领骑兵深入内陆腹地,逐个洗劫清剿澳洲白人城镇和牧场,展开血腥的疯狂报复。
    这一幕,是澳洲白人挥之不去的恐惧噩梦,数十年后依然如昨。
    乃至于澳洲白人社会,在私下里都称呼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为“来自地狱的恐怖暴君”。
    在他们眼中,那可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其威力足可以止小儿夜啼。
    澳洲华人社会认知则截然不同
    认为这是英明神武的楚王陛下率领大军,对传统白人世界的一次历史性的征伐,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巨大胜利。
    这也是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一次胜利,打破了鬼佬刻意营造不可战胜的滤镜,是重塑华夏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里程碑,意义不同凡响。
    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在布里斯班州行宫
    大楚皇帝陛下及一行重臣要员,接见了昆士兰州长钱怀恩为代表的各界人士,还有白人社区领袖默托克爵士等政界人士,气氛融洽而欢愉。
    默托克爵士代表白人社区,献上了一套精心制作的马鞍及皮具,表达了对陛下莅临的崇敬之情。
    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和煦的点了一下头,说道;“甚好。”
    他并不在意礼物是什么,能有这份心意就很好了,重点在于白人社区和华人社区的融合,平等和平相处,全方位的推广国文教育。
    澳洲作为大楚帝国的一部分,国文是官方语言,也是澳洲所有大中小学校教学所使用的语言,这一点无可改变。
    好在经过三十多年潜移默化的改变,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西澳洲这些华人占据主流社会的地区,已经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国语。
    即便是金发碧眼的白人,也能说一口地道的江淮官话,早晨习惯于喝牛奶,吃油条或者搭配包子,将奶酪抹在烧饼上吃。
    去教堂做完早弥撒,闲暇时光喝茶听戏,早已经是澳洲白人社会广泛接受的生活方式,且自得其乐。
    源自华夏文明生活习俗,在无形中浸染着澳洲大地,澳洲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已变得面目全非。
    欧洲白人看了奇怪,大楚华人也不认同。
    正式归附大楚帝国后,按照《澳洲过渡条约》安排,过渡期内依然实行的是英国行政体系,但执行的是大楚帝国的法律法条。
    让澳洲白人最兴奋的是,在大楚帝国可以娶多个老婆,上不封顶。
    前提是,必须放弃基督信仰。
    在东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真的有很多白人放弃信仰基督,改为信仰道教,佛教或是其他的什么教派,迎娶了小妾或姨太太。
    这是在华人人口占优的原五州同盟地区,白人与华人通婚屡见不鲜,民族融合的进程十分喜人。
    而在南方的维多利亚州,形势就严峻的多了。
    召见各界民主人士的座谈会上,大楚皇帝郑国辉没有讲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神情和蔼的与各方代表交谈,听取他们的愿望和诉求。
    这种七嘴八舌的场合,也不适宜谈严肃的话题。
    在纳入大楚帝国王疆域后
    政府派遣了大批官员进入澳洲,在各州都接管了重要的职司,驻地远征军担负了维持治安的职责。
    总体情况来看,算是平稳的过渡。
    强化了地方警署的力量,在各州组建了骑警队,用于重点打击流窜的马匪,抢劫在逃犯和背负血案的牛仔,规范城市帮会黑恶势力,整治地方治安。
    这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这也是广受好评的地方。
    大楚皇室即然耗费巨资补偿英国,那么澳洲广袤的土地都属于帝国皇室所有,因此暂时冻结了土地交易。
    在当前阶段
    正在对所有农牧场主和城市物业持有者进行重新审查登记,颁发规范的大楚帝国土地产权所有权证,整个过渡期为期三年。
    在三年以内
    所有的土地产权,物业产权都必须进行重新确权,这也是保障澳洲居民财产利益的切实措施。
    无论白人还是华人,皆一视同仁。
    在三年的过渡期内,土地可租不可售。
    在澳洲各大城市中
    城市管理当局会定期放出一批地皮,用于市场拍卖发售,相关公司拍卖到手以后,需在一年内进行开发。
    主体建筑达到封顶程度,取得预售权证后,可面向消费者销售屋宇及商业店铺物业,按章缴纳营业税和消费税。
    这一部分城市土地商业拍卖,不在限制范围内。
    相比较爪哇和苏门答腊岛华人资本蜂拥而至的热闹场景,澳洲沿海各大城市就逊色多了。
    欧洲人将澳洲称之为“世界的尽头”,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即便对于大楚帝国在南洋的核心本土七岛,澳洲的地理位置也过于偏僻,晚来一次很不容易。
    从马尼拉至布里斯班,海上航程就高达6300余公里,若是抵达更南方的墨尔本,这个距离超过7700公里,实在太遥远了。
    而从马尼拉至椰城(注;原巴达维亚,即后世的雅加达)不过1520公里,距离泗水只有1260余公里,是2天2夜的航程。
    从马尼拉至斯里巴加湾,至砂捞越首府古晋,至兰芳首府坤甸,距离都不超过一千公里,大多在550多至900多公里之间,两岸往来非常方便。
    遥远的距离加上广袤荒芜的大陆,令很多华人移民望而生畏,投资客也谨慎的多。
    这个年代的澳洲大陆
    不但在欧洲人眼中是荒僻的乡下人,在大楚帝国眼中同样是荒僻的乡下人,除了黄金和羊毛以外,几乎说不出还有什么特产。
    大量华人移民抵达澳洲,给这片广袤的大陆带来了新变化。
    在华人农场中,大片大片的玉米,小麦,紫苜蓿,甜菜和马铃薯,是本地的主要农作物,满足了澳洲食品供应的需求。
    在这里
    玉米主要用于制作酒精和饲料,紫苜蓿,甜菜和马铃薯主要的用途也是饲料。
    榨油后的甜菜渣,加入紫苜蓿与玉米混合加工后,就是非常好的牲口饲料,牛羊都爱吃。
    说到底,这里的经济支柱还是牧业,是盛产羊毛和优质奶粉的地方。
    如今大楚帝国上下,广泛宣传母乳喂养和奶粉,这极大的减少了幼儿夭折率,给足了孩子幼年期的营养。
    奶水不足的家庭,都知道要买几罐奶粉给孩子吃。
    而不是传统观念上的煮点稀粥喂给孩子,那样的营养肯定不够。孩子体质弱了更容易生病,夭折率自然就高得多。
    来到澳洲兴办产业的华人富商,10个有7个是办牧场,两个投资奶粉厂,一个投资金矿,大概是这么个比例。
    这三者中
    投资金矿的门槛最高,没有数百万的资金实力,那真是想都别想。
    大楚帝国本土的铜,铁,煤,锌,铅矿产资源丰富,即便知道澳洲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也无人动心,更无人前往投资开采。
    主要原因就是太偏僻,仅海运费就要高出一大截,性价比太低了。
    与三十多年前相比
    布里斯班城市规模扩大了不少,人口从原本的二十几万增长到近40万,表面上看来发展不错。
    实质上,已经达到农牧业城市发展的极限。
    想要再增长,那真是很难很难。
    南方的澳洲第一大都市墨尔本,在36年前就有四十余万人口,如今的城市人口也不过就是五十七万多一点,城市增长早早的出现了瓶颈。
    墨尔本是因为金矿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所能支撑的人口规模,差不多也就这样到极限了。
    没有新兴工业和其他有利产业的支撑,即便再过二三十年,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
    好在这里生活节奏慢,风景壮阔而美丽,城乡居民收入较高,是一片宜居的好地方。
    在考察当地经济后
    大楚皇帝郑国辉心中就有了明悟,澳洲面积虽然广袤,但不适合过多的人口迁徙定居,保持固有的节奏发展就行了。
    这里远离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中心,地理先天的不足,本就不适合发展轻重工业和商业,成本就要高上一大截。
    再加上本地市场狭小,浅水塘怎么可能孕育出大龙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