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起义(二)
武昌起义后,湖南、陕西两地新军率先响应,宣告独立,连锁反应很快蔓延开来。
此时,载沣终于坐不住了。
九月初六,载沣任命老袁为钦差大臣,节制平叛的海陆各军。
朝廷不为遥制,并拨出白银一百万两为军费。
三天后,老袁离开河南,率领他当年的嫡系北洋新军南下平叛。
老袁毕竟是老袁,几天后就指挥着部将冯华甫攻下了汉口,给了武昌起义军一个下马威。
但老袁最担心的,并不在湖北牵前线,而是后方。
三年前朝廷命老袁回家休养后,载沣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清除老袁在北洋新军中的势力。
为了排挤掉老袁的嫡系,载沣大肆提拔从倭国留学回来的军校生作为新军的领导。
比如号称士官三杰的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
此时吴禄贞出任第六镇统制驻扎保定,张绍曾出任第二十镇统制,驻扎滦州,蓝天蔚出任第二混成协协统,驻扎奉天。
这些人都是留学回来的,并不属于老袁的班底,自然也不会忠于老袁。
就在老袁赶往湖北前线的同时,张绍曾、蓝天蔚率先出手了。
他们联络了一批将领联合向朝廷通电,要求以真正的立宪改革平息即将在全国蔓延开来的独立风潮。
此次事件,被称为滦州兵谏。
同一天,阎锡山在太原发动新军兵变,宣告山西独立,阎大人自任山西军政府都督。
山西独立对朝廷的震慑可想而知,要知道它距离进城的铁路车程在半天之内,这就等于是在眼皮子底下了。
于是,第二天载沣连发数道上谕,宣布即日起废止皇族内阁。
任命老袁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推行宪政。
为了对付山西闹独立的阎锡山,载沣任命吴禄贞为署理山西巡抚,令他率领新军就近前往山西平叛。
此时的吴禄贞也无所顾忌了,他截住了朝廷运往湖北前线的军火,并且和阎锡山秘密会面。
共商联合张绍曾、蓝天蔚等部,从保定、滦州、奉天三个方向围攻京城,夺取大清政权的计划。
另一边,奉天省城的革命党人在西关外,南满铁路车站附属地设立了秘密革命机关部。
推举驻在北大营的新军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为关外革命军讨虏大都督,张榕为奉天省都督兼总司令,吴景濂为奉天省民政长。
九月十六,蓝天蔚、张榕、徐镜心、商震等人在北大营秘密集会,讨论发动奉天独立。
由于倭国在奉天南部驻有军队三万多人,与会的众人担心发动起义会引起倭国的直接干涉,因而约定和平革命。
即在九月末十月初,由蓝天蔚指挥的第二混成协,以维持治安的名义,把守主要衙署及军械局,驱逐总督赵尔巽,宣布奉天独立。
不料,这一和平举义的计划,被蓝天蔚所部营长李鹤祥探知,当晚告密给赵尔巽。
赵尔巽闻讯心急如焚,他虽然是三省总督,手中却没有可靠的兵力,无法应对兵变。
赵尔巽本想联系奉省新军统制、军务帮办陈允瀚商议。
可自从武昌起义消息传来,陈允瀚便称病不出,闭门谢客,不与任何人来往,他手底下的兵将谁也调动不了。
于是,赵尔巽与谘议局副局长袁金铠合谋,急调驻扎在洮南的前路巡防营统领张宇亭率部两千五百人入省城,以巡防营监视新军。
张宇亭率部一到,赵尔巽就安心很多,委任张为全省营务处总办。
随后,赵尔巽上奏朝廷,请求撤销蓝天蔚的职务。
九月二十一,经蓝天蔚、张榕、吴景濂等人秘密筹划,奉天省谘议局召开农工商学各团体代表会。
决定成立奉天保安会,借以逼迫赵尔巽入关,实现奉天独立,并约定第二天继续召开会议。
然而,当天晚间,蓝天蔚便被张宇亭派人监视。
第二天会议上,赵尔巽带人赶到,进行保皇说教,希望全省父老们各安生业,静观时局演变。
革命党人赵中鹄大声驳斥,并要求赵尔巽立刻声明东三省独立,响应武昌起义。
张宇亭事先已经把巡防营布置在谘议局周围,这时他跳到台上,将手枪摆在面前,威胁众人。
“我张某人身为军人,只知道听命保护赵大帅。
我张某人虽然好交朋友,但我手中这支枪,它可是不交朋友的。”
与会众人见情形不妙,只好悄悄散离会场。
接着,在袁金铠的组织下,成立了奉天国民保安公会,由赵尔巽任会长,伍祥侦、吴景濂为副会长,袁金铠为参议长。
九月二十四,朝廷对赵尔巽组织奉天省保安会大为赞赏,称“该督夙秉公忠,正资倚任。”
同时,朝廷同意了撤销蓝天蔚新军协统的职务。
于是,赵尔巽召见蓝天蔚,正式宣布朝廷旨意,罢免他的混成协协统职务。
由蓝天蔚部下标统聂汝清代理,并提拔告密的李鹤祥为标统。
在此之前几天,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被他的卫队长马蕙田暗杀。
而张绍曾也被朝廷夺取兵权,以宣抚大臣名义派赴长江一带。
蓝天蔚被撤职,不得已只能经大连避走上海,奉天内外民主革命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到九月二十六,赵尔巽电告曲绍扬和陈允哲,让他们仿照奉省,召集省城各界代表会议,组织吉、黑两省保安会。
曲绍扬接到电文只表面上应承,回头就以吉林、长春学堂学生罢课为理由,将开会之事往后拖延。
陈允哲也用同样的办法,只说是前阵子水灾闹的太厉害了,眼下各州县百姓正闹饥荒、抗税抗捐。
先稳定地方要紧,等地方安定了再开会。
赵尔巽听闻消息颇为生气,他很清楚,眼下朝廷的威信力在下降,他这个东三省总督说话,也不如以前好使了。
就在赵尔巽想要上奏朝廷,裁撤吉黑两省巡抚之时,张榕、张根仁、徐镜心等人,建立了奉天联合急进会。
随后,张榕密派商震、程起陆等赴辽阳,孙祥夫、扬大实等赴开原。
石巨夫、张寿仁赴昌图,宋少侠、房怀远赴法库等地,组织各地起义。
九月三十,复州联庄会首领顾仁宜、顾仁邦等,联合庄河抗捐首领潘老四等人,以复州顾家岭为根据地,招募民军,发动起义。
同日,顾仁宜等率领军民向驻守在李家卧龙的清军巡防队发起攻击,首战告捷,打响了东北响应武昌起义第一枪。
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很快,迅速发展到近万人。
紧接着,辽阳、海城、昌图等地,皆有民众响应,纷纷起义,进攻巡防队。
赵尔巽虽然得到了张宇亭,以及他的把兄弟马腾溪、冯麟阁的支持,又撤了蓝天蔚的职。
可是面对各地纷纷而起的义军,也是无法兼顾、焦头烂额。
最关键的是,新军混成协虽然撤掉了蓝天蔚,可代理的聂汝清根本指挥不了军队,没人听他使唤。
赵尔巽无奈,只得亲自去陈府,请陈允瀚出山。
到了这个时候,陈允瀚也不好意思再病下去,于是答应率部清剿各地起义军。
正好这时,吉林巡抚曲绍扬来电,言说凤凰厅、安东、兴京等地均有起义军。
曲绍扬打算派兵清剿,希望能够跟奉省联合起来,共同剿灭各地义军。
谁都知道吉省定边军装备精良、骁勇善战,赵尔巽一听大喜,立刻就答应了。
就这样,曲绍扬亲率定边军,郑铁柱率领新军,从吉省出发,前往安东、凤凰厅。
陈允瀚率领奉天新军、混成协,前往辽阳、海城。
他们名义上都是前去清剿起义军,实际上到了地方直接与当地起义军汇合,壮大队伍。
十月十六,曲绍扬与陈允瀚在辽阳城会合。
三万定边军,两万新军,加上巡防队、山林巡察队、各地起义军等,大概有近十万兵马。
就在辽阳,曲绍扬将十万大军更名为国民革命军,举旗反清。
随即,十万大军直扑奉天,将奉天城团团围住。
此时,马腾溪在昌图平叛、冯麟阁在庄河平叛。
留守奉天城的只有张宇亭的前路、中路巡防营和部分新军,以及守城士兵、巡警等,兵力堪堪一万。
面对十万大军围城,赵尔巽和张宇亭等人都傻了。
谁也不会想到,之前一直默不作声的吉林巡抚,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举旗反叛。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曲绍扬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聚拢起十万兵马,这也太可怕了。
赵尔巽这个时候才想起来陈允瀚的家人,于是立即派人前去抓捕。
结果到陈府才发现,陈允瀚的父母妻儿,早就不见了踪影。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陈允瀚闭门不出那些日子里,已经悄悄将父母妻儿送出城了。
无奈之下,赵尔巽一边和张宇亭、袁金铠等人商议对策,一边派人前往倭国驻奉天领事馆。
希望倭国出面,调动其驻守在辽南的军队,协助平定此次叛乱。
小池张造得知曲绍扬十万大军围城后,哪里敢答应出兵帮忙?
不过,为了满铁、为了城中的倭人,小池张造倒是同意了,可以出面协调。
看看曲绍扬他们有什么条件,尽量争取和谈。
赵尔巽这时候哪里还有什么章程?小池张造肯出面帮助和谈也是好的啊,于是连忙答应了。
就这样,小池张造出城,求见曲绍扬。
“小池大人,你是来替赵尔巽当说客的吧?
我挺忙的,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说完了立刻离开。
但是,你要想劝我放弃起义,那就免开尊口,你还没这么大的面子。”
二人一碰面,曲绍扬直接说道。
曲绍扬如此不客气,小池也有些尴尬,可他还是表明了来意。
“阁下,鄙人此次前来,是受大清东三省总督赵大人所托,前来询问大人退兵的条件。
大人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负责带话回去。
至于和谈成不成的,鄙人只希望,大人不要伤及城中我国的百姓,以及不要影响南满铁路的运行。
否则,势必会影响双方关系,情势所逼,我们也只能调动驻守在旅大的军队了。”
小池这话,就是明着告诉曲绍扬,一旦伤及到倭国的利益,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
“小池大人,我这次率部前来,只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倒不是与贵国为难的。
小池大人不妨转告赵尔巽,只要他离开奉天入关,让出东三省总督职位,我也不为难他。
否则的话,大军进城,会有什么后果,我可不敢保证。”
曲绍扬也懒得跟对方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小池一听这话,有些为难,让赵尔巽离开奉天,不再任总督,这怎么可能?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没有。小池大人,如果你没什么事的话,就请回吧。”曲绍扬毫不客气的下逐客令。
小池无奈,只得离开,返回奉天城,告知赵尔巽义军的态度。
赵尔巽一听,让他离开奉天回京城,不再任三省总督,大发雷霆。
痛骂曲绍扬有负皇恩,天生反骨,定不会有好下场。
赵尔巽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奉天城,于是又把张宇亭等人找来,共同协商对策。
可城中就那么点儿兵力,面对十万大军,这些人能有什么办法?
张宇亭冒死派人前去送信,联系义兄马腾溪、冯麟阁,让他们尽快联系还在吉、黑两省的其他结义兄弟,想办法率部前来奉天城解围。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这一关,难过。
于是,众人给赵尔巽出主意,让他先跟曲绍扬谈,尽量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派援兵。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曲绍扬兵围奉天的第二晚,奉天城里就出事了。
留在城中的曲振武、韩绣堂、林书晟、林书琪等一众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兵,以及他们这半年来拉拢的人马,联合了留守在城中的新军,发动兵变,夺取东城门。
曲振武在巡防营历练这半年多,成长很快,兵变之时,他一马当先冲向东城门。
在马上连开数枪,直接打死好几个守城的官兵。
紧接着,众人冲到了城门下,一边与守城军士激战,一边费力的打开了东城门。
城外,曲绍扬率领大军正等着呢,一见城门敞开,立刻带兵冲了进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