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83章 供后世瞻仰
    百姓们奔走相告,将这喜讯传遍四方。他们感激皇上恩德,也对大秦未来充满期待。
    咸阳城广场上,百姓自发聚集。他们高举匾额,上书“感念皇上恩泽,祈愿大秦昌盛“等字样。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震天动地,令人动容。
    随后,百姓们为嬴政立起一座巍峨石碑。碑上镌刻“秦皇仁德、泽被苍生“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嬴政画像与事迹简介也被精心铭刻碑上,供后世瞻仰。
    消息很快传入宫中,嬴政得知百姓立碑之事,心情激荡不已。他召来杨凌等重臣,共分享这份喜悦。
    “陛下,百姓如此爱戴于您,可见您的治国之道深得民心啊!”杨凌由衷赞道。
    嬴政微笑道:“此皆朕份内之事。朕为天下之主,自当以百姓福祉为念。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定,朕心甚慰。”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然治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朕尚需与诸卿同心协力,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要务。不知诸卿可有良策?”
    “正是!这世间哪会真有方士?简直荒唐!”赵高也急忙随声附和。
    然而他面上却不露痕迹地掠过一抹诡秘笑意。
    “不过这样反倒更好,经此一事,扶苏与蒙恬二人被投入大牢,已然彻底失去与公子相争的资格!”
    “只待陛下百年之后,届时您振臂一呼,这大秦江山,便是您的囊中之物了!”
    赵高这般说着,眼中燃烧着炽热的野心之火。
    他仿佛已然看见自己操纵年幼的胡亥,成为幕后掌控者的景象。
    然而胡亥听闻此言,并未如预期般欣喜,反而蹙眉凝视着他。
    “赵高,本公子的话,你莫非又置若罔闻?”
    “本公子说过,对帝位毫无兴趣,谁愿坐谁便去坐!”
    “本公子所求唯有长生不死!”
    胡亥言语间眼中迸发出癫狂的光芒!
    与对权力的渴求相比,他对永生的向往显然更为强烈!
    毕竟只要获得永生,世间还有什么不可得?
    就连始皇帝都在追寻的东西,其诱惑力可想而知!
    这也正是赵高在洞悉胡亥心思后,仍选择扶持他的缘由。
    相较于扶苏,胡亥实在易于掌控得多。
    只要自己能助他找到长生之法,胡亥便将永远受自己摆布!
    届时,自己便是大秦真正的幕后主宰!
    思及此处,赵高赶忙应声。
    “公子放心,老臣定当竭力办妥此事!”
    “只是.“
    说到此处,他略显迟疑。
    “只是什么?”胡亥不悦地皱眉。
    “只是那徐福,老臣昨夜观测星象,见其命星璀璨夺目,似有大气运庇佑,若要取其性命,恐怕不易。”赵高谨慎回禀。
    昨夜他连夜请来众多方士推算徐福命格,所得结论如出一辙。
    这令他暗自心惊。
    胡亥闻言冷嗤:“大气运加身又如何?”
    “这普天之下,还没有我胡亥不敢杀之人!”
    “夫子,你门下宾客众多,即刻传令下去,但凡能提供徐福踪迹,或取其性命者,本公子必有重赏!”
    “若能献上徐福首级者,赏万金,封千户侯!”
    胡亥说这话时,眼中尽是疯狂与狠厉!
    与扶苏相比,他更像是个被骄纵惯了的纨绔,行事肆无忌惮,全然不计后果。
    赵高闻听此言明显一怔,深深望了胡亥一眼,方才颔首。
    “谨遵公子之命。”
    与此同时。
    咸阳天牢。
    作为大秦关押重犯之地,此处终年阴暗潮湿,寒气逼人。
    扶苏独坐牢房角落,神情恍惚。
    至今他仍难以接受眼前现实。
    自己就这么被打入天牢了?
    父皇他.竟真信了那徐福的妄语?
    想到那个始终从容不迫的青年,扶苏便怒火中烧,狠狠捶向地面!
    全是那个混账!
    若非是他,自己怎会沦落至此?!
    正当他愤懑难平时,隔壁牢房忽然传来动静。
    随即响起蒙恬虚弱的话音:
    “公子,切莫如此。”
    “如今你我身陷囹圄,须当心隔墙有耳。”
    听得蒙恬提醒,扶苏这才警醒,惶然环顾四周,见无异常方才急忙凑到蒙恬牢门前。
    “蒙将军,你伤势如何?”
    扶苏忧心忡忡地注视着蒙恬。昨夜入狱后,这位将军便遭狱卒严刑拷打,此刻模样甚是狼狈。
    “末将无碍。”
    蒙恬缓缓摇头,望向扶苏的目光带着歉疚。
    “此番变故,皆是末将之过,连累公子了。”
    扶苏连忙摆手:“将军何出此言?”
    “若非将军点醒,扶苏恐怕仍沉溺于徐福的谎言之中。”
    “若论连累,也该是扶苏连累了将军。”
    二人执手相望,皆从对方眼中看到真挚情谊。
    在此危难时刻,他们非但未曾相互怨怼,反而都在为对方考量。
    这份情谊让彼此关系不觉又亲近几分。
    扶苏在蒙恬牢门前席地而坐,感慨道:
    “将军,你说那徐福,究竟是不是江湖骗子?”
    “为何父皇会对他深信不疑?”
    这也是扶苏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那徐福看似年岁尚轻,甚至比自己还要年少几分。
    但无论谈吐或气度,全然不似寻常方士。
    更令人费解的是,父皇对待他的态度实在反常。
    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是扶苏前所未见的。
    须知父皇虽雄才大略,却也是多疑之人。
    否则当年也不会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谶语,便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面对扶苏的疑问,蒙恬也陷入沉默。
    他同样不知该如何作答。
    作为始皇帝最倚重的大将之一,他对圣心的了解自然远胜扶苏。
    但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困惑,为何始皇帝会对一个全然不似方士之人如此信任。
    “公子,此事末将也不得而知。”
    “但末将可以肯定,那徐福绝非等闲之辈。”
    “而且“他顿了顿,略显犹豫。
    “而且什么?”扶苏急忙追问。
    “而且末将以为,此番事变,或许另有隐情。”蒙恬沉声道,眼中精光一闪。
    “哦?将军何出此言?”扶苏不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