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7章 宰相
    第247章 宰相
    宫宴过后,
    李逸迫不及待的往家赶。
    平康坊北门把守的坊丁,看到仍还穿着一身华丽绢甲的李逸,全都上前行礼,“恭喜上柱国凯旋!”
    坊正更是亲自带了几名坊丁,为李逸开路,一直送到门口。
    “公爷回府!”坊正在乌头门外高喊。
    “阿郎回来了!”门房福伯闻声出来,欣喜的上前给李逸牵马。
    离家也才一个来月,
    浅水县开国侯府的牌匾,已经换成了浅水县开国公府。
    乌头门好像都又加高加宽了一些。
    就差门内列戟了,李逸距离三品还差一步之遥。
    宅内,
    “郡君,公爷回府了,就在乌头门外。”
    疏影带着一阵风跑进后院,把这好消息告诉杜十娘。
    内院客厅里,
    杜十娘正招待着从罗家堡来的一群妇人,她们也是得到丈夫凯旋消息,早早来到长安,
    这会罗家堡妇人们七嘴八舌的闲聊着,倒是热闹的很。
    捧着双狮纹银手炉的十娘脸上笑容绽放:“姐姐们,他们回来了,走,迎接去。”
    远远的,李逸便看到了妻子携媵、妾相迎,乳娘抱着李淑跟着,后面还有一群罗家堡妇人。
    今日的十娘身着西域红染柿红夹缬半臂,加一件粟特风格织锦联珠纹翻领缺骻袍,搭配八破间色交窬裙,
    头上侧拧的随云髻,插一对金步摇。
    “阿郎,”
    李逸一把将杜十娘拥入怀里,不顾众人在旁,直接就亲了两口,弄的杜十娘霞飞双颊,害羞不已。
    姬令仪和金玉漱在旁边笑吟吟的看着。
    “来,让郎君亲两口,”
    李逸把两人叫来,左拥右抱,一人亲两口。
    姬令仪的肚子已经有些微微隆起,人也稍丰腴了一些。
    “黑子、大富,你们媳妇来了,还不赶紧过来,在外的时候天天喊相信新妇子,这回家见面了离那么远做啥,该搂就搂,该亲就亲嘛。”李逸笑道。
    倒是把一群罗家堡妇人给弄的满脸通红,谁家夫妻跟李逸似的,当众就搂抱啃咬的,羞死人嘞。
    “咱罗家堡十名新兵随我出征,今天我也是全都完完整整的带回来了,不仅没少一根毫毛,而且这次每人还获得二转勋嘞,”
    这次刘黑子罗五等罗家堡新兵,刚点上府兵就随征,他们是李逸的亲兵,基本上没遇到危险,顺顺利利的就拿了二转勋官,这次每人还能得到勋官永业田,此外还有赏赐的钱绢。
    可以说,刘黑子他们年前决定点府兵,是走对了路。
    刘黑子妻子曹延秀等就笑着说都得感谢李逸,帮着点上府兵,又带着出征立了功。
    李逸看到罗三娘跟着二嫂也来了,大富跟妻子拉着手说话,三娘则站在一边默默望着他。
    十娘捏了下李逸的手:“上次可是已经答应了罗二叔,说你愿纳三娘为妾的,罗家可一直等消息呢,这次回来,得抓紧把彩礼送去,请媒人见证,摆上酒席,把事办了。”
    李逸觉得这事情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到时捎带把疏影收做通房了。”
    李逸请大家回到府中,在前院客厅里喝茶吃点心,
    十娘早已吩咐杀羊,今天要做顿好吃的给大家接风洗尘。
    客厅炕上,李逸听着刘黑子他们跟妇人们吹嘘谷州之战的精彩,福伯过来送上门状。
    一看到那赤金箔帖,李逸就猜到了几分。
    果然是上仪同宇文士及来访,
    不过今天不止他一人,渤海封伦。
    看到另一张名刺上的名字,李逸想了下,才想起来封伦应当就是封德彝,北齐太保封隆之的孙子,早年跟着杨素干,杨素很欣赏此人,把侄女嫁给了他。
    此人智识过人,隋朝时官至内史舍人,杨素死后,又得杨广另一心腹虞世基倚重。
    江都兵变后,被宇文化及拜内令史,后来他劝宇文士及归唐,但来到长安,宇文士及还授了个上仪同,而他却被李渊不喜,说他谄媚不忠,严辞斥责,罢官遣返。
    “请他们到东院前厅喝茶,我稍后就到。”
    宇文士及这人还不错,封德彝他没接触过,但这家伙别看现在不得李渊待见,但历史上他很快又得到李渊倚重,一路官至宰相,甚至连李世民都一直对他信任有加,
    直到他死后,有人检举他首鼠两端,在太子、秦王两边下注,气的李世民追夺他的封谥。
    宇文士及的鎏金名刺上还染有龙涎香,封德彝的名刺虽不是用的赤金箔,可也是极名贵的纸笺,上面也有金粉。
    上面拜谒二字,让李逸暗笑,
    那两人,尤其是封德彝,绝对是官场老油条,深谙朝堂规则,任何时候都是能混的相当好的,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今天来登门拜访,李逸甚至都猜到他的目的,李逸现在挺得皇帝赏赐,而且太子也很赏识李逸,甚至秦王也对李逸很好,这都是公认的。封德彝无疑就跟那些前朝士子们参加科举时一样,
    四处投状王公贵族高官,想得贵人举荐罢了。
    估计封德彝在李渊那走不通,便想攀附东宫。
    李逸先去内院换掉绢甲,然后才往东院客厅去。
    一进门,
    宇文士及立即起身相迎,旁边还有一个年纪比他大许多的文士。
    “恭喜贤弟再立新功,晋封县公,我这些日子在长安都尽听到贤弟在谷州各种了得的故事了,真是智勇双全啊。”
    他旁边的封德彝也是拱手笑道:“李县公带着一群新兵押运粮草,遇罗士信这等绝世猛将率骑兵突袭,居然能临危不乱,反几句话就让他率部归降,这等本事,简直诸葛再生啊,
    更了得的是,转头就带着罗士信,一夜连夺王世充三堡五寨,最后不仅硬是在秦叔宝程咬金这等关东悍将万军猛攻下岿然不动,还能夜潜敌营,再次说服八将率军归服,
    我只能说,佩服。”
    李逸笑呵呵的打量着封德彝,看着挺儒雅,四十左右,但他估计这家伙应当起码有五十岁了。
    宾主落座。
    封德彝拿出一个信封给李逸,“说来惭愧,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如今却是一事无成,陛下斥责、夺官遣散······”
    这家伙跟李逸哭穷,说现在只能变卖一些田地,居长安大不易什么的。
    一千亩地,都是在长安万年两县内,虽不是整个的庄园,而是这几十亩那百来亩较零散地,也没有庄园、作坊,只是卖地,但他一亩只卖一匹绢。
    一千亩地,只要一千匹绢。
    这哪是卖地,这是送地。
    再怎么动乱,田地不值钱,可这也是关中,是京畿,是长安城郊,那些地只是较散碎,可地还是不错的。
    按市价,一亩几匹绢还是能卖的,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简直是白送,一折卖。
    老油条就是会办事,
    这才叫求人办事,不是拎点土特产就请人帮忙,人家上来就极有诚意。
    他话里话外,更透露出要是能帮忙,事后还会有重谢。
    “封公若是暂时手头不宽裕,我倒是可以先借封公个千八百贯钱的,”李逸笑道,装没听懂话外之音。
    这时宇文士及开口,说封德彝很有才识能力云云。
    “德彝兄还是很想为朝廷尽些绵薄之力的,只是我等新降之人,一时也无机会。”
    李逸看着这两人,
    本事都有,但现在确实也没机会,他更相信不是李渊不知道他们能力,而应当是李渊故意先晾他们,一来这两人原先跟着宇文化及,影响不好,二来,皇帝可能要多观察观察二人。
    封德彝从怀里掏出一卷书,
    却是他回京后绞尽脑汁写的秘策,助皇帝平天下的许多条建议,“请县公一观。”
    封德彝也是舍得下本,见李逸对一千亩田并不心动,马上把自己呕心沥血写的秘策给李逸,甚至直言这些愿意送给李逸。
    意思是李逸可以拿这些上呈皇帝,当成自己的建议。
    李逸仔细看了看,别说,封德彝不愧是一直在朝廷中央混的人,这人一直在朝廷中枢,眼光格局都不一般。
    难怪江都杨广被弑后,他虽暂时依附宇文化及,也早看出此人没好下场,在童山之战后虽没跟许敬宗一样直接投唐,但也是马上就劝说宇文士及打着征粮征兵名号,脱离化及,跑到济北招兵买马,
    宇文化及聊城被俘,他立马就劝说士及什么都不要管了,直接去长安,还让他把妹妹献给天子。
    这人眼光一直很毒,乱世里很有一套。
    他的许多建议,李逸这个穿越者看来,都是相当有眼光格局的。
    “封公的这些平天下秘策,很有远见卓识,如果献给天子,必能得到重用厚赏。”
    封德彝苦笑:“我已被陛下斥责,哪还有机会。要是县公不嫌弃,便拿去用。我若能得做县公一门客,便满足矣。”
    李逸清楚这家伙哪可能真愿意做他门客。
    场面话说的是真好听。
    “宇文公、封公,如今天下未定,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秦王马上要出镇长春宫,秦王一人身兼数个要职,既是尚书令又兼雍州牧,还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兼蒲州总管、刺史,还是右武侯大将军,
    听说秦王到处招贤纳才,两位都是有大才的,既然现在长安没有好的去处,何不先随秦王出镇长春宫,干几件实事立些实打实功绩,到时圣人自然也会看到的。”
    李逸这话出乎两人意料,
    今天两人来拜访,确实是有些坐不住了,想通过李逸入太子法眼,想进入东宫,总比天天闲着强。
    没想到,李逸这个检校太子左卫率,身为东宫官却推荐两人去秦王府。
    “以两位的能力,去了秦王那边,起码也是五品起。”
    宇文士及还在犹豫,封德彝却是已经下定决心,他再次把那一千亩地的地契推到李逸面前,“多谢县公能够提携荐举,我愿意一试,这千亩地还望县公帮忙收购,我也好置办点礼物拜见秦王。”
    李逸这回收下了,一千匹绢买一千亩京郊良田,这介绍费不便宜。宇文士及见封德彝这么快下了决心,倒是犹豫了会,最后也打算去秦王那试试,他也掏出一千亩地的地契,这回理由倒不是要卖地办礼物,而是这些地较为零散,现在他刚回长安,没有那么多人能打理经营,便卖给李逸。
    也是做价一千匹绢。
    李逸通通笑纳。
    晋封县公、上柱国,增加了一千五百亩永业田,回京后皇帝又加赐千亩,现在又入手两千亩地,
    李逸名下土地,已经破万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