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黄巢诛戴寿
“我为盐帅流过血,我为草军立过功!你们不能这样!我要见巢帅!“霍存绘声绘色向朱温模仿着桂州刺史戴寿被杀前的言语。
戴寿是草军中的老将,在桂林一战结束后,被留下来镇守重镇桂林城,却在不久前被黄巢召到广州处死。
诛杀戴寿时,黄巢看都懒得看戴寿一眼,没有给他半点求情的机会。
朱温和戴寿没什么交情,但对戴寿的弟弟戴小楼很有印象。当初自己被“天刀”宋央压制,几乎被杀时,戴小楼跟着大师哥孟楷一起救了自己性命。可惜没多久,戴小楼就被雪帅齐克让一剑击杀。
戴家兄弟,都是黄巢还是盐商时,就追随他的老人,算是黄巢的心腹。
戴寿今日被杀,确使军中震栗。
但要说理由,也光明正大。
且说朱温夺取封州之后,自立为刺史的刘谦只带着数十个亲信,遁入群山当中。
岭南群山中的蛮僚,名义上臣服于草军统治,实际上虚与委蛇,给予刘谦各种方便。
像刘谦这样拒绝和草军合作,打着忠于唐室旗号坚持抵抗的顽固地头蛇,还不止一股。他们出没于崇山密林之中,四出袭击,并煽动人民与义军为敌。
这些人实际造成的破坏很有限,但如同蚂蚁咬人,让人窝心。
黄巢作为老于商贸的行家,很快想出了计策。他派人晓谕山中的蛮僚,愿意降低卖给他们食盐的价格,希望蛮僚绑缚捉拿这些抗拒义师的凶顽之徒,交给草军。
蛮僚在群山当中,也需要和山外的汉人交换物资,才能生存。
黄巢以低价食盐为饵,一时说动了大群酋长。他们纷纷捉拿自家原来庇护的反草军队伍,送给义军,以换取盐价上的优惠。
这些死硬分子被槛送广州后,为首者脔割而死,余者斩杀,以儆效尤。
但刘谦相当机警,在酒桌上敏锐发现了酋长的杀意,先下手为强,拔剑刺杀酋长,而后趁乱带着从人逃走。
这几十人往北流窜,到了桂州地界,正好遇上数百逃兵。
原来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之前被孟楷打成重伤,近来病逝,新推举的留后威望不能服众,遂以邕管、容管之地向黄巢纳款,交州之地,亦随即向义军降伏。
义军从此才算全据岭南五管之地。
但有数百北兵反对投降义军,且戍守日久,思乡情切,于是劫取一批物资,北上逃亡。
恰与刘谦迎头碰上,双方合流。
两边一合计,发现戴寿镇守桂林,城防疏怠。
刘谦定下奇计,夤夜入城,顺风纵火,抢掠府库。
戴寿被这几百人打了个猝不及防,弃城而逃。刘谦等人抢走府库中大量金宝,将粮草甲仗焚烧一空,投五岭以北去了。
这时戴寿才发现敌兵不过区区几百人。
桂林城遭此惨祸,烧毁房屋不计其数,兵民死者达三千余。
如今草军已经接管岭南事务,从秩序的破坏者转作维护者,被刘谦这样大闹一场,势必于声望有损。
古有诸葛孔明斩杀马谡,黄巢处斩这样败军之将,天经地义。
“戴寿往日里也算个谨慎仔细的人,没想到镇守桂林,如此松懈。”朱温感叹道:“捅了这么大篓子,不杀他很难说得过去。”
霍存语气突然有些闪烁:“老大,我若打了大败仗,你也会诛杀我么?”
朱温心中念转。
他还是个年轻人,说不出类似后世“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这样的寒酷言语。
霍存是他心腹,朱温当然要让霍存安心:“你上次丢下兰军师在泰山,独自回来参战,一度导致兰军师落到陈丽卿那婆娘手里,我也就打了你三鞭了事。比这更大的过错,我想你往后也犯不出来。”
霍存当下表态:“往日属下贪功孟浪,几乎铸成大错。今后绝不会有类似事情了!”
朱温点点头,霍存虽然好勇,但也知机,会吸取教训。所谓“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今后让他扬长避短,就出不了什么篓子。
霍存又道:“黄帅虽然勃然大怒,但给戴寿求情的人也很多。他们说刘谦本来就凶狡难对付,戴寿往日又有战功,应该让他将功折罪。不管怎么说,戴寿也是跟着黄帅数十年的老人了。”
刘谦有些扎手,朱温是知道的。广州之战最后阶段,孟楷副将彭白武率一千多名精锐义军拦截突围的刘谦,结果被刘谦以百骑溃围而出,还斩杀了六十余人。
草军占领岭南好几个月,刘谦依然拒绝降附,坚持与义军周旋,更可见心志坚韧。这样的地头蛇,恐怕不是对李唐有什么忠心,只是所图甚远。
戴寿往日做事,未有大过,但本来就不是刘谦对手。加上疏忽大意,被刘谦打成那样,并不奇怪。
只是霍存口中“数十年”一词,突然让朱温有些感慨,心中竟有一丝兔死狐悲之感。
朱温意识到,戴寿是跟了黄巢这么久的人了,也许比自己的年岁更久。
往日里,黄巢一定也是拍着他的肩头,亲热地唤他做兄弟。
朱温听说,黄巢少年时,因为自己的“兄弟”遭到杀害,复仇灭了自己师傅聂锋满门,黄巢当时也身负重伤,差点丧命。
这同样是朱温出生前的事。
他能想象出,屠刀落下前,戴寿回想往日里盐帅和自己称兄道弟,金樽共饮的亲密,心中涌起的绝望与愤懑,与最后声嘶力竭的嘶吼。
霍存又道:“众将中多有觉得戴寿罪不至死的,觉得如果是王盟主碰上这种事,一定会留戴寿一命。”
朱温道:“可王盟主这样的人,并不适合争霸天下。”
霍存想了想,点头:“老大你说得对。”
世人都知道,黄巢与王仙芝是自幼相识的生死之交。
但他们其实是两类人。
身为振衣盟盟主,王仙芝向来以义薄云天著称,信奉江湖义气至高无上。
振衣盟是瓦岗的余烬,而瓦岗军的领袖,魏王李密,也以义气著称。他从不摆主君架子,与众将真正亲如兄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
除却为了统一事权,火并前任瓦岗首领翟让,魏王李密从未处死任何部将,即使他们打了败仗。
这种江湖义气曾经使瓦岗飞速壮大。但当一场意外的战败,导致众将妻小落入王世充之手时,缺乏严格主从关系的格局,顿时令瓦岗陷入极大的困境。
义薄云天的魏王,有什么理由让兄弟们不顾自己父母、妻子、儿女的性命呢?
当弟兄们挥泪离去,投入枭雄王世充的营中,曾经煊赫一时的瓦岗英雄,也就土崩瓦解。
而王仙芝盟主,在蕲州之战中,面对焰帅甄燃玉布下的必杀之局,亦选择壮烈成仁,换取更多年轻人能活下来。不然以他的身手,要逃命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黄巢而言,游侠的重义轻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起兵以来的严明治军,早显示出他的作风与王仙芝大不相同。
明知杀戴寿,会让一些将士心生非议,也非杀不可。
上位者不但要让人敬爱,还要让人畏惧。
正因为戴寿是多年的老兄弟,犯错之后,以法诛之,才能建立威严。
黄巢正一天天地由草莽义师的领袖,转变为正规军事集团的雄猜之主。
当然,所谓成王败寇,如果黄巢失败了,这种诛杀举动,都会被当做枉杀忠良,自断羽翼。历史上这种事太多太多,也不过是倒果为因的史官说辞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