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一批新的芯片,就要问世了
    第234章 一批新的芯片,就要问世了
    一连几天,郝成都在鹏城的这座芯片工厂了解着碳硅融合半导体的试产情况。
    封装测试的结果表明,从电气架构、属性、性能乃至于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下一步,我们需要测试和验证这批芯片的实际装机组网性能。”郝成最后交代道:“第一批,一千枚芯片,算是小规模量产,后续的工作,我们评定了之后再做打算。”
    一种全新的架构,甚至还是全新的理念,是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哪怕郝成心里有谱,但走的每一步,依然还是需要小心求证。
    这两天,郝成又将元认知的架构、映射指令集、无界操作系统之间的这一条线全部又捋顺了一遍。
    尤其是无界系统这边,他还与林文以及无界系统的整个团队进行了相关的交流和沟通:
    “一个全新理念的芯片,最终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操作系统无疑是最关键的。相关的理念,你们也研究了几个月了,现在就是到了要实践的时候。”
    率团队加入白驹科技,是林文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加入之后的第一个产品,无界系统,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国内操作系统的无冕之王。
    无论是电脑、服务器、还是手机平板,要么直接使用无界系统,要么像华为一样,自己的系统,但是使用了无界系统的核心组件。
    而林文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是我有多强,只是选对了路。
    于是,新理念芯片,元认知这一整个体系的适配的重任就又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一连几个月,团队什么都没做,甚至连无界系统的维护都几乎全部交给了小沙负责,而他们的任务就只有一个:理解什么叫认知,什么叫认知映射,怎么样将认知映射形成三维元认知芯片能够理解的指令集。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这就要出手了。
    林文却是有些愁容。
    “怎么?没有信心?”看着扭扭捏捏的林文,郝成也是一笑。
    “对【元认知指令系统】这个东西,睁开眼看着它的资料的时候,我们觉得,‘嗯’,我懂了。但是闭上眼,想要根据这个东西去真正设计操作系统架构的时候,感觉脑袋空空,无从下手。”
    林文如实说道,而且不仅是他,团队的所有成员好像都是这个感觉。
    “正常。”郝成鼓励了两句,这个过程有多年,他自己是清楚的。
    哪怕是在深夜课堂的加持之下,他自己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
    认知指令其本质是属于非确态指令的。而人的思维,已经形成的定式或者说是惯性,对于确定的、清晰的事情,是容易接受的。
    而对于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也不难。
    但非确态这种东西,就极为考验一个人的“模糊”思维能力。
    而这,除了天分之外,不断的思考,扩展自己大脑的立体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边学边做,而且小沙会辅助你。”郝成如此说道。
    “小沙……”林文非常想问,小沙能行吗,难道在非确态认知这方面,小沙会比人更强?
    “你不要怀疑这一点,”郝成摇头:“ai在这方面和人不一样,这一点很难解释,如果非要说,那就这么说吧:人靠理解,而ai靠记忆。
    “有时候很多事情你转不过这个弯儿来,其实就是因为你求知欲太强的原因。比如,现在这个元认知,给你条件,给你结果,你脑子里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为什么?
    “而这个原因目前是非常复杂的,在你的大脑未得到锻炼之前,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小沙就不一样,你给它条件,给它结果,它就对应起来就完了。
    “所以不用怀疑,做事儿它是能做的。而且能带着你们做。而你们呢,在跟着做的过程中,慢慢的就会对元认知这个东西有更深刻的认知,到时候就理解了。”
    郝成也没有去多给他们一遍一遍的解释元认知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郝成确认,它和大脑的某些神经元是否形成了连接有关,在这部分连接形成闭环之前,你再怎么去讲都是没有用的。
    就像林文自己说的那样,睁开眼理解,闭上眼啥都干不了。
    所以,只能是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慢慢的去掌握了,估计做几个月就差不多了。
    当然了,这也跟天赋有关。
    “确实,当年,学高数的时候也是差不过的感觉,但是学了一年之后,就如鱼得水了。”林文还回忆道:“但是,有的人就不行,永远都转不过那个弯儿来。”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看你们什么时候能突然一下开窍,这里边的东西就立即能全部理解了。这个时候,就是理解要干,不理解跟着干就行了。”
    郝成一声令下:“无界系统(元认知版),你们的工期是一个月。
    “这一段时间我都会在鹏城这边,但你们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这一个月,我这边除了两场会议之外,我这边没有其他的工作安排,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元认知架构版本的无界系统的开发。”郝成交代道。
    “您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这么一说,林文大松了一口气,真要让他自己完全负责,他心里还真没谱,有了小沙,再有领导兜底,那就没问题了。
    “行,你们先准备吧,我这边一会儿还有个会。”
    ……
    这几天,碳硅融合半导体芯片的相关进度,郝成一直在官网有跟外界同步。
    用他自己的话说,藏着掖着什么的,就没啥意思。
    “我最喜欢的就是白驹科技这种风格了,它是真没拿我们当外人啊,有什么消息就直接公布给我们。换其它公司,不得是大股东才有这待遇?”
    “你懂什么?这公布的可不仅仅是碳硅融合半导体的相关进度!”
    “那还有啥?”
    “看问题不能只看一个方向啊,得学会将所有的东西串起来看。给你举个例子,郝总曾经在回复一个网友的时候说过:人工器官的ai决策能力和对大脑的反馈,会在未来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这个未来是什么时候你想想?如果有一个节点的话,那不就是碳硅融合半导体能够利用的那个时候?”
    “对对对,郝总曾经去过王芮的直播间,当时还发言了来着,好像就是这么说的。”
    “你看吧,我就知道是这样!然后呢,你举一反三试试,小沙能力的提升,人工肾现在遇到的难题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包括我们那么多的合作项目正在排队申请的精调模型,是不是都会在这个芯片问世后有所加强,或者有所加快?”
    “可是,为什么现在卖的儿童机器人还是无cpu版本的啊,不是euv光刻机已经研制成功了吗?为什么传统芯片的产能还是不够呢?”
    “不知道你们注意了没有,今年从过年,到现在四月份了,四个月了,有哪家发新手机吗?你们说,都在憋什么大招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往年春季,那也是一众手机厂商发新机的黄金时节啊,就不说发新机多如牛毛的vivo、oppo千元机,oppo的半代旗舰迭代,以及vivo的ultra版往年也是在春季发布的啊!
    而今年,大家不约而同的沉寂了。
    一整个春天,主流品牌竟然一个新机都没有发布。
    “不会吧不会吧,真要抛弃高通联发科,全部搞我们自己的芯片了?有眉目没啊!”
    “肯定有啊,手机厂商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才这么干的,而且,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一定落后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落后的还比较多,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有道理,我猜这个时间肯定不会太长,最多也就是下个月,一大堆你想不到的新机器,就要来了!到时候,全部国产芯片加无界系统,你想想那画面,它就美!”
    “我嘞个去,本来还想着最近换手机呢,这么说,得先等等啊!”
    ……
    不得不说,有一些人,脑筋是真的灵活,他们总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得到一部分事情的真相。
    他们猜的一点儿都没错,一批新的芯片,就要问世了。
    在碳硅融合半导体制造突破的同时,已经完成试产的euv也没有停下它的脚步,在上次芯片峰会上,确认了传统半导体的份额虽然会逐步减少至20%,但总量却会一直增加之后,晶圆工厂建设的速度那也是如火箭般。
    和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体积庞大、零件众多、调试缓慢不同,国内有小沙的协助,调试效率简直是高了十倍不止。
    若非是零部件和原料所限,两个月建二百条产线可能都不止。
    即便在各种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投产的产线条数也已经达到了十八条。
    而这里边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就是由小沙作为控制系统的光刻机以及产线,其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产线。
    虽然规模上和台积电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产能满足多数用户所需已经不存在问题了。
    而早在两个多月前,白驹科技放出了以小沙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更是大大的提高了各家芯片设计的速度和水准。
    而且,这批芯片可不仅仅只是手机芯片,包括游戏卡、计算卡、以无界系统的相关特性为基础设计的服务器、pc处理芯片,都已经通过了试产流片验证,进入了量产流程。
    而郝成刚刚说要去开的这个会,就是一个协调会——芯片一下子太多了,一窝蜂的全放出来,是不是合适?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芯片该如何安排?
    “芯片盛宴吧,手机芯片,就华为和紫光展睿,海思的芯片目前不外售,都是自己用,和紫光展睿并没有实际冲突。
    “游戏卡这一块儿,更是只有摩尔线程,更不存在什么冲突。ai推训卡,发布会的话,更多的是面向企业。电脑cpu这一块儿,三家公司的芯片在之前,都没有什么名气和声量,现在的起点也是一致的。
    “你们的性能测试结果我没看,但是,在工具这么强大的情况下,超过英特尔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放一起发布,我感觉也挺好。竞争嘛,想要进步,就不能怕竞争。
    “所以,我们干脆确定一个时间,搞一场盛大的芯片发布会,全部搁一起,同时发布,这个影响力,你们想想,是不是会瞬间破圈?让所有人直接忘记什么英特尔amd英伟达之类的。”
    在座的所有人嘴角都一抽,心里也是腹诽:你这真的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
    “嗯,这只是我的一个提议。”
    郝成原本是不会掺和这事儿的,但是凑巧了,鹏城过两天有一个国际半导体展览会,这些企业也都凑到了这里,想询问一下他的意见,他就直接这么说了:
    “要不,和展会的官方合作一下,在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集体亮相,然后第二天直接参展,那不是一举多得?”
    “也行啊,干脆我们和主办方商量一下,给一个专门的展厅。”何刚一听,眼睛也是一亮,提议道:“白驹科技这边的碳硅融合半导体也可以参展啊,这个时候已经有样片了。”
    “嗯!”郝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光样片也没啥意思,这样,我们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应用场景、结构设计全部都在这一次电子展公布,再做一个科普小课堂。我立即找人安排。”
    “嗯!”不管这些人此前是怎么想的,但这个时候郝成说话了,那就不会有人去反驳。
    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搁在以往,类似的芯片,任何一个出来,那都是能够轰动全国甚至世界的,但一大批出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能拔得头筹。
    放在一起,也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至于鹏城的这次半导体展会影响力并不强,这根本不重要,只要今天这条消息公布出去,那这次展会,立即就能成为本年度影响力最大的半导体展览会。
    “所以,赶紧回去准备吧!”郝成大手一挥,就这样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