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章 战死
    第251章 战死
    李渊看着呈上的土豆泥,迫不及待的挖了一大勺。
    感觉浓稠正好,一口顺滑下咽,几乎没有吃出粗糙的颗粒感,奶香味浓郁,还有土豆里的咸香,口味醇厚。
    “就是这个味!”
    李渊赞不绝口。
    李逸微笑着,感谢皇帝的好评。
    看似简单的土豆泥,但其实做起来也不简单,加入了牛奶和酥油,还有适量的盐和黑胡椒粉。
    一口气吃了好几大勺土豆泥,皇帝赶紧住嘴:“快把后面的也都送上来,诸位爱卿一起品尝祥瑞。”
    光禄卿充当李逸助手,高声喊道:“传膳!”
    一道道土豆美食端上来。
    烤薯裂如莲、薯粉晶莹似雪、暑丸金灿赛珠,
    内史令萧瑀夹起一片薯片咬的咔嚓响:“又薄又脆,比胡麻饼脆爽多了。”纳言陈叔达细品薯条:“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比油炸糕好吃。”
    右仆射裴寂拿薯条蘸土豆泥在吃空的盘子里写下一个丰字。
    尚书令李世民夹着个香煎小土豆感叹道:“此祥瑞既然南北皆可种,甚至一年两三熟,那么边关屯兵之处,垦荒屯田种上此祥瑞,那以后岂不是边关就能自给,不再用千里迢迢从内地运粮?哪怕是只解决部份军粮,也非常了不得啊。”
    李渊品味着各式美味的金薯,高兴不已。
    “传旨,司农寺增设金薯屯监,设从七品下监一人、从八品下监丞一人,并设录事、府、史等流外吏,专门负责金薯的种植、管理。
    朕那一亩三分地,今年都种金薯!”
    皇帝还给左右屯营禁军,各赐下十个土豆,让他们在北苑屯种,又给南衙十二卫四府,也各赐十个种植,此为军屯之始。
    李逸收获了二百来个土豆,
    皇帝还赏赐他一百两黄金。
    裴寂笑着向李逸讨要金薯食谱,
    “裴监啊,这金薯可是宝贝啊,你们这些收获的金薯,先做种播种,可别吃了。”
    萧瑀立马接上,请皇帝派一位御史专门巡查金薯,要把大臣的这些金薯都登记在册,定时巡查,若有人贪吃,那得弹劾治罪。
    “巡薯御史?”李逸心想要不要这么夸张,可李渊居然笑着答应了。
    李逸心想这下没法给十娘他们吃了。
    “陛下,臣以为,倒不如把这两千来斤土豆,在御苑集中管理,一起选种催芽,然后播种管理,
    每个大臣划一块地,种上自己的金薯,金薯屯监的官吏既能帮着种植照管,也能记录研究金薯的种植管理方法,以后便于推广天下。”李逸提议。
    “好,就在御苑种。”
    六斤土豆,做了十几样菜,
    君臣几十人分食,其实也仅仅是试吃,但赢得一致好评。
    司农寺少卿武士棱奉旨带人开始给土豆登记造册,
    “陛下,臣弹劾都水监、新兴郡公赵文恪,私藏金薯于袖中,公然违抗圣旨!”侍御史李素立大声指着赵文恪高呼。
    众目光望向赵文恪,
    这是皇帝的十七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原是隋朝的鹰扬府司马,太原起兵之初为右三统军,李渊的老部下了。
    这位紫袍玉带的新兴郡公,被李素立当众揭破偷藏金薯,不由的老脸一红,讪讪的从袍中取出偷拿的几个金薯,他红着脸辩解,“我这不是偷,我拿的是我自己的金薯,我只是想拿几个回家给我老母和妻儿们尝尝这祥瑞的美味。”
    “我拿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叫偷呢?”
    李素立就是上次皇帝要杀高二等人,上书力谏得依法而行的那位监察御史,因进谏被皇帝一下子连升八级。
    “新兴郡公,陛下刚口出谕旨,你马上就违旨,你这是罪加一等。”李素立大声道。
    赵文恪是武人,李素立是文人,还是五姓赵郡李名门子弟,嘴上争辩根本不是他对手。
    李渊都只好站出来帮这老部下说话,
    可李素立还不肯退让,说他违抗旨意。
    “那就把赵文恪偷拿的这四个金薯没收充公,再罚赵文恪铜二十斤,”
    “李素立正直,赏金薯两个。”
    赵文恪这次名下的金薯八缸,收获了好几十斤,有一百来个,被没收四个倒不心疼,就是觉得当众有些丢脸,大眼睛瞪着李素立,却又没法子。
    不过有了赵文恪这个例子,其它人倒也没敢再有小动作,只好把金薯都留下了。
    回到家里,
    李逸告诉十娘她们说金薯丰收了,
    “我们那八缸土豆,收获了一百多斤呢,最大的一个足有一斤五两重,一缸最多收获了二十四斤······
    可惜这些金疙瘩宝贝,暂时还只能留在禁苑,要统一耕种管理,现在也不能随便吃,只能等夏收后,到时才能给娘子你们做土豆美食了。”
    十娘倒是没那么馋,
    “先留种也对,一颗金薯到时能变成几斤甚至十几斤呢,咱早吃晚吃也一样是吃,
    这百来斤金薯,能种上一亩地,夏收就能收获几千斤。”
    李逸说皇帝又赏了他一百两黄金,杜十娘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那拿来买地、买奴吧,现在田地便宜呢,但地价已经在涨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现在买地,就是捡漏呢。”
    李逸名下都有田地过万亩了,但杜十娘仍对买地有极大的欲望。
    买了地,还要买奴隶,她觉得现在奴隶也便宜,买奴隶性价比高。
    “再去招些灾民来做佃户,”李逸觉得灾民招来做佃户,同样是依附于李家,比起奴隶,尤其是什么獠奴羌奴等好,那些连语言都不通。
    “灾民佃户也招些,但奴隶也得买,庄园作坊里用奴隶划算,而且有些地方用奴隶还能保守机密。”
    看着她现在积极买田买奴的样子,倒是已经渐从祖母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了,这是好事。
    晚上,
    虽离别许久,但她还是很守礼,让玉漱陪李逸。
    她要为祖母守孝一年,这一年里不吃肉不穿吉服不同房。
    李逸其实觉得一整年有点久了,
    但古人就是讲究这些,父母丧甚至得守三年,许多人整三年时间在父母坟前搭个草棚住三年,
    回到家妻子儿女都认不出来了,居丧一回,形销骨立。
    住草棚,睡草房,枕石头,粗茶淡饭,不洗澡不更衣。
    据说历史上有一个进士,连续守丧二十四年,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本来前程似锦,结果八位至亲,接连去世,每次服完丧,又得继续守孝,连续守孝二十四年。
    李逸只好去了新罗婢屋。
    他对郭氏没啥好感,可不会为她那么认真的守什么孝。当然,按律法,也只有居父母丧期间,不能同房生子,否则要被治罪。
    郭氏只是妻子祖母,李逸其实就是跟杜十娘生孩子都没事的,跟新罗婢等媵妾更没问题了。
    “阿郎明日又要出征吗?”
    “嗯,明日得去大营了,正式出发估计还得一二日吧。”
    新罗婢很卖力,今天特意沐浴过,用的还是李逸熟悉的红石榴舒肤佳香皂,又换了一件丝绸睡衣,丝滑而又性感。
    看着姬令仪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新罗婢是非常羡慕的。
    李逸出征谷州一个多月,如今刚回来又要西征,今晚机会难得,她是极其主动卖力,使出十八般妖术,非取得真经不可。
    现在罗三娘都常来长安,十娘已经给罗家送去了彩礼。
    当家大妇很大方,知道三娘对阿郎一往情深,于是给罗二家的彩礼是两头秦川黄牛,四只猪崽,加上一百匹绢和两万钱。
    现如今一个獠奴的丁婢,也不过几千钱,一般平民女子做妾,也就两三个丁婢的钱就够了。
    一万钱就能纳个妾,
    要是那些灾民女子,那几斗小米就够了。
    想当年,罗二主动提亲,想把三娘嫁给李逸,还只要一头牛呢。
    彩礼已经给了,也立了契,其实现在罗三娘就已经是李家妾了,只是李逸现在没空接她过门,
    毕竟关系不一般,总要办酒席请乡党们热闹热闹的。
    而十娘也说了,等三娘正式过门时,疏影也会被正式收为通房。
    新罗婢觉得自己必须得在她们之前先怀上,否则以后可就没那么多机会了。
    天明,
    李逸还在洗漱,
    太子右卫亲府仪同常何来了。
    “吃了没?”李逸问,“早上做了锅贴,羊肉馅的,一起吃点。”
    常何倒也没客气,“虽没吃过锅贴,但你家的东西肯定好吃,定要尝尝。”
    等金黄酥脆的锅贴被倒上来,
    常何笑道:“这不就是牢丸煎成的吗?”
    “差不多吧,但也并不一样,你看这锅贴包的时候,只中间把皮捏住,两边是开着口的,煎的时候先加少许油,然后再放些水,最关键的一步是最后要加少许面粉调的水,这样才能煎出底下的一层薄脆,”
    常何一口一个,吃的嘎嘎响。
    “常兄何事寻我?”
    “这锅贴好吃的我都忘记正事了,昨日陛下不是派左屯卫将军何潘仁率兵去讨伐司竹园山贼祝山海了吗,出事了。”
    “啊?”
    “何潘仁昨日战死司竹园了,”
    李逸惊的嘴都合不上了,堂堂从三品的左屯卫将军,就在长安边上,跑去围剿千余人的山贼,结果把自己剿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