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0章 返航
    第490章 返航
    访俄期间,楚王郑国辉最鲜明的印象:就是简直如同北方版的大清朝。
    或是忽略人种的差异,沙俄的贵族和地主阶层高高在上,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与中下层的民众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还是在其他城市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穷人,时不时的还可以看见冻毙于路途的人,已经被积雪掩埋大半。
    整个国度充斥着保守,落后和愚昧的气息,只有在沿里海的奥德萨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少数地方,以法兰西为主的列强资本才能掀开这个庞大封建帝国的一丁点边角。
    怪不得沙俄帝国只比大清朝多撑了十几年,腐朽的统治就分崩离析了。
    任何事由,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令整个欧洲恐惧的潮水般沙俄农奴士兵,只要给一块掺杂了木屑的黑面包,就能够在极寒的天气里战斗一整天,几乎无畏生死。
    即便饿着肚子,也能在战壕里坚持数天甚至更久。
    不是这些沙俄农奴士兵秉性如此,而是从小生长在极端困难的残酷环境,意志已经被锤炼的像晒干的牛皮筋,变成了麻木的战争机器。
    地处高纬度的寒冷地带,粮食产量普遍较低。寒冷与饥饿的记忆几乎伴随着普通沙俄人的一生,他们普遍向往温暖的地中海地区,向往阳光和面包。
    这就解释了沙俄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西进政策”,向西,向西还是向西,连续发动了十次讨伐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每隔二三十年就是一次。
    一代代人的努力,沙俄帝国终于占据了肥沃的乌克兰大平原,消灭了鞑靼人占据了克里米亚,打败了奥斯曼帝国,获取了黑海沿岸的众多港口,几度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
    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深切体会到沙俄对于温暖地中海的执着。
    楚王郑国辉并不同情俄国人,在他访问期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一众庭臣们,向楚国郑重提出了石油贸易争端问题。
    楚王郑国辉的回答非常简单:
    “尊贵的沙皇陛下,我建议您派遣一个具有独立判断力的使团,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实地考察一下。”
    “在那里,美国人新近投入的采油井口数以千计,还有海量的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其潜在的石油产量增长十分惊人,现在仅仅是开始。”
    “当一个原本三个人的餐桌,忽然涌上来几十个美国人,所有人都得饿肚子。”
    沙皇尼古拉三世沉默良久,这才皱着眉头问道:“这就是楚国率先发动石油贸易战的原因?”
    “没错,既然都吃不了这口饭,那不如把桌子掀了,大家都别吃。”楚王郑国辉的回答很强硬。
    沙皇尼古拉三世考虑后,建议说道:“是否可以将美国人拉进来,三方就石油贸易和欧洲市场份额进行谈判,进行限制性的开采,这兴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
    楚王郑国辉摇了摇头,对此不感到乐观的说道:“恕我直言,沙俄与楚国确实能够做到控制产量,但这在美国几乎是天方夜谭。只要有丰厚的利润,美国政府没有能力限制资本的投入,这是一道伪命题。”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请恕我直言,欧洲石油市场必将糜烂,进入无序且竞相降价的时代。这不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必然发生的局面。”
    “尊贵的楚王陛下,您对欧洲石油市场如此悲观吗?”
    “差不多吧,即便不是楚国来砸盘子,美国人也会砸盘子。早则两三年,迟则五六年,整个石油市场价格体系崩盘是笃定的事儿。”
    “那实在太令人遗憾了,这些该死的美国佬!到处宣传自由平等那一套荒谬的言论,鼓动贱民反抗政府,宣传有毒的可怕思想。他们是想毁了这一切,这套说辞并不能变成面包,真是见鬼!”
    亚历山大三世说着神情激动起来,挥舞着手臂加强言语的力度,脸庞因为激动都有些红温了。
    楚王郑国辉礼貌的附和两句,便不再多言了。
    他很清楚
    在离开金碧辉煌的东宫后,这些沙俄君臣也会对楚国的所作所为口诛笔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双方的矛盾是天然不可调和,沙俄的“西进政策”严重影响到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安全,也影响到英,法,奥匈等列强的巴尔干政策,克里米亚战争将矛盾显性化了。
    沙俄新的“东进政策”,严重影响到大清帝国的领土安全,也影响到周边扶桑,楚国以及英法的关切,只不过没有显性化而已。
    十几年后爆发的日俄战争,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的东方版。
    从国际战略角度来看
    “东近政策”使得沙俄与楚国几乎天然的充满敌意,也是英国扶持扶桑国真正的战略考量,英国需要在东亚放一条狗看门。
    那英国为什么不防范楚国?
    这可冤枉死英国人了,英国人朝思暮想都希望限制楚国,甚至在20年前亲自出手,组成了英法联军试图打断楚国的崛起进程。
    最终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英国和法国人都失败了。
    从此以后
    楚国蓬勃的发展就进入了无法限制的自由地带,一路火带闪电的飞速崛起,沿着太平洋航线向中美洲和南美洲殖民扩张,挡都挡不住。
    那个时候,英国豢养的扶桑还是一条嗷嗷叫的幼犬。眼睁睁的看着楚国一骑绝尘而去,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环顾整个南洋地区
    包括荷兰殖民者在内,加上暹罗王国,越南王国,缅甸王国和西马来亚诸多土著王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英国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才改变了策略,征服不了就拉入伙。把楚国转变成亲密的伙伴,大家一起推进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
    只要南洋地区能出现第二个扶桑,英国保证半点磕巴都不打,转过手来就扶持这个楚国的对手,实施南洋版的“欧洲平衡政策”。
    过往的历史早已经验证,这才是最符合大英帝国利益的“区域平衡政策”。
    当初扶持楚国的势力进入中美洲,默许其进一步的殖民扩张,就是为了推进“北美版的欧洲平衡政策”。
    美国一家独大绝对不符合英国利益,引入一个同等级的强大竞争对手,老谋深算的英国就可以左右逢源,拥有更强的地区话语权。
    有句话怎么说的?
    最高明的猎手,往往都会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楚王郑国辉这20多年的地图可不是白看的,预判了英国人的预判,且顺势而为,重点压住了“东进政策”。
    楚国的领土顺着太平洋航线延伸到夏威夷,从尼加拉瓜登陆中美洲,进而吞并了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这三个中美洲小国。
    与此同时
    发起了南美洲的荒漠远征,将南美洲最南端的三角区域生生的切了下来,演变成广袤的巴塔哥尼亚总督区,一块华裔移民的新乐园。在时机契合的时候
    借助与哥伦比亚外交关系恶化的良好契机,假道伐虢一口吞并了哥斯达黎加,继而大举入侵哥伦比亚。
    这一切的一切,在国际上都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无论美国如何强烈的抗议,一年几十次外交强烈抗议,楚国方面都视若无睹,而国际社会似乎也遗忘了中南美洲形势。
    楚国在上述地区的殖民扩张非常顺利,这与英国暗中打配合是分不开的。
    现如今
    美国非常紧张楚国在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域的动作,尤其是华裔移民动向,那盯的是非常紧。
    甚至有很多美国议员以及国内激进人士,大声嚷嚷着“楚国胆敢入侵古巴和波多黎各地区,美国必将奋起一战。斩断其伸向加勒比海区域的魔爪,为区域和平做出贡献”云云。
    英国人则暗中拾缀:
    不停的给楚国撑腰打气,看上了你就去干,欧洲这边和国际影响我给你摆平。放心吧,没事的。
    这与英国严格限制楚国在东印度群岛的殖民扩张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世事如棋局,概莫能外。
    楚王郑国辉一步一步极其稳健的吃掉英国人抛下的香饵,同时表现出对古巴的强烈兴趣,对一些华商前往古巴经营种植园大开方便之门。
    这样的举动,更加剧了与美方的摩擦。
    美国人对楚国的不满态度愈发的强烈,不仅仅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问题上,还在于太平洋航线的税收问题上。
    楚国对经由太平洋航线向远东地区输出原油的美国经销商,课以重税,这让德克萨斯原油再廉价,也无法打开远东市场。
    如今的远东市场是楚国斯里巴加湾原油独享,整个远东到南洋就这么一个供应商,价格自然高高在上,获取的利润丰厚。
    美国纵然眼馋,也吃不到,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了。
    在原本历史上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外国列强石油资本首次进入神州大陆市场,海关记录首次出现进口“洋油”约107吨。
    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神州大陆进口“洋油”达24万吨,从单一的煤油发展到煤油、汽油、润滑油,耗去白银800万两。
    到本世纪末,“洋油”进口量高达76.7万吨,耗去白银5800多万两。
    此后的洋油进口数量节节攀高,年均达到100多万吨,最高能达到200万吨,价值1.97亿银两。
    这其中,由于美孚,德士股等美资石油公司为主,亚西亚加油站随处可见,美孚公司的标签几乎遍及大街小巷,在神州大陆形成了垄断,煤油价格始终高高在上。
    如今的历史轨迹拐了个小弯,变得与原来历史上大相径庭。
    楚国完全控制了重要的太平洋航线,对任何进口美油课以重税,且将油船列为危险品船,进港,引航,停泊,补给等港口服务全都收取超高额费用。
    各种港口办证拖沓无比,曾经有一艘美籍油船在夏威夷因为证件不全,船舶安全漏洞和船员问题,滞留港口长达一年零七个月,在缴纳了高额保金后才得以返回。
    剩下的行程就不用继续了,无论是在塞班岗还是在中途岛都通不过。
    等于整个太平洋航线对美国运输油船关上了大门,虽然没有明说,但楚国独占远东市场的意图表露无遗。
    在贸易争端方面,两国没一个是好鸟。
    美国对进口的楚国汽车和拖拉机征收120%的高额关税,楚国反过来对美国石油和精炼油产品,征收210%的高额关税,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互相伤害呗,谁怕谁?
    整个远东和南洋的石油市场,包括印度次大陆都是楚国独占,本地的石油产品始终维持在52至53银洋每桶的高价,没有受到欧洲市场竞争的影响。
    距离近,价格反而贵,这就是垄断的超额利润。
    在如今历史上
    斯里巴加湾石油是最早进入北方神州大陆的“洋油”,持续至今,平均每年向北方神州大陆输入近20万吨,价值约千万两白银。
    虽然总量不多,但利润非常可观。
    加上扶桑,朝鲜,琉球,暹罗,法属东南半岛,英属印度以及英属海峡总督府及何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等地市场,总出口量约在52万吨左右,价值约二千三百万银洋或者等值货币。
    这其中
    易货贸易占了四成以上,印度的,黄麻和香料,扶桑和朝鲜半岛的女人,法国的机器设备和殖民地矿产,都是易货贸易中的主要角色。
    1884年12月1日
    比预定的访问计划多停留了一天,楚王船队在涅瓦港口扬帆起航,开始了漫长返航旅程。
    船队一路未停的穿越波罗的海和北海,进入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直达定海港,前后历时12天,航行4370余公里,展现出了强大的远航能力。
    抵达定海港后,楚王船队经过二天的补给,再次扬帆起航踏上归途。
    经过14天的跨洋航行,船队抵达印度洋中间不起眼的马尔代夫群岛,在这里再次进行了补给,仅仅一天后便再次起航。
    1885年元月16日
    在经历了7个月零九天的漫长访欧旅程之后,楚王船队顺利返航,稳稳的停靠在马尼拉码头上,接受万民朝觐般的热烈欢迎,现场融入了浓浓的欢欣之情。
    那一张张真挚的面孔,一道道热切的目光,楚王郑国辉仅仅微笑着说了一句:“本王回来了。”
    现场就爆发出响天彻地一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回音久久不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