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61章 061 带清的第一狙击手(下)
    虽说绵寧长得像个乡下土老帽,甚至远看跟蒋公穿上了清朝皇袍似的,不过本事还不赖,骑马射箭放枪这些皇子必备的体育技能一个都没落下。
    而且这会儿碰到了天理教这些人打过来,他也是毫不慌乱。
    因为看到了这好枪,还附带了里面的说明书,他看到上面说的大白话,也明白了。
    跟宫里的那些鸟枪,都是一个打法,就是子弹是后装,而且装饰非常华丽。
    上面全都是俄罗斯特色的精致纹,绵寧摸过以后也爱不释手,心想皇阿玛看到这“宝枪”大概也捨不得用。
    但他现在也想不到,他以后当了皇上,大概要破了带清皇帝的抠门纪录。
    至於子弹装填,也是非常方便,打开活门以后,把子弹推进枪膛,结构简单,但也巧妙。
    推进子弹以后,关上活门,对准了覘孔,而且还要按照上面说明的,调整了覘孔的射击距离。
    绵寧虽然看著土老帽,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脑子。
    相比於嘉庆,可能以后他是道光皇帝的时候,问道的问题,也不是太愚蠢,甚至还问起来了小媳妇维多利亚是否婚配,国中情况如何。
    反而是嘉庆一朝,经常闹一堆错进错出的外交笑话,反而道光在庚子年(1840)英国人打过来以前,虽然穷的叮噹响,但是也还算强硬,比如那彦成直接把浩罕国弄成了奴才伯克,杨芳这个抽象带师追到了山上抓住了张格尔。
    还有和那彦成一起行动的老將杨遇春,这辈子乾脆就是打出来的,早年间还跟著福康安去打过林爽文,翻山去过廓尔喀,镇压白莲教的kpi估计有一半都是他的。
    其实,带清也不是没有良將,就是地球online的版本更新,进入了19世纪以后快的离谱,以至於这些老傢伙,几乎都赶不上进度了。
    现在他摆弄这快枪,也很快就上手了,甚至还有个天理教的信眾,这会儿就爬到了城墙上,正好让他给瞄上了。
    就这么个距离,还有这种好枪,绵寧很快就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过去,只见那个教眾被爆头,往后便倒,直接从宫墙上摔了下去。
    “二爷好枪法!”
    这孙公公一边和小太监拾掇房顶的这些步枪,一边还给绵寧叫好。
    说起来,他们上来以后,倒也是专业的,弄来了一堆弹子,虽说这个玩意儿材质上差了不少,可是也算是有用的。
    “孙公公,你別光看著,也来放两枪,嚇唬嚇唬这些贼人。”
    绵寧是皇子,事情紧急,有贼人打过来了,他可以在宫禁里放枪,可是孙公公和小太监,他们就没有这个胆子。
    虽然算是机智,带了弹子过来。
    “奴才不敢。”
    “我也不要尔等杀贼,只不过是放两枪壮壮声势。”
    “那奴才也不敢啊。”
    “我皇玛法高宗纯皇帝在的时候,神机营有时也是朝天放枪,他们那样”
    虽说要来的援兵里,也有神机营那帮人。
    这样孙公公和两个小太监也不敢,只管给绵寧在一旁装填弹药。
    在养心殿台阶上的绵志,此时也看到了有更多的贼人在爬墙。他这边拿的是普通鸟枪,倒是抬手一枪,直接把第二个敢於上墙的教眾给打了下去。
    看到这样情况,一个天理教的头目倒是准备起点带头作用来爬墙,顺道也是先登鼓舞士气。
    然后,他这边一冒头,就让绵寧给逮著了。
    他是退去弹壳,又自己装填了一发,接连打了过去。
    一旁孙公公也把两桿装填好的鸟枪放好,可惜还是没用上。
    绵寧这位爷,见到这快枪如此犀利,打中了第二个以后,也是大笑不止。
    “好枪啊好枪!”
    连拿破崙拿到这玩意儿都没给好评,因为他枪法都不如他老婆。
    “二爷真是威武!好枪!”
    小太监也学著孙公公的样子在吹捧绵寧,不过这个时候吹捧的也没错,毕竟打的是真准,他们在大殿顶上看的不真切,外面的教眾看到的就是,两个给爆头的,红的白的都一起往外流。那个被绵志打倒的就更恐怖,是脖子中弹,一直都在往外喷血,而且还在地面上抽搐。
    就这个恐怖景象,也就是斗知道现在造反肯定是没有活路,因此他们还是要硬拼。
    甚至爬墙的倒楣蛋被干掉了三个以后,反而是鼓起了勇气,这会儿冲开了养心门。
    然后就是绵志在下面带著几个还有胆子的侍卫和那些其实胆子比侍卫大的小太监上去和这几十个教眾拼杀。
    说起来,就这些个教眾的水平,连一次非洲小国的政变水平都赶不上,然而因为清朝嘉庆年间就这个水平,因此也难免会错进错出。
    虽然他们冲开了侍卫的那一层,但后面一个贝勒爷带著几十个小太监和几个还有胆子的侍卫,就这么把他们给挡住了。
    又不是每个公公,都是曹督主,还会天罡童子功.
    甚至这绵志还拔出腰刀来,连著砍了三个。
    毕竟是岁数大的贝勒,早年间也是练过的,关键时刻,可能还是这些绵字辈老贝勒顶用,那些年轻的都不顶用,尤其是奕字辈的。
    他这边算是稳住了阵脚,在大殿顶上的绵寧还在开火,而且是弹无虚发。
    落在后面的天理教教眾,也只好自认倒霉,毕竟他们没靠前,还被房顶这边的枪手给射击,一时间也抵挡不住。
    甚至还没等到那几棚御林军过来助阵,这些教眾就溃散掉了。
    御林军来的迟了,除此以外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清军除了日常出远门的那些关外精锐,果然就是一群维持治安的,甚至可能也就算是个武装城管,等到他们到来的时候,剩下的这点教眾,都做鸟兽散。
    要抓他们,倒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面混杂的还有几个宫里的太监,他们这会儿也不再化身带路党,而是跑回各自管事的地方,別管是房、御膳房还是別的什么地方。
    甚至还有个杨公公別出心裁,他跑回自己管事的地方以后,提了一根棒槌出来,装作追击天理教的教眾。
    不过时候也被识破,抓到以后处以极刑。
    就这么一场围攻紫禁城的闹剧,嘉庆自己都非常震惊。
    他还在回到京城的路上,就接到了奏报。
    因此也急急忙忙的往回赶,今年在木兰围场,好不容易找到了猞猁猻,结果因为李文成等人的民变,也不得不从围场回来。
    以往的年景,也只有嘉庆十五年的猎获之物还好,今年还没等开始,已经被反贼给搅黄了。
    但嘉庆总归是个脾气好的皇帝,他没有给手下大臣治罪太狠。
    等到他进入紫禁城,看到了这个景象,虽然震惊,却也已经在考虑罪己詔该怎么写了。
    毕竟带清一直点炮的前朝,那个梃击案都没有这么离谱,之前自己遇到个失业厨子,也不过是划等號的水准。
    现在这样,一面要根据宛平县令的二次上报,重新审视局面,並且调遣神机营和锐健营的精锐去追击林清,一面也要对京城里这些不作为的官僚好好整治一番。
    但是,嘉庆他还是没杀人。
    要是换成小心眼的乾隆,大概这个人就是跑到月球上去,他也得想办法给薅下来——前提他得有这个能力。
    当今的铁帽子王,也不过是夺爵,变成了閒散宗室。
    步军统领衙门的都统吉纶,之前在山东巡抚任上也是有所作为的能员干吏,结果在京城居然弄出来了这样的荒唐事,他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衙门都统,还有其他一些职务,一概革去,除此以外,就是拔去翎,摘去顶戴。
    但这个惩罚,也只不过是具有象徵意义。
    真正要对付的,还是那个非法集资搞传销的教主林清。
    这货败亡的可比李文成那一路快多了,哪怕是被那彦成和杨遇春两台老式扎古追击,那位最终坚持了九十三天,最后才宣告败亡。
    而林清这一路,他就在大兴,京城的眼皮底下,在东华门那一路的教眾跑路以后,他自己也躲藏起来。
    不过仅仅四天的时间,京城附近的天理教信眾,大部分也给揪了出来。
    別说是嘉庆这样在带清比较手软的皇帝了,就是换成更仁慈的宋仁宗,招抚黄巾和叛贼有一手的刘皇叔,大概都受不了这样的行为艺术大师。
    於是,该砍头的也都砍头,一时间死者七百余人。
    但是对宫城的打击,这些大內侍卫的跑路和不堪一击都是小事,绵寧和几个大小太监向嘉庆奏报,平日里收藏在宫禁的鸟枪,弹丸都不知所踪,只有罗剎国进贡的“宝枪”因为锁在匣內,因此没有被破坏。
    嘉庆也算是守成之君,这个水平虽然不如前面几代,但是也能够回过味来,大概也知道怎么回事。
    宫里有不止一个內鬼,很可能还在他皇帝的身边,要不然也不会闹了这么一出。
    然后,嘉庆皇帝也看到了两桿“宝枪”以后,对绵寧之前使用的一桿,也赐名“威烈”,同时也赐绵寧“智亲王”爵位,年俸一万二千两。
    但事情还没结束,还要提审林清。
    至於呈上来的內容,也让嘉庆哭笑不得,就这么个在江湖上颇讲义气的市井无赖,居然在京城闹出来了这么大的动静。
    林清的结局,就是九月二十七在菜市口给凌迟处死,看热闹的人想必也不少。
    而嘉庆这边,余怒未消的同时,也在宫禁里把玩著罗剎国的“宝枪”。
    他当时看到装饰精美,也没捨得用,就给锁在了上贡的匣子里面。
    就是那些太监看到这枪,大概也会因为弹丸和药筒在一块,最后没给扔掉吧
    毕竟在管事的那些太监眼中,火药在一边填充,才能够打出去弹丸。
    也是他们的文化水平低,让新鲜出炉的智亲王没用自己的铜钮扣和太监们收集来的弹子去打乱贼。
    不过这罗剎国,总是引起了嘉庆的好奇。
    他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脑子还很好用,甚至能够联想到几年以前罗剎国的贡使过境,到了库伦,来而復返。
    从海上来的罗剎快船两艘,在敕令之下离开,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也都是上奏过的。
    也就是俄国距离太远,两边的皇上没派人来个大对帐。
    嘉庆自己都感觉到了有问题,哪怕是吉纶都能够如此玩忽职守,怕是带清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是这个鸟样。
    这带清,吃枣药丸啊!
    不过他大概也不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兢兢业业的再干著带清皇帝这个终身制不能退休的工作,他又不是他皇阿玛乾隆,自称不能够超过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一年。
    大概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死,皇帝可真不是个好差事,但是这个担子,皇阿玛已经决定了,就得他来上,尤其自己还是唯一一个正常交接內禪的皇帝。
    到了夜晚,他还是长吁短嘆,想想这些事情,自然也是要有些排解的。
    “鄂罗哩。”
    “奴才在。”
    “明日早朝过后,要翰林院庶常馆,派通晓经文掌故,还要知晓军务的翰林,给朕讲授经筵。需要性情刚直的饱学之士,不要算了,就这么来吧。”
    “奴才遵旨。”
    找个脾气刚直,还要是饱学之士的翰林,翰林院庶常馆里还真有这么一位。
    只不过提起他来,旁人也少不了要吟诗一首。
    这年林则徐也不过28岁,他在翰林院当值的时候,也赶上了天理教起事的事情,自然也会被震惊。
    不过皇帝要召一个饱学之士来讲经筵,本来按照学士和资歷,都轮不到他的。
    可是皇上这个要求,確实也离谱。
    要找个性格刚直的,翰林院里这些人,要说起来人际关係,大家都是饱学之士,总是还能够以诗文会友,不像是其他衙门和地方的官场,大家还是一团和气的。
    然而,要找个脾气坏学问大的,大概还是这位林则徐林大人,他本就是嘉庆十五年二甲进士出身,选庶吉士,要他来也是再恰当不过的。(本章完)