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3章 怎样当好一名千户
    第533章 怎样当好一名千户
    陆云逸带着一行人朝着不远处的大殿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人与他打招呼,还有不少人恭敬行礼参拜。
    陆云逸和李景隆面带微笑,一一颔首回应。
    临近大殿时,陆云逸隐约能看到殿内宽敞的空间和摆放整齐的座椅。
    李景隆一边走一边说:
    “都督府的几位参谋会讲解如何正确制定战术以及绘制双方军力地图,
    还有一些外地来的将领,会讲述水战和步战的要点。
    不过今日讲课,官职最高的便是你了,都督府的一些大人可都是专门为你而来。”
    “我??大将军不上去讲一讲吗?
    这些青年才俊,可都是大将军召集进京的。”陆云逸满脸诧异。
    “原本大将军是打算讲一些的,
    但朝臣们认为,有外邦使臣在场,
    若是大将军一时兴起,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那就不妥了。”
    李景隆的脸色有些古怪,陆云逸亦是如此。
    陆云逸眉头一竖:
    “荒唐,大将军身经百战,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心里难道还不清楚吗?”
    李景隆深以为然:
    “依我看,朝臣就是不想大将军出风头。
    而且,这还是在他们国子监的地盘上。”
    陆云逸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战事已然结束,文武之争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难道非得争出个高下才肯罢休?”
    “古已有之,宫中都已经习惯了。”
    李景隆耸了耸肩,看向身后如同小透明般的杨士奇,低声问道:
    “这就是你给孙思安找的老师?那个杨士奇?”
    “怎么样?”
    “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不知学识如何。”
    “学识足够用就行,军中弟兄们都夸赞他教得好。
    有不少年纪稍大的军卒,都已经开始识字了,都是他的功劳。”
    李景隆眼睛一亮:“这么厉害?改日借我用一用。”
    “用在哪里?”
    陆云逸侧头瞥了他一眼,好奇地问道。
    “颍国公已经进入京畿,不日就会返回。
    都督府对‘三三制’的优缺点已经钻研得差不多了,准备找一个千户所进行操练,看看实际效果。
    但我总觉得,他们这样做不太妥当.
    仅仅靠口头讲解,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卒怎么能明白呢?
    还是得找一些识字、通晓道理的军卒来做这件事,至少要能听得懂话。”
    陆云逸听后,轻轻点了点头:
    “等结束后,你自己跟他说吧,若是他愿意去,军中不会阻拦。”
    李景隆高兴起来:“云逸,多谢了,用完就还你!”
    大殿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座椅,前方还有连接在一起的长桌,
    看起来像是把平日里学子上课用的长桌都搬了过来。
    屋内已经有了不少人,大多聚集在后方,有地站着,有地坐着。
    侍者在其间来回忙碌着。
    见他们进来,两名侍者立刻快步迎了上来,引领陆云逸和李景隆入座。
    李景隆身为国公在第一排,陆云逸在第三排,
    沐楚婷则被安排到了另一边的女眷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徐增寿的正妻,也就是沐楚婷的姐姐也在其中。
    二人见面后,顿时喜笑颜开,小声嘀咕着什么,还时不时地偷笑。
    “见过大将军、岳父大人、魏国公、申国公、耿都督.”
    陆云逸虽然升了官,但与第一排的勋贵相比,地位还是相差甚远,
    只能挨个恭敬称呼问好,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
    第二排是朝廷上的诸多大儒以及六部九卿的堂官。
    第三排大多是都督府的诸位佥事,都是熟面孔,
    所以他也没有感到太过拘谨,干脆利索地坐了下来。
    他身旁是颍国公旧部、右军都督府佥事张铨,
    张铨六十多岁,虽然胡子白,目光炯炯有神,身体极为硬朗。
    “张大人”
    张铨笑着点了点头,上下打量着他:
    “如此年轻就成为地方大员,真是少见啊,坐吧。”
    陆云逸笑着坐直身体。
    前军斥候部中一些人的外放任职,便是找的张铨帮忙。
    张铨是军中老资历,又是颍国公心腹,能量远超陆云逸的想象。
    而且,京中现在有传闻,张铨明年有望封侯。
    陆云逸压低声音,笑着说道:
    “等明年若是再举行此等盛事,张大人可就要坐到第一排了,提前恭贺大人。”
    张铨也没有出言否认,笑着摆了摆手:
    “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这些都是虚名。
    唯一期望的,就是家中子嗣能在军中有所建树。
    至于我自己.说实话,也不知从何时起,
    都督府的事务变得越来越繁杂琐碎,
    各地送上来的文书都故弄玄虚,说得冠冕堂皇,
    本官每日看这些文书,都觉得头疼不已,只想早早离开这里。”
    听闻此言,陆云逸有些尴尬。
    由于都督府的宣扬,他名声在外,
    一些地方卫所和都司官员纷纷效仿,
    把文书写得极为详细复杂,还抓不到重点,远不如原来那般简单直接。
    陆云逸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抱怨此事了。
    张铨似笑非笑地看着陆云逸,语气中带着几分打趣。
    “这些小崽子啊,都开始学你,可学得四不像,反而连仗都不会打了。
    大同那边有几个千户所与也速迭尔交手,用的都是你的法子,
    事事力求精细,出兵之前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可结果.还不如以往呢。”
    张铨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一旁几位佥事也看了过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们给本官的感觉,就像是在照猫画虎,
    好像有根弦没搭对,怎么看都别扭。”
    对于这一点,陆云逸心里明白,
    是他们分不清哪些该详细安排,哪些该灵活应变,哪些该放权,其中界限难以把握。
    “张大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战法,
    强行模仿他人,反而会让自己原本的路走偏。”
    “你说得没错”张铨摆了摆手,
    “不说这些烦心事了,今日你打算讲些什么?”
    陆云逸没有隐瞒:
    “前军斥候部许多将领已经得到晋升,现在也调来了一些新将领。
    所以今日下官打算讲一讲如何做好一名将领。”
    此话一出,张铨以及几位佥事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个好,各地来的小子都知道你打仗厉害。
    但咱们都清楚,没有好的下属,将领再能打也无济于事。
    只可惜他们看不到这一点。
    今日你正好来讲讲,让他们重视这个问题。”
    “是!”时间悄然流逝,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宽敞大殿就已经座无虚席,
    最后实在坐不下了,不少人只能挤在过道里,就连两旁的书柜都被搬了出去。
    负责操持此事的礼部官员急得满头大汗。
    现在整个大殿变得喧闹无比,人头攒动,乌泱乌泱的。
    好在大殿的设计十分合理,穿堂风徐徐吹过,
    加之摆放了大量的冰块,倒也不算炎热。
    授课很快开始。
    都督府的几位参谋依次上台,讲述了一些制作方略的心得,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官员们听得昏昏欲睡,
    而诸多外地来的学员们却认真无比,全神贯注地做着笔记。
    更为显眼的是那些外邦使臣,他们如获至宝!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时辰转瞬即逝,
    到了申时初,原本安静的大殿内陡然响起一阵哗然。
    他们看着走上台的陆云逸,不知多少人面露惊叹,倒吸了一口凉气。
    实在是太年轻了!
    年轻到一些学员还以为是同僚走上了台。
    陆云逸上台之后,前几排原本昏昏欲睡的大人们都打起精神,坐直身体,
    甚至打开了身前的文书,准备记录。
    沐楚婷坐在一众女眷当中,
    看着自家夫君在台上的风采,眼中闪过浓浓的崇拜。
    这让一旁的沐诚琇大为震撼,
    心想一向心高气傲的小妹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台上,陆云逸看着讲台上那两个向外发散声音的巨大铜喇叭,不禁暗自好笑。
    “喂喂喂”
    年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让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都变得轻快了些许。
    陆云逸看向台下至少千余人,毫不避讳地指了指讲台上的两个铜喇叭:
    “此物名为铜喇叭,是本官在庆州时所做,
    目的是让军令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各个军卒耳中。
    但做出来之后,我却觉得此物有些多余。
    只因那时本官不过是个总旗,手下也就五十人,
    大声喊一声就能听到,此物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大殿内响起一阵哄笑。
    陆云逸继续说道:
    “承蒙大将军赏识,我获得了外出打仗的机会,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升了官。
    早些年无意间制作的铜喇叭,也终于有了用处。
    你们知道,这中间间隔了多长时间吗?”
    在场一些人连连摇头。
    “将近六年!今日我说这件事,是想告诉在场的各位,
    技多不压身,永远不要停下学习,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一些原本瞧不上的本事。
    而今天,本官不谈战法,
    来讲一讲如何做好一名千户,也就是军队中的基层将领。
    你们,日后有的会成为将领,有的会战死沙场,也有的会自暴自弃,得不到升迁。
    但我希望,在场的众多弟兄,
    能将今日本官告知你们的事情牢牢记住,
    若是日后能派上用场,定会让你们省不少工夫。”
    陆云逸转身在识字板上快速书写。
    [怎样当好一名千户]
    陆云逸转过身来,面带微笑:
    “在本官看来,战场上一支五千人的队伍,
    若是运用得当,就能扭转战局,决定一场局部战事的胜利。
    其中,除了一军主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千户。
    主将的军令需要下达到千户,再由千户传递到百户和军卒。
    而主将所能接收到的讯息,
    都是由军卒收集,从小旗、总旗、百户,最后汇总到千户,最后到达将领!
    重要的信息着重汇报,不重要的简要汇报。
    可以这么说,千户这一职位,就是一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主梁,
    少了他们,整个军队运转都会陷入不畅!
    而我,也是在想明白如何做好一名千户之后,
    才得到了上官赏识,获得了更多的打仗机会。”
    这么一说,不少人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说什么都不如升官的诱惑大!
    陆云逸笑了笑,回头写道。
    [一、要勤快]
    “千户要对所管辖千户所的大小事务亲力亲为。
    比如所内防御设施是否完备,军卒训练情况是否良好,
    了解所驻扎地区的地形地貌、周边村落情况,清楚民情风俗,以及是否存在潜在隐患等等。
    不能因为事务繁杂就偷懒,
    要做到事事心中有数,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二、多学习]
    “要多看兵书,这样才能领会上官意图。
    上官命令下达后,作为具体的执行者,
    你们要理解上官的部署和作战意图。
    明确千户所在整个军事防御体系或作战计划中的位置和作用,
    是负责主攻、防守、殿后还是迂回包抄等。
    如此才能制定相应战术,合理安排兵力,充分发挥战斗力。”
    此言一出,诸多年轻军卒们有些懵懂。
    但一些带过兵的都督府大人们则眼前一亮,
    他们最头疼的就是下属不能领会自己的意图,导致能赢的战事打输,弄得一团糟。
    [三、多研究]
    “这是我一直推崇的一点,就是要仔细研究。
    要全面了解敌情、我情、地形和百姓城池的情况。
    对于可能存在的敌人,包括敌对势力的兵力部署、活动规律、武器装备等情况,
    要通过斥候或与当地百姓交流等方式,不间断地进行侦察和收集信息。
    同时,要清楚自己千户所军卒的数量、素质、擅长的作战方式等,
    以及所管辖区域的地形特点,
    如山川河流的分布、道路的走向等,
    以便在作战时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制定出更有效的作战计划,
    就算是打不过,至少还能跑嘛。”
    如此言简意赅地讲解,让诸多年轻军卒重视起来,
    一个个眉头紧皱,认真思考。
    [四、看好图]
    “第四点,要掌握千户所的一切地图!
    城堡、关隘、屯田以及可能发生战事的地点,
    还有有利于我军的地形,都要在地图上详细标注出来,牢记于心。
    这些东西,战前不准备,等打起来再去查找就晚了,敌人可不会等你。”
    [五、多沟通]
    “在制定作战计划或执行任务前,要与手下百户和军卒们多沟通!
    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敌人突袭、天气变化、粮草供应等。
    并从最坏的情况出发,制定应对措施。
    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含糊。
    还是那句话,等真遇到问题了,再去解决,已经晚了。”
    [六、当断则断]
    “这是为将者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果断而且有下命令的决心!
    在掌握了足够信息,对作战形势有了准确判断后,
    要果断下达命令,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就算是让弟兄们去送死、去殿后,那我也劝你果断,说话要铿锵有力!
    任何一次战事都不可能有十成的把握获胜。
    如果有七成左右的把握能够取得胜利,就要敢于出击,不能因为追求必胜而错失战机。
    在下达命令时,要清晰明确,
    让下属清楚知道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确保整个作战行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七、要团结]
    “作为千户,一个指挥所承上启下的将领,
    要与手下的百户、总旗等各级军官建立合作关系。
    要在目标上保持一致,都以保卫国家、维护安全为共同目标!
    在行动上要协调配合,互相支持,不能互相扯皮、推诿责任。
    千户更要以身作则,为军卒们树立榜样,使整个千户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八、立风格]
    “在战场上,怕没有用,只有拿起刀砍死敌人才能得到休息、胜利。
    作为千户,要培养军卒们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
    遇到敌人时要猛打猛冲猛追,
    尤其是在追击敌人时,要毫不留情,
    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力求彻底歼灭!
    应杀尽杀!
    记住!只有死去的人才不会成为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