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2章 搜查太子府!!
    第982章 搜查太子府!!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大地,驱散了昨夜的黑暗,
    应天城恢复了往日繁忙,一切回归正常,仿佛昨日的戒严与肃杀从未存在。
    但在皇城之中,肃杀之气依旧浓烈,
    禁军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增多,部署得更靠近皇宫。
    早朝匆匆结束,议事内容依旧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真正的大事从不会拿到朝堂上公开讨论,让众人皆知,
    而是会在六部九卿等高级官员的私下碰面中定夺。
    随着一众朝臣鱼贯而出,皇城才多了几分生气。
    杜萍萍走得很慢,渐渐落后于文武百官,最后索性停下脚步。
    待百官的身影消失在恭道尽头,
    他径直转身,朝着奉天殿走去。
    按常理,陛下会在早朝后步行前往武英殿处理奏疏,开启一日的忙碌。
    但今日不同,太子仍在东宫养病,陛下并未去武英殿。
    来到奉天殿门口,
    杜萍萍一眼就看到了即将远去的帝驾仪仗,连忙追上前:
    “陛下!陛下!”
    朱元璋顿住脚步,回头望去。
    杜萍萍拖着略显肥硕的身躯急匆匆赶来,扑通一声跪倒在青石板路上。
    朱元璋眉头一皱:“何事?”
    杜萍萍抬眼扫了扫周围,沉声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屏退左右。”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轻轻挥了挥手。
    周遭宫女、太监立刻四散退开,只剩下大太监垂手侍立在侧:
    “说吧。”
    杜萍萍酝酿片刻,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然:
    “陛下,昨日太子殿下昏厥之事,
    臣回去后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始终无法安心。
    臣恳请陛下,准许锦衣卫彻查太子殿下一日内的饮食、用度,
    以及所有接触之物,彻底排查隐患!”
    朱元璋眼眸微缩,一股无形的杀意悄然浮现,
    盯着跪倒在地的杜萍萍看了许久,才淡淡道:
    “准,既然要查,就务必查清楚。”
    “多谢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太子殿下排除隐患!”
    朱元璋转头对身旁的大太监吩咐:
    “命温诚带人跟随,一同探查。”
    说罢,他一甩袖袍,快步朝着东宫方向走去。
    身后,杜萍萍再次叩拜:
    “臣即刻行动!”
    起身时,杜萍萍脸上神情微妙,
    从陛下如此爽快的应允来看,
    陛下显然也对太子的身体状况存疑,并未全然相信身体无碍这等说辞。
    他摇了摇头,面露凝重,转身朝着锦衣卫衙门而去。
    此事需绝对心腹方可胜任,
    他必须回去仔细挑选人手。
    临近正午,锦衣卫衙门外,
    市易司司正陆云逸带着十几名亲卫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相隔不远的六部衙门吏员见此情景,
    先是脸色微变,随即满是好奇,出了什么事?
    待陆云逸带人进入锦衣卫衙门后,
    吏员们纷纷返回,匆匆向自家上司禀报。
    不多时,“陆云逸与杜萍萍一同离开锦衣卫”的消息便传遍了六部,连都督府都有所耳闻。
    所有人都对此深感震惊,甚至觉得荒谬,
    在整个朝廷衙门中,
    公开与锦衣卫老死不相往来的本就不多,
    市易司便是其中之一,缘由便是两部主官素来不合。
    如今这两个死对头居然搅和在一起,实在反常。
    对于外界议论,陆云逸与杜萍萍毫不在意,离开皇城后便径直前往太子府。
    午时三刻,日头正烈,太子府中门大开。
    太子妃吕氏站在门前,眼神疑惑地望着前方近二十人,
    其中一半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另一半则穿着市易司衙服,
    两队人站在一起,颇有几分滑稽。
    “陆大人、杜大人,你们这是?”
    吕氏秀眉微蹙,轻声发问。
    一旁,长相清秀的朱允炆站在她身旁,同样满是疑惑,
    目光带着审视扫过在场之人,
    视线尤其在陆云逸身上停留许久,
    这人刚遭遇刺杀,居然这么快就生龙活虎了?
    陆云逸未理会这些目光,
    上前一步,手中举起一封盖着明黄封皮的圣旨:
    “太子妃,奉陛下与太子手令,我等前来太子府公干。
    还请太子妃带着府中所有杂役、侍者暂时前往别院暂住。”
    吕氏眼中疑惑更甚,挥手让身旁的年长太监接过圣旨。
    她展开圣旨,目光快速扫过内容,
    最后落在角落的皇帝印与太子印上,心中疑窦更深,
    哪有让朝臣来太子府公干的道理?
    这时,杜萍萍也上前一步,神色显得格外谦卑,语气和煦:
    “事出紧急,未能提前通知,还望太子妃海涵。
    但此事关乎太子殿下身体康健,
    还请太子妃即刻带人前往别院,期间任何人不得离开。
    稍后,我等还需传讯、问询府中之人。”
    “你们想干什么?”
    吕氏眉头一竖,语气陡然转厉。
    杜萍萍神色不变,躬身一拜:
    “臣等奉旨行事,还请太子妃配合。”
    吕氏还想争辩,却被身旁的朱允炆拉了拉衣袖,轻声劝道:
    “娘,咱们先去别院吧,别耽搁了他们办事。”
    吕氏的脸色这才稍缓,轻轻点头,语气带着警告:
    “本宫不管你们要做什么,
    但这里是太子府,你们需守规矩,不得毛手毛脚。
    若是府中物件有任何差池,本宫绝不轻饶!”
    “是,还请太子妃放心。”
    杜萍萍与陆云逸一同躬身应答,
    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吕氏看向身旁的太监,吩咐道:
    “让府中所有人停下手中活计,随本宫去别院,侍卫,需要给你们留下吗?”
    杜萍萍眼珠一转,看向陆云逸,随后答道:
    “回禀太子妃,侍卫也需一并前往别院,一个都不能少。
    稍后,臣会派人去别院问话。”
    “你!”
    吕氏气得脸色微白,却还是压下怒火,转身便走:
    “走!倒要看看两位大人能搞出什么名堂!”
    待太子妃带人离开,
    杜萍萍方才板着的脸瞬间垮下来,面露愁容:
    “陆大人啊,这次下官可是把太子妃得罪狠了。”
    陆云逸未理会他的抱怨,
    而是朝着街角巷尾挥了挥手。
    正当杜萍萍面露疑惑时,整齐有序的脚步声陡然响起,
    东西两条街道的尽头,各出现了一百名披甲禁军,
    领头之人正是应天卫指挥使徐增寿。
    杜萍萍看着禁军缓缓逼近,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心头猛地一紧,
    这人不会是想杀人灭口吧?
    直到徐增寿在二人身前站定,眼中露出年轻人独有的锋锐,他才松了口气,
    要灭口,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
    “大人!”
    徐增寿躬身行礼。
    陆云逸点了点头,沉声道:
    “将太子府中所有侍者、嬷嬷、太监尽数移送至别院,严加看管,任何人不得离开半步。”
    “是!”
    徐增寿挥了挥手,一队百余人的军卒立刻四散开来,朝着太子府别院冲去。
    杜萍萍见此情景,脸色凝重,却未觉得有任何不妥,
    换作以往朝代,太子府出现带甲军卒便是滔天大祸,
    可如今局势特殊,反倒显得合理。
    “杜大人,开始吧。”
    陆云逸开口道,“你负责前院,本官负责后院。
    尽数搜查后,将可疑的物件、食物挑选出来,
    随后你我互换区域,再查一遍,
    如此一来,应能将府中隐患尽数找出。
    最后,咱们再一同核验那些可疑之物。”
    杜萍萍觉得这法子稳妥,点了点头,还不忘调侃:
    “那下官可要与陆大人比一比,看谁先找出问题。”
    陆云逸未接话,只淡淡瞥了他一眼,
    便迈步向太子府内走去,似是不屑与之比较。
    杜萍萍脸色一僵,很快调整好心态,挥手道:
    “所有人跟我来!”
    二十余名锦衣卫精锐立刻应声,簇拥着他进入太子府。
    太子府内,日头高悬头顶,
    金色阳光洒在青石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蝉鸣声此起彼伏,却愈发衬得府中寂静,
    除了搜查人员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响。
    杜萍萍领着锦衣卫精锐直奔前院膳房。
    膳房内,案台上还摆着未收拾的餐具,陶碗、瓷盘码得整整齐齐,
    旁边竹筐里装着新鲜蔬菜与肉类,
    墙角的米缸、面缸盖着木盖,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酱料香味。
    “都仔细点!把银簪拿出来,每样食材、每样调料都要试!”
    杜萍萍站在膳房门口,
    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锐利地扫过屋内,
    “尤其是油盐酱醋,还有那些干货药材,半点都不能漏!”
    锦衣卫们轰然应诺,纷纷掏出腰间的银簪与验毒用具,
    小心翼翼地将银簪戳进米缸,米粒洁白饱满,银簪拔出后依旧光亮,
    戳进面缸,面粉细腻无杂,银簪也无任何变色。
    这时,一个锦衣卫拿起案台上的一小包当归,眉头骤然皱起:
    “大人,您看这个!”
    杜萍萍快步走过去,接过那包当归。
    寻常当归颜色呈棕褐色,质地柔韧,
    可这包当归却泛着淡淡的青黑色,边缘还有些发脆。
    他用指甲掐下一点,放在鼻尖轻嗅,
    除了当归本身的药味,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涩味。
    “试毒!”
    杜萍萍沉声道。
    锦衣卫立刻将银簪戳进当归,
    片刻后拔出,银簪尖端竟微微发黑!
    “有毒?”
    旁边的锦衣卫惊呼一声,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刀柄上。
    杜萍萍脸色一沉,连忙摆手:
    “别慌!先收起来,做好标记,
    等会儿跟陆大人那边的可疑物一起核验,再查查其他药材!”
    他清楚,银簪试毒并非万无一失,
    许多无毒之物也会让银簪发黑,不可贸然定论。
    众人继续搜查,翻遍了膳房的药材柜,
    除了这包当归,其余的人参、黄芪、枸杞均无异常,
    从药材的出入账目来看,上一次更换药材是在三日前。
    杜萍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若是真想下毒,为何只动这包当归?
    太子殿下虽常用当归煲汤,
    却并非每日都用,这毒下得也太刻意了。
    紧接着,他们前往前院书房。
    书房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经史子集,案台上放着笔墨纸砚,
    旁边还有一个打开的锦盒,里面装着几卷未看完的奏疏。
    一个锦衣卫蹲在书架旁,手指拂过书架的榫卯处,忽然停住:
    “大人,这里有问题!”
    杜萍萍走过去,顺着对方的手指看去,
    书架最底层的一块木板,榫卯处比其他地方松动不少。
    他伸手一拉,木板竟被拉开一条缝隙,里面藏着一张折迭的纸条。
    “拿出来!”
    杜萍萍有些狐疑,却还是立刻吩咐。
    锦衣卫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出纸条,
    展开一看,上面是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迹:
    “娘,家里的田收成还好吗?
    我在太子府当差一切都好,
    您不用惦记,下月我就托人捎银子回去。”
    杜萍萍凑过去一看,脸色瞬间垮了,竟是个小太监写给家里的家书!
    他又好气又好笑,却也难掩失望,挥了挥手:
    “收起来,做好标记,找到这个小太监,查清他的家人背景!”
    另一边,陆云逸正带着亲卫搜查后院的寝殿与库房。
    他站在寝殿内,缓缓踱步打量,
    明黄色的帐幔低垂,床榻整理得一丝不苟,
    旁边的梳妆台摆着太子妃的首饰盒,案台上放着一盏未喝完的茶。
    陆云逸没有急着动手,而是绕着寝殿走了一圈,
    目光最终落在帐幔的边角处,
    那里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淡褐色斑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把帐幔取下来,看看这个斑点是什么。”陆云逸沉声道。
    亲卫立刻上前,小心地将帐幔取下,平铺在地上。
    陆云逸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蹭了蹭斑点,指尖有些发黏,
    再凑近闻了闻,并无异味。
    “取点水来,用布蘸湿擦拭。”
    手下人很快端来水,用布蘸湿后轻轻擦拭斑点,
    斑点竟慢慢淡去,最后只留下一点浅浅的印记。
    “大人,像是水渍,也可能是虫蛀后留下的痕迹,不是毒粉。”
    陆云逸点了点头,吩咐道:
    “收好标记,所有人仔细搜查,尤其是太子的贴身之物,
    枕头、被褥、衣物,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很快,亲卫们找出了一件材质特异的长袍,
    以及两个造型古怪、内部中空的茶杯。
    陆云逸看着这两样东西,脸色凝重,
    若想凭借这些物件下毒,实在太过不稳妥,不像是精心策划之举。
    巴颂在翻找一个旧木盒时,忽然喊道:
    “大人,这盒子有夹层!”
    陆云逸连忙走过去,那是一个紫檀木盒,
    表面雕着莲纹,看起来有些年头。
    手下人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件旧玉佩,
    陆云逸用手指敲了敲盒底,声音空洞,确实有夹层。
    撬开盒底,夹层内空空如也,只有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写着几行字,
    “洪武二十年秋,太子赐臣紫檀盒,内藏和田玉一枚,臣感圣恩,谨录于此。”
    落款是詹事府的一位官员,早已致仕还乡。
    “虚惊一场。”巴颂小声嘀咕。
    陆云逸却未松气,盯着空夹层,眉头皱得更紧:
    “和田玉去哪了?继续找!”
    不多时,库房被翻查一遍,巴颂回来禀报,轻轻摇头:
    “大人,没找到和田玉。”
    陆云逸点了点头:
    “继续搜下一处!”
    时间一点点流逝,日头渐渐西斜。
    申时初,杜萍萍已在前院庭院中等候,
    地上摆着几个铺着白布的木盘,里面放着他们找出的可疑之物,
    青黑色的当归、小太监的家书、杯底留着褐色印记的茶盏、三个圆碟,
    还有一些古怪的文书与装饰,几乎摆满了半个庭院。
    “陆大人,您那边怎么样?”
    见陆云逸过来,杜萍萍连忙迎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狐疑。
    陆云逸挥了挥手,二十余名亲卫将找到的可疑之物同样摆在白布上,占据了庭院的另一半空间:
    “可疑之物不少,但想凭借这些下毒,还不够,你这边呢?”
    杜萍萍叹了口气,指着地上的物件:
    “都在这里了,弟兄们看着可疑,仔细核验后却没发现实据。
    最可疑的是这包当归,
    但张武说,当归变质后也会让银簪发黑,并非一定有毒。”
    陆云逸双手叉腰,点了点头:
    “互换区域,再查一遍。”
    “陆大人,这般大张旗鼓地搜查太子府,真的合适吗?”
    杜萍萍有些顾虑,他们这些外臣将太子府翻得底朝天,传出去便是大逆不道之举。
    陆云逸神情坚定:
    “太子殿下是君,家事亦是国事,容不得半分疏忽。
    旁人可以坐视不管,但我等身为大明忠良,断不能置之不理。”
    杜萍萍听后,脸色有些古怪,却未反驳。
    虽说这年轻人一肚子坏水,做事也心狠手辣,
    但即便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也从未说过他有不忠之举,其所作所为,皆是忠君爱民。
    “那陆大人,咱们继续查吧。”
    杜萍萍挥了挥手,一众锦衣卫立刻散开,朝着后院方向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