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原来是饲料啊
赵以孚准备离开兜率宫了,带着一葫芦的悟道金丹,可谓是收获满满。
当然,原本他是想要给自己师父留下一半的,结果在太清圣人的阻止下只是给梁中直留下了十二枚金丹就好了。
因为,他先前那样把悟道金丹当豆一般一颗又一颗连着吃的做法是绝对的暴殄天物!
这金丹的药力并非是结束了就完了,而是在后续的思考积淀中还会慢慢发挥作用。
正常来说服用一次金丹听道,恐怕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像现在这样直接把梁中直给堆到了金仙境界其实是……嗯,好像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梁中直自己也很担心这般跨度太大会造成自己的境界不稳,只是他仔细检查了一下之后发现除了感悟了太多的奥妙需要后续慢慢消化吸收,其他的则是没有一丁点的隐患。
他看了看赵以孚,又看向老君抱拳问:“师祖,弟子有一问压在心中不吐不快。”
老君颔首道:“你问吧。”
梁中直道:“为何我与君信在上界之后总是似乎都并不需要在意境界不稳上的事情,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打熬法力即可提升……这与我们在凡间如履薄冰的修行路很不一样。”
老君失笑道:“痴儿,你是觉得到了天界的修行反而变得简单了是吧?”
梁中直点头,赵以孚听了也是深有同感。
老君说:“那是因为你们的道心在凡间都已经被磨砺圆满了,如此而已。”
赵以孚和梁中直都是露出了意外之色,他们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答案。
而老君见他们疑惑也是进一步解释道:“你们可知,三界之中其实人间最为重要,天界和幽冥位于人间两侧,看似是夹在中间的缓冲。”
“实则人间是三界的中心!”
“一切的七情六欲红尘万丈都在人间汇聚,使得人间演化得最为精彩。”
“平庸的仙神视这些万丈红尘为毒药不敢轻触,而有抱负的仙神则是甘愿身入红尘历练自身?”
“为何?唯有红尘之中才可将道心磨砺圆融,才可领悟大爱无我之至境。”
“便是我,当年也会去红尘中走走看看,印证自身。”
“而你们本就是从红尘中砥砺而出,进而超脱红尘,那自然也省去了再入红尘磨砺道心的苦功了。”
赵以孚听了若有所思,他想到了一个点,然后哭笑不得地说:“也就是说,在凡间那些出世修行的人,哪怕成仙成佛之后,也还是要回到凡间来历练?”
老君笑而不语,这是懒得答了。
赵以孚和梁中直则是感慨了一下,自己一路走来的修行,终究是没有辜负了他们啊。
梁中直曾经入世又避世,可最终还是想通了走上前台统领纯阳大教,并且秉持一心最终圆满飞升。
而赵以孚更是身入天下大局之中,逆流而上哪怕承担巨大业力也要完成北伐之志。
如此内心圆满再无所怯,飞升之后自然是勇猛精进。
师徒两人纷纷告别老君走出丹房,而后又互道珍重。
赵以孚直接就回了白云山。
至于说燎山深处的天狱囚徒们?
他都懒得理会。
反正他那封印松松垮垮,对方要挣脱随时都能脱离。
他那绑着的狱锁也就是摆个样子看的,对那些囚徒根本没有压制力。
回到白云山,赵以孚就看到玄都师祖在这里喝茶。
总感觉这白云山都已经变成玄都师祖的道场了呢。
玄都问:“此去经年,可是听了老师讲道?”
没错,赵以孚这次就是听道听了一年多时间。
他颔首道:“祖师为我和师父讲道,还炼制了一炉悟道金丹……”
说着他拿出了九阳赤葫芦。
玄都只是看了看那葫芦,随后含笑道:“葫芦里有金丹,你也是越来越符合我人教弟子的样子了。”
赵以孚听了默默收回葫芦,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师祖就是看不上这点金丹。
人教核心嫡传人数少,那资源自然也就集中啊。
随后玄都师祖笑着说:“还得是老师有办法,我早就想要给你炼几炉金丹傍身了,只可惜你对恢复、治疗类的金丹基本没什么需求,对增强法力的金丹又只是够用就好。”
“反倒是老师炼出的这等‘悟道金丹’对你帮助更大,可以省下你不知多少苦功。”
赵以孚只能一边点头一边听了……起先他还对这么多悟道金丹感到迟疑,现在慢慢已经回过味儿来了:他们人教就是习惯这样拿金丹当饲料喂的!
只不过他相性特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饲料’才耽搁了,这不,有了那七彩大腰子立刻就被圣人祖师整出了合适的‘饲料’。
玄都交代了两句,随后道:“接下来你好生静修,也不必担心天庭那边会有何应变。”
“毕竟天庭的规矩,说死板也还挺灵活的。”
这话有意思,似乎另有所指。
赵以孚想了一下,便向玄都告辞,然后出了白云山。
等等……
他在白云山外站定了,忽然间就觉得很茫然。
好家伙,这白云山是他的窝吧?怎么好像变成师祖的道场了?
可是走都走了,再回去会不会显得很傻?
他只能回到燎山深处的天狱。
发现自己才离开没多久吧?这里已经变得乌烟瘴气。
倒不是说这里的妖族霍霍山林,而是这么多大妖聚在一起修炼,产生了大量的杂气……嗯,也就是常说的妖气。
类似的东西修者也有,毕竟修炼不就是吸纳灵气吐出浊气么?
只不过修者修炼往往不会聚那么多人,而吐纳的量也不会那么大。不像那些个大妖一个个身形巨大吐纳量也是巨大。
赵以孚见状稍稍有些不喜,便来到了天狱顶端,驱动天狱运转起来将这许多杂气全都给吸入了天狱中储存起来。
一时间,这地方又变成了一派仙家景象。
满意地点点头,敖甲和老牛才找了上来。
敖甲道:“典狱长,兄弟们都已经安顿妥当。”
老牛则是说:“原来八层的大妖只剩下俺和血藤娘子了,若是天兵再来恐怕难以抵挡啊。”
它忧心忡忡。
赵以孚则是自信地说:“放心,莫说天兵还会不会来,就算再来一次又如何?只要大家在天狱在,就算十万天兵也奈何不了我们。”
敖甲问:“可若是雷部以雷劫来轰呢?”
赵以孚哈哈一笑道:“那就更简单了,大家只需要躲入天狱中即可。”
“雷劫再多,也不过是给天狱充能而已!”
面前一牛一龙听了都是心中大安。
倒是老牛又问:“只是不知典狱长接下来该如何面对天庭呢?”
这个问题敖甲同样很关心。
老牛是因为自己妻儿都在别人手里,而敖甲则是因为整个龙族都受天庭钳制。
赵以孚说:“不如何,若是天庭不来招惹我们,那我们就在这里安生过日子。若是要打,那就打。”
这个应对之策有些‘没进取心’,但却非常符合敖甲和老牛的心意。
它们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个‘安生’二字。
可老牛忽然想到了什么,它若有所思地说:“可如果那天庭派人来诏安呢?”
这事它可是有心理阴影的。
当年它们七兄弟一起聚众插旗,那是何等声势?就算是天庭也要避其锋芒。
可是后来怎么就被人各个击破了?
就是那一纸诏安令。
太白金星那老儿孤身一人,就让七大圣聚集之势给瓦解了。
当猴子第二次受了诏安上天的时候,其实七大圣之间就有些离心离德了。
因为猴子无疑已经算是第二次背离了它们,也让人看清了那时的猴子其实是相当自私的。
赵以孚明白老牛的意思,他说:“放心,现在上天可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若是真要诏安,我也不会推辞。反正我们就在这里呆着哪里也不去,天庭就奈何不了大家。”
老牛听了若有所悟道:“那猴子就是笨的,居然被人两次哄上了天去。”
敖甲也是颔首道:“如此才对。”
统一了思想,老牛和敖甲都退去,赵以孚则是在天狱之巅开始修行。
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只会越来越离不开这处地方,毕竟对于妖族们来说还有哪里比这燎山更适合修行?更安全
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赵以孚也能安心地修炼。
他先前是只顾着听道,但早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如今拥有的三件至宝其实各有另一重深意。
就比如他的杀生刀蕴含【止念】的天道法则,他只需要静下心来感悟,就能够将这部分天道法则给完全领悟。
同理还有纯阳伏魔剑的【溃神】,以及太虚禁书的【劫罚】。
这三条法则等于是在他面前完全敞开的,借着领悟这三条法则之便以点带面,去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世界运行规则。
于是在他继续的感悟中,金仙境界的修行依然是水涨船高没有一丝懈怠。
赵以孚本着反正也是‘饲料’的原则,甚至直接又吞了一枚悟道金丹来增加感悟。
不得不说,太上老君这一炉为赵以孚量身炼制的金丹真是太匹配赵以孚的性子了。
他的修行方式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了下来,那就是以许多化身散布三界乃至黑暗虚空,如此由内及外一同观察、感悟,以推进自身修行。
这种修行方式是最需要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
而悟道金丹增强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等于是极限增强了赵以孚的‘处理器’。
其作用原理,则是给赵以孚的脑子来一剂无副作用的‘脑黄金’……也就是说,这悟道金丹是吃给脑子的,属于是给脑子‘打药’。
如此,在脑有余力的情况下,他也对一条心中比较在意的‘支线’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那就是如何帮助人间的凡人度过即将到来的天地大劫。
他想的还是粮食的问题。
此前一直没什么好办法,现在却是有了端倪。
主要还是这边大妖聚集妖气盈腾,让他想起了人间那日渐浑浊的天地元气,在某种情况下似有共通之处?
他因此利用自己山神的职权在山中培育了多种适合这种环境生长的特殊植株……
看,这三界之事就是没办法一概而论的,他这个天庭的通缉犯目前为止居然还是山神的身份,依然是天孙目陆的结缘友人!
这一株株在浑浊妖气影响下生长出来的植株有许多都可以当做口粮主食。
只是赵以孚也很明白,人以此为食必然会有副作用产生。
最好判断的,那就是人身经脉关窍都会因为这些粮食中的浊气而慢慢闭合,从此世间修行变得更困难了。
而人体也会在一代代食用这等粮食的情况下变得体力衰弱大不如前。
目力、听力、感知等都会有所退化。
只是明知道有着许多缺陷,赵以孚却依然将这些被培育出来的‘毒粮’好好收藏了起来。
因为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些是真的可以救命的。
这算是一个保底的办法,至于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他还要再研究一下。
恰在此时,一道呼唤声将一缕元神从感悟思虑中唤醒。
原来是凡间的小孙孙又在叫他了。
于是他分神降下,却见他那好孙孙赵辉晖竟然已经到了颇为危急的情况。
其实也就是隔了三五年时间,对于他来说几乎没有感觉,但在凡间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饥荒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吃不饱,自然也就引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起义。
这是王朝末期总要经历的事情。
然而令赵以孚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赵辉晖所面对的问题,竟然是大徐官兵的围剿!
所以当赵以孚被赵辉晖召唤出来的时候,自己都挺懵的。
事情怎么就已经崩坏到了这种情况?
此时熟悉的赵家族地祖屋内,一个个赵氏耆老争得面红耳赤,投降与抗争之议不绝于耳。
而赵辉晖所在的地方,毫无疑问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落。
这也体现了赵辉晖在族内的身份:小透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