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不喜欢辫子
很多人都认为九零年代的国人,比起千禧年之后的国人要保守很多。
以总体的角度来看事情确实如此。
以个体的角度来看,那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了。
整个九零年代的思潮极为复杂。
这是个外国一切都好,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
《京城人在纽约》这样的电视剧备受欢迎的时代。
一方面是绝大部分的乡村、落后地区在经济生活困难的同时,思潮仍然保持着过去的纯粹和保守。
一方面却是首都和魔都这类大城市里,接触了西方文化的人叫嚷着各种“解放”。
更要命的是这个年代的官府也普遍不自信。
也认为西方更好。
很多千禧年后被禁止,被管制的东西。
现在是可以堂而皇之流行于世的。
这种现象,要到千禧年后国内经济开始腾飞。
上面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开始着手才有改善。
体现在个体上。
像是周滔、程虹她们这种接触西方文化机会较多的文艺工作者,可以说绝不保守。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不同意不主动,那只是因为价码还不够。
诱惑的价码够了,那她们内心的魔鬼就会驱动她们去实行。
至于说魏子俊……
别说魏子俊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好人。
只要他还是个男人,真的有人能免疫嘛?
魏子俊反正不能。
他一边帮忙掩饰,一边和羊伟光谈标王合作的事情。
“……央台甚至可以在对外公布的时候,把标王的实际价格说高一些。”
“比如我们实际合作的合同金额,是五千万。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对外公布时,说今年标王的金额是八千万甚至一个亿。”
羊伟光担心:“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央台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面对公众时用的。”
魏子俊笑着道,“但央台的标王,需要面对的只是想借用央台这个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的商标和商品的公司。就算以后真的有人看出来这里面的虚实,央台有什么损失吗?没有,因为最后说白了,想得到标王,还是得靠真金白银。”
羊伟光听懂了魏子俊的潜台词。
意思就是就算虚标标王的金额。
但想真正拿到标王还是必须拿出钱来。
只不过第一名原本是五千万,现在对外说是八千万。
第二名四千万总归是拿不到的。
总得超过第一名的五千万,才有机会对外吹嘘八千万。
其实平行时空里,央台也是这么操作的。
一搞就是几年。
这个秘密最后还是九七年,第四届的标王香山爱多的老总窥破的。
标王概念的炒作,是央视广告资源市场运作的必要手段,是央台给他们所拥有的广告资源做的一次大型宣传。
央台所拥有的公共信息资源是其他媒体无法想象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央台比谁都希望夺得标王的企业,能因此获得奇迹般的市场佳绩。
这样才可以让全国所有的企业看到央视广告的魔力。
从而赚更多更大把的广告费。
央视绝不会做出自砸招牌的事情,这就是央视的底线,只要知道央视地底线,跟央视合作起来就能如鱼得水。
比如魏子俊现在就在跟羊伟光讨论,说等到合作真正开始时。
五千万不可能直接全部给央台,需要分期付款。
羊伟光根本就没有奢望魏子俊能一次预付全年广告费用,九二年国内很少有哪家企业能一下子拿出五千万来。
就算魏子俊能拿出来也一样。
央台平时的广告费,大部分也都不是一次性收齐的。
和这些相比,央台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冲动的、鼓舞人心的数额。
魏子俊说的实际合作金额五千万,对外宣称金额八千万这种方式。
简直是正中羊伟光下怀,旁边其他几位副台长、重要部门的主任们听了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说到兴起,也喝了好几杯酒。魏子俊甚至还谈到了植入广告。
“……两年前的《渴望》,火遍全国对吧?如果我来对这部电视剧做植入广告的话。那我会在不影响剧情走向的情况下,往里面添加一些广告。”
“比如增加女主刘慧芳多次想购买一台五丰bp机之类的,后面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的剧情。当然,我这是打比喻,我也知道《渴望》演的是八十年代的剧情。”
“植入广告差不多就是这个模式。一般出现在现代都市剧中。”
魏子俊:“我们内地目前我还没见过这种广告方式。不过湾湾和港岛的电视台、电影,却是经常出现的。像程龙,他拍的每部现代动作片,全部都有赞助商的广告植入。最有名的就是三菱汽车,他在他电影里开的车全是三菱。”
这时,陈汉圆副台长前央台制片部主任突然开口:
“魏总,刚才我想了一下。按照你的提示,那除了广告外,我们可不可以这么合作。”
“比如我们央台出面,制作一部或者几部现代都市剧。剧里面安排进许多魏总你指定的商品广告,然后魏总你对该部电视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赞助?以广告费的形式。”
“当然可以。”
魏子俊笑着称赞这位一点就透的副台长,“陈台长举一反三很快啊。程龙那些港岛明星都是这么拍片的。”
“不过要注意一个度,如果广告太多影响了剧情和观众观感,那反而会得不偿失。但同样的,要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广告作用。那下次广告商再想投资,就会有很多顾虑了。”
“要做到让观众看完电视、电影,就对某个品牌某样商品有深刻印象。但同时不能让观众看出来,这部电视电影其实是广告片。”
“这方面就要看写剧本的编剧,还有拍电影的导演们的本事了。”
看着包括羊伟光在内,诸多央台领导们若有所思的样子。
魏子俊笑了笑,举起一根手指,“要是央台能够拿出让我满意的剧本,还有演员阵容。那我最高可以拿出一千万,来赞助央台拍一部这样的电视剧。”
“魏总此话当真?”羊伟光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马上道。
“这有什么假的。”魏子俊笑了笑,“我在美国股市,光是前天就挣了四百万美元。拿来赞助,一部一千万,可以赞助三到四部了。”
“好!”羊伟光急不可待道:“魏总,那我们说定了?回去我就让人准备剧本,到时候送去给你看?”
“行吧。虽然我看不懂,但我会找看得懂的人给我看的。”
羊伟光会这么急迫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
那就是这年代的一千万真的很多。
央台现在在拍的《三国演义》够牛逼,阵仗够大了吧?
总共预计拍八十四集,今年六月份拍摄的“官渡之战”,动用了我军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总共才耗资四十万元。
这么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拍了三年多,光是群众演员就用了将近四十万余人次。
拍摄用的道具,超过了10万件。为了加快进度,剧组分成五个队伍拍摄,包车120辆,有客车、货车,用来接送演员,运输拍摄设施。
最后用了多少钱?
7980万,连一个亿都没有。
比如魏子俊刚才谈到的《渴望》。
两年前拍的,总投资才102万。
一千万拿来拍现代都市剧……
就算是央台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拍过预算这么豪绰的现代剧。
能不能真的拍出来,魏子俊会不会真的投资、赞助先不说。
一千万可太诱人了。
能用话头拿住,那当然是不能放过的,反正事后可以再慢慢谈。
大不了让央台的编剧们,或者首都的编剧们多写点稿子就行。
万一哪本稿子真让魏老板看上了,那不就发了吗?
而羊伟光都这么急迫了。
魏子俊边上的程虹和周滔的反应就可想而知了。
特别是程虹,她来之前可不知道这位和央台接下来的合作。
只知道央台让她们过来,跳舞给一位贵客看。
她也是刚才才知道这位贵客的豪富,知道后看到周滔那边的主动。
雌竞心理发作,大着胆子果断上手。
上完手的现在,又听他说准备投钱给央台拍片。刚才还听他说了,前天在美国赚了四百万!
四百万美元哎!
那得多少人民币?她在黑市换过一千美元,想用来换外汇券买各种外国的好东西。
那一千美元即使她找了人托了关系,最后还是了将近九千人民币才换到。
她知道这都算友情价了。
正常市场行情——当然指的是黑市里的正常市场行情,目前是十人民币左右可以换一美元。
什么?央行规定的汇率是5.5换一美元?
那你去找央行换啊,能换到算你有本事!
所以很容易,程虹就算出来了魏子俊前天就赚了四千万左右的人民币。
四千万啊!
程虹心想。
她参与拍摄的《三国演义》才三集。
一共拍了五天,拿了四百块钱的片酬。
用这个来算。
她要拍摄三十万集《三国演义》的貂蝉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还拍个屁的貂蝉,要是这大老板一高兴,随便给自己几万块自己不都爽翻天了吗?
一想到这里,本来胆子就极大的她,桌下的小手很干脆的往他的裤腰带那边移过去。
她本身就是个大胆又上进的女孩。
只是她的小手刚摸到裤腰带,突然就有只手过来把她的小手拿开。
害得程虹吓了一跳,抬头看他,还以为他生气不许了呢。
一抬头,却看到他两只手都在台面上在和羊伟光比划。
那下面那只手是谁的?
想都不想。
程虹就看向隔着魏子俊的,对面的周滔。
只见周滔若无其事,一只手放在台面上装着在吃饭,另一只手放在桌面下。
果然是她!
程虹觉得自己的牙有点痒起来。
酒喝到这会儿,魏子俊其实已经有点不想喝了。
他这人平时不好酒,但应该是个人体质原因。
四十几度左右的白酒,他居然在一斤左右。
在北方那些喝酒大省里,这点酒量可能不算什么。
可是在一众普遍喝酒不行的粤省人里,也只有眉州的客家人可以和他比一比。
光潮汕地区和广府地区……那他这个酒量绝对称得上是酒王。
不过今天央台这帮人,哪个不是酒中王?最次估计都是半斤起步。
他又是主客,个个都想跟他喝。
旁边两个小美人又殷勤的紧。
这么一会儿半斤下去,虽然还没醉,却已是微醺。
在外面他可从来都不肯喝醉的。所以示意程虹她们不要再给自己倒酒了。
再一边兴致勃勃地和羊伟光,讨论出钱赞助或者投资央台拍电视剧的事情。
“……古装剧也可以拍。不过就不是赞助,而是投资了。”
“我这个人对大汉大唐大明的历史都感兴趣。要是有合适的本子之类的,也可以给我看看。”
换正常状态下的魏子俊,绝不会和羊伟光讨论这个。
闲的蛋疼才会拿钱去拍电影电视剧。
几百万的投资,最快半年慢的话一两年才能出结果,还不一定能挣到钱,有很大概率亏本。
有这么多钱投资拍电影电视,还不如投到魔都和深市的股市里面。
但现在他不是酒喝多了吗?微醺状态下就这样。
其实羊伟光作为一台之长,平时也不可能和人这么讨论拍电视剧的事情。
甚至连陈汉圆这种级别的副台长都不会。
拍电视剧?
那是制片部主任他们的工作。
这只不过是央台诸多任务里的一小部分罢了。
但现在不是为了拉赞助,或者说拉投资嘛?
那自然是谈一谈也无妨的。
“大汉,拍汉武帝嘛?”
“楚河汉界的故事也行。甚至陈汤苏武,能拍的太多了。”
“大唐好像可以拍的更多?”
“这个可以搞演义类型的。比如隋唐演义之类的。还有杨贵妃,武则天这类的。我们那的白字戏,就是潮剧,还有好多唐明皇的剧呢。”
“大明……好像能拍的不多?拍洪武和永乐吗?”
“可以搞搞边新闻类型的嘛。严肃的历史剧太多,换个口味也许观众更喜欢。比如可以搞搞《正德皇帝微服私访记》嘛。不是传说这位皇帝最喜欢搞鱼龙白服吗?”
“那大清……”
“我不喜欢清朝的官服和辫子。”
“……”
这话就多多少少有点不团结了。
在场的人顿时都看了过来,不过马上都移开眼神。
有人联想到魏总可是粤省的,还是潮汕人。
那地方……貌似自古就是反清复明的根据地。
估计魏总也是受了他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吧。
不过仔细看,魏总现在酒喝的脸都红了。
一看就是喝多了。
酒后戏言,当不得不团结这种话。
羊伟光也十分明智的转移话题。
这院子里现在央台大大小小领导有三十多号人。
最少一半和那族有关系,或者干脆就是遗老遗少。
虽然他不是,但也要顾忌一点团结问题。
不过羊伟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位绝对没有喝醉。
估计就是真的不喜欢。
那也好办。
不拍或者说不拿他的钱拍这类型的不就行了?
但没想到,魏子俊似乎是上头了。
或者真的酒喝多了。
他嚷嚷着,说要拿一千万出来拍“正德皇帝下江南”,或者“正德皇帝微服私访记”。
“找现在央台最火的演员,最好的导演,最有本事的班底!我出钱!拍tmd个五十集!”
“收视率要是够高,那我给剧组、给演员发奖金!”
“收视率超过30%,奖励红包一百万!收视率每高10%,那就再加一百万!上不封顶!”
“……”
正好这时在外面请人吃饭的黄一合导演,又找机会进来了。
他不动声色的听完,等到那边羊台长转移话题成功了。
黄一合导演才悄悄出去。
这回他却是满脸兴奋的对桌上好奇的众人道:“各位,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
陈佩思反应最灵敏,马上笑着给黄一合倒酒,一边倒还一边道:“黄导刚从里面出来,一定是里面的机会了?”
“就你小子聪明!”
黄一合笑着伸手指了指光头,“确实是里面听到的机会。你们知道我刚才进去听到了什么吗?”
“什么?”紧爷和倪品他们,也好奇又配合的问道。
“我听到里面那位魏总,和我们总台长说要拿一千万拍戏!”
“一千万拍戏?!”赵苯山惊讶道:“那不得拍好几十部?”
老赵现在其实还算是央台新人。
虽然说88年他就有节目被央台选上,作为尔滨分会场的表演嘉宾之一。
但最后节目演了,却没有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的镜头里。
一直到前年才他终于登场,表演了《相亲》小品。
他现在主要混得地界还是在东三省。
今天也只不过是借着祖国母亲过生日的机会,以东三省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过来联欢。
当然了。
还因为黄一合导演是他老乡。
他和王钢一样也是老乡!
京城这边的电视台拍电视剧,现在大部分成本都开始上百万时。
东三省那嘎达拍电视剧,却还是和全国大部分地方电视台一样。
预算能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按这个投资来,一千万确实可以拍几十部。
黄一合没理赵苯山的惊讶,这位首届春晚总导演向来喜欢提携人不假。
但赵苯山现在地位还不够。
此时他就对大家道:“我刚才听了,那位魏总想拍明朝皇帝的戏说类型剧。说了好几遍正德皇帝。你们几个年轻的多注意点,做点准备,万一真被挑上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